分享

道教典籍:《妙真经》·全文

 草庐经略 2018-10-07
·

妙真经
【春秋】老 子 撰



    《妙真经》为老子五部著作之一,《道教义枢》曰:“尹生所受者,唯《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

    当年老君西遂流沙,至涵谷关,为关令尹喜演说《道德》两篇,上下两卷,成五千余言。尹喜又录老子谈论言旨为《西升记》,后人又改记为经,成《西升经》。《西升经道藏中颇多记载,又多通行本。而《妙真》一经,却成佚文,世不复见。《敦煌道藏--无上秘要》中引用《妙真经》佚文。《妙真经》为早期黄老道诠释继承《道德经》之作,体系完善且与其他道经相比更具有思想超越性。也正因为如此,《妙真经》受到佛教支持者的“
格外关注
”而遭到攻击,成为佛教徒去之而后快的经典,屡遭禁毁。

    二十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大批古代经典文书抄本。其中约有半数抄本是《正统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其中的道教抄本《无上秘要》中引用大量《妙真经》佚文,自此,妙真经在历经千年后,始显真容。道教隐宗妙真道的派名也起源于此。


【正文】


《妙真经》·全文

    道曰:一切万物,人最为贵。人能使形无事,神无体,以清静致无为之意,即与道合。

    以大居小,以富居贫,处盛卑之谷,游大贱之渊。微为之本,寡为之根,恐惧为之宇,忧畏为之门。福者祸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乱之本,存者亡之根。上德之君质而无文,不视不听,而抱其玄,无心意若未生根,执守虚无而因自然。混沌为一,归于本根。

    上意正于无形,理于无声,起福于未有,绝祸于未生,故莫知其名。下德则不然,高尊富贵,显荣好美,善乐功名,生祸而忧之,寇害而伐之,身辱而报之。生长有其力,布施有其福。事为其方,曲为其法。赏善罚恶则伪善诈忠,如此乃自谓功名。见与道反。

    制杀生者天,顺性命者人也。非逆天者勿伐,非逆人者勿杀。故王法当杀不纵天贼,当活不活杀天德。为政如此,使后世条长禁苛,兴克德之本,德莫大于活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故与时争者昌,与人争者凶。是以有甲兵无所陈之,以其不争。夫不祥者,人之所不争;垢辱者,人所不欲。能受人所不欲,则足矣。得人所不争,则宁矣。

    勇与敢者多权善决,安静乐能,傅国利民,不避疆大,威震百僚,摧倾境外。为政如此,得善之半。

    柔于不敢者,柔弱损退,恐惧慎言,深思远虑,临事计患,务长宽和博施。为政如此,亦得善之半。

    敢者,奉天顺地,莫神于至诚。仁以好施,义以制断,礼以凯敬,智以除害,信以立事,德以无大,赦人如赦于己,法人如法其子。为政如此,亦得善之善者也。

    老子曰:天地媾精,阴阳自化,灾咎欲萌。淫于五色之变,视不见祸福之形;失于五音之变,听不闻吉凶之声;失于五味之变,言不中是非之情;贪于财货之变,虑不见邪正之倾。夫五色重而天下盲矣,五音调而天下聋矣,五味和而天下爽矣,珠玉贵而天下劳矣,币帛通而天下倾矣。是故,五色者陷目之锥,五音者塞耳之槌,五味者截舌之斧,财货者射身之矢。凡此数者,变而相生,不可穷极,难明易灭,难得易失。此殃祸之宫,患害之室。是以圣人服无色之色,听无声之声,味无味之味。名者身之害也,利者行之秽也。是以动为身税,为荣而得小,为善而得少。故有名之名,丧我之橐。无名之名,养我之宅。

    视过其目明不居,听过其耳精泄漏,爱过其心神出去。牵于欲,事汲汲。遽为于利,动惕惕。惧结连党,友以自助。此非真也。虽非道意,虽得之天不佑也。

    夫非其人而任之则废,非其事而事之则废,故代司杀者必受其咎,代大匠者必伤其手。有为者效情纵欲,快心极意。志贱强求贵,居贫强求富。离本向末,殃祸不救。

    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僣。此三者,祸之车也。小则亡身,大则残家。

    动合天心,静得地意。无言而不从,谓之善也。善者,君子之所本,百行之所长,吉阳之所舍,万福之所往来,流而不滞,用而不绝,百王所不变易,俗人之所不易,上以顺天,下以顺人,成万物,覆载群生者,善也。

    不识元首,不睹本根,诈天轻地,罔鬼欺神,属辞变意,抱嫌履疑,谓之不善。不善者,动与天逆,静与地反,言伤人物,默而害鬼。   

    夫欺天罔地,轻侮鬼神,专己自是,动非圣人。当时虽善,恶气归流,事有邪伪而象真也,景烟类云而电不为之动。故天道不私人,人反行非天也,而自误耳!

    贵坚刚强,轻忽喜怒。福善出于门,妖孽入于户。故舌耳为患,齿角不定。口舌者,患祸之宫,危亡之府。言语者,大命之所属,刑祸之所部。言出患入,言失身亡。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

    夫道德治之于身,则心达志通,重神爱气,轻物贱名,思虑不惑,血气和平,肌肤润泽,面有光莹,精神专固,身体轻强,虚实相成,鬓发润光,佼好难终。治之于家,则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宜弟顺,九族和亲,耕桑时得,福实积殷,六畜繁广,事业修治常有余矣。治之于乡,则动合中和,睹正纲纪,白黑分明,曲直异理,是非自得,奸邪不起,威严尊显,奉上化下,公如父子,爱敬信向,上下亲喜,百姓和集,官无留负,职修名荣,没身不殆。治之于国,则主明臣忠,朝不隐贤,士不妒功,邪不蔽正,谗不害公,和睦顺从,上下无怨,百官皆乐,万事自然,远人怀慕,天下向风,国富民实,不伐而强,宗庙尊显,社稷永康,阴阳和合,祸乱不生,万物丰熟,界内大宁,邻家讬命,后世繁昌,道德有余,与天为常。

    夫水之为物,柔弱通也。平静清和,心无所操,德同天地,泽及万物,大无不包,小无不入,金石不能障,敝山陵不能壅塞。其避实归虚,背高趣下,浩浩荡荡,流而不尽,折冲漂石,疾于风矣。充大无疆,脩远大道,始于无形,终于江海,升而为云,降而为雨,上下周流,无不施与,消而复息,生而复死。是故圣人去耳去目,归志于水,体柔守雌,去高就下,去好就丑,受辱如地,含垢如海,恬澹无心,荡若无己,变动无常,故能与天地终始。

    道人图生,盖不谋名。衣弊履穿,不慕尊荣。胸中纯白,意无所倾。志若流水,居处市城。积守无为,乃能长生。

    道曰:自然者,道之真也。无为者,道之极也。虚无者,德之尊也。淡泊者,德之宫也。寂嘿者,德之渊也。清静者,神之邻。精诚者,神之门。中和者,事之原。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无为者,故生可得而长。能虚无者,故气可得而行。能淡泊者,故志可得而共。能寂嘿者,故声可得而藏。能清静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诚者,故志可得而从。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是故,凡人为道,当以自然而成其名。吾前以道授关令尹生,著道德二篇。将去,戒之曰:夫道,自然也,得之者知其自然,不得之者不知其所由然。譬犹若识音,不能深晓人心;知之口,不能言妙哉。道之绵绵,言不尽意,书不尽言,所以为子书之者,欲使子觉自然,得之后以自成。尹生曰:学自然,奈何?

    道曰:无取,正气自居。无去,邪气自除。此非祷祠鬼神之道,非欲辟不清去不正。清静请命而命自延无期,此岂非自然哉?非吾异道之意,非吾独道也。道不自然兮,何道焉兮?无欲无为兮,道之所施兮。虚兮无兮,道安居兮。寂兮嘿兮,道之极兮。澹兮恬兮,德之渐兮。清兮静兮,神所宅兮。精兮诚兮,神所荣兮。中兮和兮,神所化兮。以无为而养其形,以虚无而安其神,以澹泊而存其志,以寂嘿而养其声,以清静而平其心,以精诚而存其志,以中和而存其神。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湛深。闲居静处,使若蛟龙之自蛰藏。怀虚而不虚,泥而不泥,使若南曜之忘虚也。化德存神,使若社稷之保光。立尊神明,使若宗庙之守处。使世不见我,若巨鱼之在大水。使人莫我知,若日出之光东。我之无穷,若大道之根相致,譬若山林大泽之自致禽兽虎狼,若深林广木之自致飞鸟百虫,若江湖之自致鱼虌蛟龙,若盛德之自致太平麒麟凤凰,若清静洁白之自致玉女芝英,若中和嘉瑞之自致吉祥,若灾异恶气之自致不祥祸殃。

十一
    道曰:虚而白者,吾宅也。道者质真无形,无有音声,非有言也。人欲傅于知道者,借言以通意,虚者天地之动也,白者神明之所居也。天地之初皆从道来,有气而未有形,法自然而白,白之中未有体也。

十二
    道曰:故易而为一者,吾号也。言道未始而有,故谓之一。一即醇粹质真、无为杂糅,故谓之一。天得一以清而无不覆,地得一则宁而无不载。日月得一则明而无不照,真人法则之,浑形而为一则无一不能为,神明知而为一则与鬼神共化,视而为一则无不见,听而为一则无不闻,心通而为一则无不知。吾,我也;号,名也。人能浑其形而为一,即我之名号也。

十三
    一道之为真乎,道有真一,真人所以轻举虚迹者,使群物自得玄,得一以生也。天不得一不能清,地不得一不能明,人不得一不能成,玄不得一不能生,非一不能承一,非一不能御万神、制万物,万物皆称为人,知一万事毕,不能知一,道不妄出。

十四
    道曰:夫人为道,道身五藏者,皆思气之盛壮微妙,从虚无来,故实者不如虚也,有者不如无也,疾者不如迟也。

补充
    道曰:有者因无而生,形者须神而立。故有为无之宫,形乃神之宅。莫不全宅以安主,修身以养神。若气散归空,游魂为变。火之于烛,烛靡则火不居;水之于堤,堤坏则水不存。魂劳神散,气竭命终矣。 
 

    道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者,得道之质也。




《妙真经》本义解读及溯源

 

      韦雪槐

 

按:《妙真经》是源于《老子》一书的道家佚文,并非老子所著,只在道教典籍《无上秘要》中辑录有十多章。本文对前十章的本义进行解读,并列举各段或句子的源头——《老子》的有关论述,并作简要点评。

 

关键词:妙真经    溯源  老子

 

      

前 言

 

《妙真经》是源于《老子》的最早经书之一。可惜,原著已经失传。不幸中之万幸,人们在北魏的道教典籍《无上秘要》中发现了《妙真经》的佚文十多章。《妙真经》的文章可分为“道曰组”和“非道曰组”。有学者经研究认为:就《妙真经》“非道曰组”的文字而论,他们大部份来自于西汉严遵的《老子指归》。不过归根结底,其源头还是《老子》(即《道德经》)。在下对《妙真经》佚文的前十章进行了研究、解读,并与《老子》有关论述进行对比。毫无疑问,《妙真经》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有所拓展,对于修道养生、益寿更加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妙真经》如同《老子》,也有一些假借字、遗漏字及误写字(古代传抄中所为),为了正确解读,根据文意,笔者冒昧校正,用括号标明。

 

《妙真经·一

道曰:一切万物,人最为贵。人能使形无事,神无体,以清静致无为之意,即与道合。②

 

【解析】

“形”指外形身体。“无事”指无灾无病。“神”指灵魂。“无体”指离开身体。

②“无为”指没有任何作为,就是除开日常生活必须要做的事情,不做其它任何事情。在古代社会,“无为”的含义,从大处讲:首先,不做官。其次,不经商。第三,不参与战争及有关事宜。

“意”有省略,当指“意境”。

 

【译文】

“道”说:万物之中,人是最高贵的。人能使身体无灾无病,能使灵魂离开身体,以清静达到没有任何作为的意境,就是与“道”相合。

 

【溯源】

《老子·第十六章》云:“天物云云,各复归其根,曰静。”1](《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

本义是:“天下万物众多,各自返回自己的本源,便是清静。”[2](《〈老子〉之道本义解读及简评》新浪网,韦氏古风的博客)

 

《老子·第四十五章》云:“躁胜寒,靓(静)胜炅。请靓(清静)可以为天下正。”1

本义是:“活动可以战胜寒冷,安静可以战胜炎热。清静可以成为天下躁动的主宰。”[2

 

《老子·第四十八章》云:“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1

本义是:“建功立业的欲望日益减少。减少了再减少,以至于没有任何作为。”[2

 

【简评】

人的欲望减少了再减少,没有任何作为时,可谓达到“清静”。“无为”和“清静”是相辅相成的。


《妙真·一》应是源于上述老子之言的精神,只是给予了高度概括。它指明:做到清静无为,还不算完全合道。做到清静无为,还要“使形无事,神无体”,才是与道完全相合。此文开宗明义,把养生、健康提到了“道”的高度。



《妙真经·二》第一段;

     以大居小,以富居贫,处盛卑之谷,游大贱之渊。①微为之本,寡为之根,恐惧为之宇,忧畏(患)为之门。②福者祸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乱之本,存者亡之根。③上德之君质而无文,不视不听,而抱其玄,无心意若未生根,执守虚无而因自然。④混沌为一,归于本根。⑤

 

【解析】

根据第四句的主语“上德之君”推理,此句省略主语“君子”。

“大”比喻高贵的身份,“小”比喻底层。

“富”有省略,指富人之躯。“贫”有省略,指“贫困的环境”。

“处盛卑之谷……”是形容前句,省略“若”。“盛”表示“大”。

根据文意推理,“微”当指私心微(少私)。“寡”当指欲望少(寡欲)。

“之”代指君子。“宇”指房屋。“畏”应是“患”的误写。

③此文四句话均省略谓语“是”。“先”指先锋。

④此句实为两小句。“上德之君质而无文,不视不听,而抱其玄”为一句;“无心意若未生根,执守虚无而因自然”为一句。

“上德”指高层次的道德。“质而无文”是形容外表。“质”指质朴。“文”指纹饰。

“不视不听”是指不视“五色”,不听“五音”。“玄”代指玄妙之“道”。

“心意”承前有省略,指“抱道的心意”。“自然”有省略,指“自然而为”(不是恪守人为的清规戒律)。

⑤“混沌为一”省略主语“道”。由《妙真经·十》可知,其“道”的内涵有七种,故“一”指一体。

“归于本根”有省略,是指“其内涵都归附共同的根——自然而为

 

【译文】

君子要以高贵的身份位于底层,要以富人之躯位于贫困的环境,就像处于大卑的山谷,游弋于大贱的水潭。

“少私”是君子之本,“寡欲”是君子之根,“恐惧”是君子的房屋,“忧患”是房屋之门。

福气是祸患的先锋,利益是危害的源头,治理是动乱的本源,存活是死亡的根源。

有高层次道德的君子,外表质朴没有纹饰,不视“五色”,不听“五音”,而是抱守玄妙之“道”。没有抱道的心意如同没有生根,能够执守“虚无”而是因为自然而为。

“道”混沌为一体,其内涵都归附共同的根——自然而为。

 

【溯源⑴】

《老子·第六十六章》云:“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1

本义是:“圣人想要处在百姓之上,必须先以言语表示他处在百姓之下。他想要位于百姓之前(成为首领),必须先让自己的行为处于百姓之后。”[2 

《老子·第三十九章》云:“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1

本义是:“一定要尊贵,则以谦卑为根本;一定要高高在上,则以屈尊为基础。”[2

 

【简评】

圣人(国君)“欲上”先“下之”,“欲先”而“后之”也是“以大居小”。

山高而尊,谷低而卑。海大而贵,渊小而贱。“以贱为本”,则“游大贱之渊”;“以下为基”,则“处盛卑之谷”。

《妙真经·二》第一段第一句应是源于上述老子之言。

 

【溯源⑵】

    《老子·第十九章》云:“见(现)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本义是:“外表朴素,内心淳朴;私心少,欲望少;拒绝'仁义’之类的学说,没有忧愁。”2

《老子·第四十七章》云:“民之不畏畏(威),则大畏将至矣。1

本义是:“如果百姓不怕威严,那么大的恐惧(动乱)就要到了。”[2 

《老子·第十七章》云:“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忧)呵!1

本义是:“有的国君(侯王)信用不足,于是有了下层人的不信任(潜伏着动乱)。忧虑啊!2

 这三章所言都属于圣人(国君)之道。辨证地说:国君要想国泰民安,应以“少私寡欲”为根本,居安思危,把“恐惧”当作自己的房屋,把“忧患”当作这个房屋之门。 

 

【简评】

《妙真经·二》第一段第二句应是源于上述老子之言的思想。

作为修道人要养生、长寿,也须“少私寡欲”,居安思危,既要避免动乱带来的意外灾难,也要抵御各种诱惑,使“恐惧为之宇,忧患为之门。

 

【溯源⑶】

《老子·第五十八章》云:“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1

 

【简评】

这种说法属于辨证思维。《妙真经》由此引出“福者祸之先”。但这并非绝对之理,而是说:一些祸患的发生,常常先以“福”的状态出现。

 

《老子·第三章》云:“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现)可欲,使民不乱。”1

本义是:“不重视珍宝,以使百姓不做盗贼;不宣扬可以想要的东西,以使百姓不会动乱。”[2

 

【简评】 

老子认为:珍宝和可以想要的东西(一些利益)是犯罪和动乱的根源。

《妙真经》由此引出“利者害之源”,是辨证思维的观点,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果君子爱财,取之正道,会有什么“害”呢?

 

《老子·第五十七章》云:“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1

本义是:“圣人之言说:我没有作为,而百姓的道德自然造化;我喜欢清静,而百姓的行为自然端正。”[2

 

【简评】

这是老子的治国之道,认为国君要学习圣人——没有作为,百姓的道德自然造化;做到清静,百姓的行为自然端正。

《妙真经》由此(无为而治)引出“治者乱之本”,也是辨证思维。这种说法是有前提条件的(限于篇幅,此文未明示)。因此,不可断章取义。

 

《老子·第五十一章》云:“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听)之,毒之,养之,复(覆)之。”1

本义是:“玄道(自然规律)使万物诞生,使万物得到蓄养,使万物成长,使万物孕育,使万物得到治理,也使万物受到危害。玄道(自然规律)使万物存活,也使万物覆没。”[2

 

【简评】

《妙真经》的“存者亡之根”是源于此文。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养”就没有“覆”;没有“存”就没有“亡”。

综上所述,《妙真经·二》第一段第三句应是源于上述老子之言。

 

【溯源⑷】

《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失)徳,是以有德。”1

本义是:“有高层次道德的人不失美德,因此有真正的德。”[2 

《老子·第十二章》云:“五色使人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方,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聋。”1

本义是:“服装的缤纷色彩使人眼花缭乱,打猎驱马奔驰使人发狂,珍宝使人的行为攀比,食物的各种美味使人口爽,动听的音乐使人的耳朵被堵塞。”[2

《老子·第十九章》云:“见(现)素抱朴”。1 

《老子·第二十八章》云:“恒德乃足,复归于朴。”1

本义是:“永恒的美德充足了,则回归到淳朴的状态。”[2

 

【简评】

《妙真经》的作者因崇尚“道”之“玄”,而忽略“上德”与“朴”的关系,“抱朴”在第四句演变成“抱其玄”。

可以看出,《妙真经·二》第一段第四句源于上述老子之言。是把老子的圣人(国君)之道引入养生(益寿)之道,要求修道人先要成为高层次道德的君子,不视“五色”,不听“五音”;内心淳朴;坚守养生(益寿)之道。

 

【溯源⑸】

《老子·第十四章》云:“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寥),其下不惚。”1

本义是:“三者的量不可计算,所以混为一体。一体的“大道”,其上方天空不空虚,其下方大地没有模糊不清。”[2

 

【简评】

《老子》其它章没有“混沌为一”之类的描述,故《妙真经·二》第一段第五句应是源于《老子》此章之言。

但是,老子所言的“一”(大道)其实是治国之道。而《妙真经》的作者将其引入了养生(益寿)之道。

 

《妙真经·二》第二段;

    上意(德)正于无形,理于无声,起福于未有,绝祸于未生,故莫知其名。①下德则不然,高尊富贵,显荣好美,善乐功名,生祸而忧之,寇害而伐之,身辱而报之。②生长有其力,布施有其福。③事为其方,曲为其法。④赏善罚恶则伪善诈忠,如此乃自谓功名。⑤见与道反。⑥  

 

【解析】

结合第二句“下德则不然”推理,“上意”之“意”是“德”字的误写。

“理”有省略,指“顺理”。“无声”指“无声之行”。

“起福于”即“得福起于”。“未有”有省略,指“人所不见”。

“绝祸于未生”指“杜绝祸患于产生之前”。

②“下德”指低层次的道德。“高”是“尊”的形容词,表示“非常”。“尊”指尊崇。

“荣”指荣华。“美”指美物。“善”有“容易”之意,[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此即此意。

 “寇”指盗匪。“寇害”是被动句,指被盗匪伤害。

“身辱”也是被动句。“报”指报复。

③“生长有其力”省略主语“万物”。“力”有省略。指“自然的力量”。

“布施有其福”省略主语“善人”。“福”有省略,指“自然的福缘”。

④根据此句文意推理,“事”指常见之事。“为”表示“因为”。“方”有“常规”之意,[3]此即此意。

“曲”有省略,指“'弯曲’的现象”。

⑤“伪善诈忠”前省略“有”字。

⑥“见”(音:现)是古“现”字,[3]有省略,指“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前两句文意推断,此“道”有省略,指道的真谛(自然而为)。

 

【译文】

有高层次道德的人,正直于无形之中,顺理于无声之行,得福起于人所不见,杜绝祸患于产生之前。所以,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低层次道德之人则不是这样,而是非常尊崇富贵;显耀荣华、喜好美物;容易喜欢功名;发生祸患就忧愁;被盗匪伤害就讨伐他们;受到侮辱就报复对方。

万物生长有其自然的力量,善人布施有其自然的福缘。

常见之事是因为其常规,“弯曲”的现象是因为其法则。

赏善罚恶则有伪善诈忠出现,这种赏善罚恶的事迹只是自称的功名。

出现这种情况与“道”的真谛(自然而为)相反。

 

【溯源⑴】

《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失)徳,是以有德。”1

 

【简评】

显然,《妙真经》的“上德”源于《老子》,但是把“上德”归纳为四种状态——一是“正”(正直),这种“正直”是无形中的表现;二是“理”(顺理),这种“顺理”是无声的行动;三是“起福”,这种“福”起于“无”(人所不见);四是“绝祸”,这种“祸”杜绝于产生之前。

 

《老子·第七十九章》的“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1

本义是:“天然正道(自然正确的作为)是减少有余的,增益不足的。”[2

《老子·第五十三章》的“使我介有知(智)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1

本义是:“使我独有智慧,是因为行于(熟悉)“大道”(西周的道德、礼法等),只害怕走上'斜路’”。[2

 

【简评】

《妙真经》的“正于无形”和“理于无声”当源于老子上述之言。

 

《老子·第六十八章》云:“圣人无积,既已为人,己俞(愈)有”。1

本义是:“圣人没有积蓄,既然已经为民谋利,自己的'积蓄’(名利)也会有的。”[2 

《老子·第七章》云:“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1

本义是:“圣人遇功退让不争,最后反而能够领先;遇利远离不争,最后依然存在(祸生不及身)。”[2 

《老子·第十五章》的“葆(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1

本义是:“守住修心养生之道的人不想人生完美。只因不想人生完美,所以他们能够退让而没有功成名就。”[2

 

【简评】

没有“功成名就”,就不会产生“功名”引起的祸患。范蠡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管范蠡是否读过《老子》,可以说,他的事迹证明他也算是得“道”者。

《妙真经》的“得福于未有”和“绝祸于未生”当源于上述之言。

 

【溯源⑵】

《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下德为之,而有以为。”1

 

【简评】

妙真经》的“下德”一词显然出于《老子》,但是所展示“下德”的六种表现,《老子》中没有明确对应的章句。

可以说:《妙真经》“下德”的六种表现是对老子“下德”的进一步阐述,是补充其内涵。

 

【溯源⑶】

《老子·第十七章》云:“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1

《老子·第十八章》云:“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智)慧出,案有大伪。”1

本义是:“'大道’(西周的道德、礼法等)被废弃,于是又提出'仁义’。新的思想出现,于是才有大的诡诈。”[2

 

【简评】

《妙真经·二》后四句应该是源于老子这两句的思想。是说:建立功业、行善济困应该是自然(因责任、善心)而为,不必奖赏。这才符合“道”。否则,就有诡诈出现,与“道”不合。

 

《妙真经·二》全译文:

君子要以高贵的身份位于低层,要以富人之躯位于贫困的环境,就像处于大卑的山谷,游弋于大贱的水潭。

“微小”是君子之本,“孤寡”是君子之根,“恐惧”是君子的房屋,“忧患”是房屋之门。

福气是祸患的先锋,利益是危害的源头,治理是动乱的本源,存活是死亡的根源。

有高层次道德的君子,外表质朴没有纹饰,不视“五色”,不听“五音”,而是抱守玄妙之“道”。没有抱道的心意如同没有生根,能够执守“虚无”则是因为自然而为。

“道”混沌为一体,其内涵都归附共同的根——自然而为。

有高层次道德的人,正直于无形之中,顺理于无声之行,得福起于人所不见,杜绝祸患于产生之前。所以,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低层次道德之人则不是这样,而是非常尊崇富贵;显耀荣华、喜好美物;容易喜欢功名;发生祸患就忧愁,被盗匪伤害就讨伐他们;受到侮辱就报复对方。

万物生长有其自然的力量,善人布施有其自然的福缘。常见之事是因为其常规,“弯曲”的现象是因为其法则。赏善罚恶则有伪善诈忠出现,这种赏善罚恶的事迹只是自称的功名。出现这种情况与“道”的真谛(自然而为)相反。



《妙真经·三》第一段;

       制杀生者天(也),顺性命者人也。①非逆天者勿伐,非逆人者勿杀。②故王法当杀不纵(踪)天(之)贼,当活不活(惑)杀天(之)德。③为政如此,使后世条长禁苛,兴克德之本,德莫大于活也。④

【解析】

①“制”有“控制,掌握”之意,[3]此指掌握。“天”有省略,指天道(天然正道)。“人”有省略,指人道。

②“逆天者”指违逆天道的贼寇。“伐”指讨伐。“逆人者”指违逆人道的罪犯。

 ③根据文意推理,“纵”是“踪”的假借。“踪”有“追随”之意,[3]此即此意。

       “天贼”之间遗漏“之”字。故补上,以便正确解读。

       第一个“活”是使动用法,指“使……存活”。[3]第二个“活”与文意不通,应是“惑”的误写。

       “杀”于此句不合,是多余的字。根据文意推理,“天(之)德”之间遗漏“之”字。“德”指道德。

④“条”的本义是“枝条”,[3]此即此意,比喻子孙。“长”(zhǎng)指生长。

       “苛”有“烦扰”之意,[3]此即此意。“禁苛”有省略,指“禁止烦扰百姓”。

       “兴”指兴发。“克”有“完成”之意。[3]根据“德之本”推理,此处引申为“维护”。

       “德”指道德。“活”指生存,有隐文——道德之本。

【译文】

       掌握杀生的是天道(天然正道),顺应性命的是人道。不是违逆天道的贼寇不要讨伐,不是违逆人道的罪犯,不要杀死。

       所以,王法应当杀死不追随天道的逆贼,应当使不迷惑天道的道德存活。

       为政就是这样:使后世枝条(子子孙孙)生长,禁止烦扰百姓,兴发维护道德之本,没有什么道德大于生存(道德之本)。

【溯源】

       《老子·第七十六章》云:“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1]

       本义是:“如果百姓永远不怕死(想要作乱),如何以刑杀使之惧怕?”[2]

       《老子·第六十章》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1

       本义是:“治理大国如同烧煮小鱼(不能频繁扰动百姓)。圣人以'大道’(西周的道德、礼法等)作为全社会的法则,天下的鬼不会神奇(无人相信)。”[2]

        《老子·第十二章》云:“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1

       本义是:“因此,圣人的治国之策是:为了百姓吃饱肚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眼福。”[2]

        《老子·第五十章》云:“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动皆之(入)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1

       本义是:“未老就死的一类人有十分之三。而百姓的生命,动不动皆入死地(战场等)的也有十分之三。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寻求生存的缘故。”[2]

【简评】

       《妙真经·三》第一段应是源于《老子》这些论述的思想。此文的主题显然不是养生(益寿)之道,而是“为政”(治国之道)。看来,《妙真经》的主题不仅仅是“养生之道”一个,而是多个。


《妙真经·三》第二段;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①故与时争者昌,与人争者凶。②是以有甲兵无所陈之,以其不争。③夫不祥者,人之所不争;垢辱者,人之所不欲。④能受人所不欲,则足矣。得人所不争,则宁矣。⑤

【解析】

①“天之道”指天然正道。“利”有省略,指“利人”。

       “圣人之道”指圣人的原则。“为而不争”有省略,指“是为民谋利而不争利”。

②“时”指农时。“与人争者”指“与他人争利的国家(或人)”。

③结合“甲兵”推理,“不争”有省略,指“不争夺他人的领土”。

④“不祥者”指不祥的物品。“垢辱者”指耻辱的事情。

⑤“足”有省略,指“其德足够了”。“宁”有省略,指“其心安宁”。


【译文】

       天之道(天然正道)是利人而不害人;圣人之道(圣人的原则)是为民谋利而不争利。

       所以,不误农时的国家(或人)昌盛,与他人争利的国家(或人)凶险。

       因此,有铠甲兵器无处陈放的国家,是因其不争夺他人的领土。

       不祥的物品,是人所不争的;耻辱的事情,是人所不想做的。

       能够忍受人所不欲的耻辱,则其德足够了。能够接受人所不争的不祥之物,则其心安宁。

【溯源⑴】

       《老子·第六十八章》云:“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1]

        《妙真经·三》第二段的第一句完全照抄《老子》这一句,只是把“人”改成“圣人”,把“弗”改成“不”,意思一点都没有变。

【溯源⑵】

       《老子·第六十七章》云:“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1]

        《妙真经·三》的“有甲兵无所陈之”是直接采用《老子》的原文。

【溯源⑶】

       《老子·第二十八章》云:“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1]

       本义是:“圣人知道天下的荣誉,却守住天下的耻辱,可以作为天下的山谷。……圣人知道天下的干净,却守住肮脏,可以作为天下的模范。”[2]

     《妙真经·三》的“能受人所不欲,则足矣。得人所不争,则宁矣。”应是源于上述思想。

【简评】

       此文的主题与第一段又不同,谈的是老子的“圣人(国君)之道”。


《妙真经·三》第三、第四段;

       勇于敢者(,)多权善决,安静(境)乐能,①傅(辅)国利民,不避疆大,②威震百僚,摧倾境外。③为政如此,得善之半。④

       柔(勇)于不敢者,柔弱损退,⑤恐惧慎言,深思远虑,⑥临事计患,务长宽和博施。⑦为政如此,亦得善之半。

【解析】

       此文描述了“勇于敢者”和“勇于不敢者”的性格、特点和能力、作为。

①根据第四段的断句看,“勇于敢者”后遗漏逗号。“敢者”指敢为天下先的人。

       “多权”有省略,指“多数位高权重”。“决”指决断。

       根据文意推理,“静”应是“境”的误写。“能”指能人。

②“傅”是“辅”的假借(或是误写)。“疆”指国家的疆域。“大”指扩大。

③“摧倾”指打败。“境外”有省略,指“境外的敌军”。

④“善”指好处。

⑤结合第三段“勇于敢者”句和《老子》的原句推断,第一个“柔”是“勇”的误写。

       “不敢者”指不敢为天下先的人。“损”指损己。

⑥“恐惧慎言”省略状语——遇到大事。

⑦“计”有“盘算,谋划”之意,[3]此即此意。“务”的本义是“致力,从事”,[3]此指致力。

       “长”指长远。“宽”指宽厚。“施”指施惠。

【译文】

       勇于敢为天下先的人,多数位高权重,善于决断;能够安定边境,喜欢能人;能够辅助国君,有利于民,不避免疆域扩大;其威震百官同僚,能够打败境外的敌军。但是这样治国,只得到一半好处。

       勇于不敢为天下先的人,表现柔弱,常常损己退让;遇到大事恐惧慎言,能够深谋远虑;面对事务先考虑祸患,致力于长远、宽厚和广泛施惠。这样治国,也只得到一半好处。

​【溯源】

       《老子·第七十五章》云:“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1]

本义是:“勇于敢为天下先的人则会被杀死,勇于不敢为天下先的人则会存活。”[2]

【简评】

       《妙真经·三》这两段的主题与第一段相同,也是“为政”,源于上述《老子》之言。但是,对《老子》“勇于敢者”和“勇于不敢者”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并认为这种“勇于敢”和“勇于不敢”的为政,好处只有百分之五十。


《妙真经·三》第五段;

       敢者,奉天顺地,莫神(胜)于至诚。①仁以好施,义以制断,礼以凯敬,智以除害,信以立事,②德以无大,赦人如赦于己,法人如法其子。③为政如此,亦得善之善者也。④

【解析】

①“天”指天神。“地”指地祇(地神)。“神”与文意不符,是“胜”的误写。

②“制断”指控制判断。“凯”的本义是“军队打胜仗后所奏的乐曲”。[3]“凯敬”指奏乐表示敬重。“立事”指立业做事。

③“无大”有省略,指“没有大小之分”。“赦人”有省略,指“赦免他人的罪过”。“己”有省略,指“自己的罪过”。

       “法人”指效法他人的长处。“子”有省略,指“儿子的长处”。

④“善之善”指大善(最大的好处)。

【译文】

       敢为天下先的人,敬奉天神,顺应地祇,没有什么能够超过至诚。“仁慈”是用于好施;“道义”是用于控制判断;“礼仪”是用于奏乐表示敬重;“智慧”是用于除害;“信用”是用于立业做事。“德”是用于没有大小之分,比如,赦免他人的罪过如同赦免自己的罪过,效法他人的长处如同效法他儿子的长处。治国要这样的话,也就得到大善(最大的好处)了。

【简评】

       此文对敢为天下先的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不过,它的角度与《老子》不同,并吸收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由此可知,《妙真经》的作者是一位道、儒双修的学者,可以断定不是老子。


《妙真经·三》全译文:

       掌握杀生的是天道(天然正道),顺应性命的是人道。不是违逆天道的贼寇不要讨伐,不是违逆人道的罪犯,不要杀死。

       所以,王法应当杀死不追随天道的逆贼,应当使不迷惑天道的道德存活。

       为政就是这样:使后世枝条(子子孙孙)生长,禁止烦扰百姓,兴发维护道德之本,没有什么道德大于生存(道德之本)。

       天之道(天然正道)是利人而不害人;圣人之道(圣人的原则)是为民谋利而不争利。

       所以,不误农时的国家(或人)昌盛,与他人争利的国家(或人)凶险。因此,有铠甲兵器无处陈放的国家,是因其不争夺他人的领土。不祥的物品,是人所不争的;耻辱的事情,是人所不想做的。能够忍受人所不欲的耻辱,则其德足够了。能够接受人所不争的不祥之物,则其心安宁。

       勇于敢为天下先的人,多数位高权重,善于决断;能够安定边境,喜欢能人;能够辅助国君,有利于民;不避免疆域扩大;其威震百官同僚;能够打败境外敌军。但是这样治国,只得到一半好处。

       勇于不敢为天下先的人,表现柔弱,常常损己退让;遇到大事恐惧慎言,能够深谋远虑;面对事务先考虑祸患,致力于长远、宽厚和广泛施惠。这样治国,也只得到一半好处。

       敢为天下先的人,敬奉天神,顺应地祇,没有什么能够超过至诚。“仁慈”是用于好施;“道义”是用于控制判断;“礼仪”是用于奏乐表示敬重;“智慧”是用于除害;“信用”是用于立业做事。“德”是用于没有大小之分,比如,赦免他人的罪过如同赦免自己的罪过,效法他人的长处如同效法他儿子的长处。治国要这样的话,也就得到大善(最大的好处)了。


《妙真经·四》第一段;

老子曰:天地媾精,阴阳自化,灾咎欲萌。  淫于五色之变,视不见祸福之形; 失于五音之变,听不见吉凶之声; 失于五味之变,言不中是非之情; 贪于财货之变,虑不见邪正之倾。

 

【解析】

“媾”的本义是“结亲,结婚”。[3]此指结亲。“精”指授精。此句是把天地拟人化。

“阴阳”指阴阳之气。根据后文推理,“自化”有省略,指“自然造化成物”。“萌”指萌生。

“淫”的本义是“过分,无节制”。[3]此指无节制(沉浸)。“五色之变”指五彩缤纷的场合。

“失”指失控。“五音之变”指美妙音乐。

“五味之变”指酒食五味的享受。“情”有省略,指“真实的情况”。

“财货之变”指各种各样的财宝。“虑”有省略,指“考虑问题”。

 

【译文】

老子说:天地结亲授精,阴阳之气自然造化成物,灾难、罪过将要萌生。沉浸于五彩缤纷的场合,看不见“祸、福”的形状;失控于美妙音乐之中,听不见“吉、凶”的声音;失控于酒食五味的享受,说不准“是、非”的真实情况;贪念于各种各样的财宝,考虑问题看不见“正、邪”的倾斜。

 

【溯源⑴】

《老子·第二十七章》云:“天地相合,以俞(与)甘露”。2

《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2

这是老子提到“阴、阳”的唯一一章。

 

《妙真经·四》的“天地媾精,阴阳自化,灾咎欲萌。”不是老子的原话及原意,而是源于上述两章的论述,进行了综合发挥。

 

【溯源⑵】

《老子·第十二章》云:“五色使人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方,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1

 

显然,《妙真经·四》的“淫于五色之变,……虑不见邪正之倾。”是对上述老子前一句的精辟阐释,指出“灾咎欲萌”是萌芽于这四个方面——“五色”、“五音”、“五味”、“财宝”。

 

《妙真经·四》第二段;

夫五色重而天下盲矣,五音调而天下聋矣,五味和而天下爽矣,珠玉贵而天下劳矣,币帛通而天下倾矣。是故,五色者陷目之锥,五音者塞耳之槌,五味者截舌之斧,财货者射身之矢。

 

【解析】

此段(两句)前一句基本上是重复上述《老子·第十二章》的话,后一句是把“五色”、“五音”、“五味”、“财货”作了一个害人的形象比喻。

“重”指重复。“天下”指天下人。“盲”比喻眼花缭乱。

“调”指协调。“聋”形容耳朵被堵塞。“劳”指劳累。“币帛”指钱币。

“陷”指陷害。“射”指射伤。“矢”指箭镞。

 

【译文】

五色的反复使天下人眼花缭乱;五音的协调使天下人耳朵被堵塞;五味的调和使天下人口爽;珠宝玉器的珍贵使天下人劳累;钱币的流通使天下人倾倒。

因此,五色是陷害眼睛的锥子,五音是堵塞耳朵的槌子,五味是截断舌头的斧子,珠宝玉器是射伤身体的箭镞。

 

【简评】

老子在人生四个方面的“灾咎欲萌”的推理结论是“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谈的是圣人(修身)治国之道。而《妙真经·四》此文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应该防止四个方面的“灾咎欲萌”的对象(圣人)扩展到天下人。

 

《妙真经·四》第三段;

凡此数者,变而相生,不可穷极,难明易灭(易明难灭),难得易失(易得难失)。此殃祸之宫,患害之室。是以圣人服无色之服,听无声之声,味无味之味。

 

【解析】

说“五色”、“五音”、“五味”、“财货”“难明易灭”不合逻辑,有误,应是“易明难灭”。说它们“难得易失”也不合逻辑,应是“易得难失”。如此,才会是“殃祸之宫,患害之室”。这两句应该是古代传抄中误写。

第一个“服”作动词,指“穿”。第一个“味”作动词,指“吃”。

 

【译文】

这四种东西(“五色”、“五音”、“五味”、“财货”)可以变相而生,没完没了,容易明亮而难以暗灭,容易得到而难以丧失。它们是祸殃的宫殿,是祸患的厅室。因此,圣人只穿无色的服装,只听无调的声音,只吃无味的食物。

 

【简评】

此文先指出“灾咎欲萌”的“四个方面”可以变相而生(必须警惕),然后顺理成章(逻辑严谨)地为修道者树立杜绝这种祸源的榜样——圣人。有点遗憾的是:只提到圣人避免诱惑的三种应对,遗漏了“财货”这一方面的应对。在这一点,可以借用老子的话——“不贵难得之货”(《老子·第六十四章》)。

 

《妙真经·四》第四段;

名者身之害也,利者行之秽也。  是以动为身税,为荣而得小(多),为善而得少。故有名之名,丧我之橐。 无名之名,养我之宅。

 

【解析】

结合《老子》有关“名”的论述推理,此“名”指地位的名次,即一种荣华。“秽”指污点。

“动”指行动,表示做事。“税”指收税(赢利)。

“荣”指荣华。“为荣”有省略,指“为了荣华做事”。

“善”指使他人美好。“为善”指为了善(使他人美好)做事。

“为荣(华)而得(利)小”的“小”不合文意(误写),应是“多”。

“有名之名”的第二个“名”指名次(荣华)。“我”指我们。

 “橐”(音:陀)指风箱,是比喻“道”。

“无名之名”的第二个“名”指名誉。“养”指滋养。“宅”是比喻“心”。

 

【译文】

“地位的名次”这个东西,是身体的祸害;“利益”这个东西,是行为的污点。因此,做事是为自身收税(赢利)。为了荣华做事得利就多,为了善(使他人美好)做事得利就少。所以,有名的名次(荣华),丧失了我们的道。无名的名誉,滋养我们的心。

 

【溯源】

《老子·第三十二章》云:“道恒无名。……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1

本义是:“此'道’(圣人之道)永远没有名次。……周初的礼制爵位是有名次的,名次已经有了,侯王也应该知道停止自己的欲望。”[2

 

《妙真经·四》的“有名之名(荣华)”应是源于老子这一章。东周春秋时期,侯王争夺爵位名次的事时有发生。

 

《老子·第五章》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籥)乎?虚而不淈,动而俞(愈)出。”1

本义是:“天地之间,形态不正像风箱和吹火筒吗?空虚而不会枯竭,鼓动反而出现更多的东西。”[2

 

《妙真经·四》的“丧我之橐”的“橐”只源于老子这一章。其作者也许认为:“道”也像橐(风箱)一样,“虚而不淈,动而愈出。”

 

《妙真经·四》第五段;

视过其目明不居,听过其耳精泄漏,爱过其心神出去。牵于欲,事汲汲。遽为于利,动惕惕。

 

【解析】

“过”指过度。“居”是比喻凝聚。“耳精”是比喻听力。“泄露”是比喻下降。

“出去”有省略,指“飘离现实”。

“汲汲”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3

“遽”(音:巨)有“匆忙,仓促”之意,[3]此即此意。

“惕”指“担心,提心吊胆”。[3

 

【译文】

看得过度,其目光就无法凝聚;听得过度,其听力就会下降;喜爱得过度,其心神就会飘离现实。牵挂于愿望,做事就会心情急切。为利益匆忙作为,行动就会提心吊胆。

 

【溯源】

《老子·第四十四章》云:“甚爱必大费”。[2

《妙真经·四》第五段没有对应的《老子》论述,只是“爱过其心神出去。”一句可能源于上述思想。

 

《妙真经·四》第六段;

惧(聚)结连党,友以自(互)助。  此非真也。虽(并)非道意,虽得之天不佑也。 夫非其人而任之则废,非其事而事之则废, 故代司杀者必受其咎,代大匠者必伤其手。


【解析】

“惧”是“聚”的误写(或假借)。“党”指朋党。“自助”应是“互助”的误写,可能是古代传抄中所为。

“友”有“亲近”之意,[3]此即此意。

“虽非”应是“并非”的误写。

此句是前句的例子。“非其人”指不是适合某职务的朋党。第一个“废”指废黜。

“非其事”指不是需要的事。“事之”指完成它。第二个“废”指无用。

“司杀者”指掌管刑杀的人。

 

【译文】

聚集结成朋党,可以亲近以便互助。不过,这种互助不是真情,并非出于“道”意,虽然能够得到,天神不会保佑。例如,不是适合某职的朋党,任命他也会被废黜;不是需要的事,完成它也是无用。所以,代替掌管刑杀者杀人,必受其咎,代替大工匠干活,必伤其手。

 

【溯源】

《老子·第七十六章》云:“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则希(稀)不伤其手矣。”1

本义是:“代替掌管刑杀的人杀人,如同代替熟练工匠砍削木料。代替熟练工匠砍削木料的人,则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手。”[2

 

《妙真经·四》第六段显然源于老子这一章。并进行了拓展、发挥。

 

《妙真经·四》第七段;

有为者效(矫)情纵欲,快心极意。  志贱强求贵,居贫强求富。 离本向末,殃祸不救。 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僭。 此三者,祸之车也。 小则亡身,大则残家。⑥

 

【解析】

“效情”是“矫情”是误写。“快心极意”指身心快乐。

此句省略主语“有的人”。“志贱”指志向低贱。“贵”指高贵。

此句是针对前面两种人而言。“离本向末”指舍本求末。“不救”指无法挽救。

“淫”的本义是“过分,无节制”,引申义有“邪恶”,[3]此指邪恶。

“僭”(jiàn)的本义是“超越本分”,[3]此即此意。

“祸之车”是比喻,指装载祸患的车辆。

⑥“小”指小祸。“大”指大祸。“残”的本义是“杀害,伤害”,[3]此指伤害。最后这一句是假设句。

 

【译文】

有为的人矫情纵欲,身心快乐。有的人志向低贱却强求高贵,处于贫穷却强求富裕。这些都是舍本求末,会有祸殃而无法挽救。

没有什么罪孽大于邪恶;没有什么祸患大于贪婪;没有什么过错大于超越本分。这三者(邪恶、贪婪、超越本分),都是装载祸患的车辆。如果是小祸,则是本人身亡;如果是大祸,则是伤害家庭(或家族)。

 

【溯源】

《老子·第四十六章》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1

本义是:“没有什么罪恶大于可以实行的野心(消灭其它诸侯国)。没有什么祸患大于不知足(身败名裂)。没有什么过错痛于总想得利(结果吃了大亏)。”[2

 

《妙真经·四》第七段先指出两种“舍本求末”的行为会有祸殃,然后借用老子的话(略微修改)进行总结。不同的是:第三者“咎莫大于僭”与《老子》的“咎莫憯于欲得”的含义完全不同。

 

《妙真经·四》全译文:

老子说:天地结亲授精,阴阳之气自然造化成物,灾难、罪过将要萌生。沉浸于五彩缤纷的场合,看不见“祸、福”的形状;失控于美妙音乐之中,听不见“吉、凶”的声音;失控于酒食五味的享受,说不准“是、非”的真实情况;贪念于各种各样的财宝,考虑问题看不见“正、邪”的倾斜。

五色的反复使天下人眼花缭乱;五音的协调使天下人耳朵被堵塞;五味的调和使天下人口爽;珠宝玉器的珍贵使天下人劳累;钱币的流通使天下人倾倒。

因此,五色是陷害眼睛的锥子,五音是堵塞耳朵的槌子,五味是截断舌头的斧子,珠宝玉器是射伤身体的箭镞。

这四种东西(“五色”、“五音”、“五味”、“财货”)可以变相而生,没完没了,容易明亮而难以暗灭,容易得到而难以丧失。它们是祸殃的宫殿,是祸患的厅室。因此,圣人只穿无色的服装,只听无调的声音,只吃无味的食物。

“地位的名次”这个东西,是身体的祸害;“利益”这个东西,是行为的污点。因此,做事是为自身收税(赢利)。为了荣华做事得利就多,为了善(使他人美好)做事得利就少。所以,有名的名次(荣华),丧失了我们的道。无名的名誉,滋养我们的心。

看得过度,其目光就无法凝聚;听得过度,其听力就会下降;喜爱得过度,其心神就会飘离现实。牵挂于愿望,做事就会心情急切。为利益匆忙作为,行动就会提心吊胆。

聚集结成朋党,可以亲近以便互助。不过,这种互助不是真情,并非出于“道”意,虽然能够得到,天神不会保佑。例如,不是适合某职的朋党,任命他也会被废黜;不是需要的事,完成它也是无用。所以,代替掌管刑杀者杀人,必受其咎,代替大工匠干活,必伤其手。

有为的人矫情纵欲,身心快乐。有的人志向低贱却强求高贵,处于贫穷却强求富裕,这是舍本求末,会有祸殃而无法挽救。

没有什么罪孽大于邪恶;没有什么祸患大于贪婪;没有什么过错大于超越本分。这三者(邪恶、贪婪、超越本分),都是装载祸患的车辆。如果是小祸,则是一人身亡;如果是大祸,则是伤害家庭(或家族)。



《妙真经·五》第一段;

    动合天心,静得地意。无言而不从,谓之善也。①善者,君子之所本,百行之所长,吉阳(祥)之所舍,万福之所往,②流而不滞,用而不绝,百王所不变易(埸),俗人之所不(变)易(埸),③上以顺天,下以顺人,成(就)万物,④覆载群生者,善也。⑤

 

【解析】

①“天”指天神。“地”指地祇。“无言”指“没有一句话”,此句前省略“天地神祇的话”。

②“本”指根本。“长”指元首。“阳”是“祥”的误写。

③ “用”指被使用。“百王”指诸侯王。“易”通“埸”,“埸”指“边界”。[3]对人而言,可以比喻成底线。

    根据前句推断,“俗人之所不(变)易”遗漏“变”字。

④“顺”指顺应。“天”指天神。“人”指人心。“成(就)万物”遗漏“就”字。

⑤“覆”指掩蔽。“群生”指芸芸众生。

 

【译文】

    行动符合天神的心意,平静是得到地祇的心意。天地神祇的话,没有一句不从,就叫作“善”。

    “善”,是君子的根本,是各行各业的元首,是吉祥的房舍,是万福向往的地方。

    “善”,流动而不停滞,被使用而不断绝,是百王(诸侯王)所不变的疆界,是俗人所不变的底线。

    “善”,对上用于顺应天神,对下用于顺应人心,成就万物。掩蔽、承载芸芸众生的,是“善”。

 

【溯源】

    《老子·第六十二章》云:“道者,万物之注(主)也。善,人之宝也。”[1]

    本义是:“'道’,是万物的主管。善良,却是人的宝。”[2]

 

    《老子·第八章》云:“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1]

    本义是:“高层次的'善良’如同水。水是美好的,利于万物而且能够平静,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上善’接近于圣人之道。”[2]

 

    《妙真经·五》第一段是源于上述老子的论述,并前进一大步,作了极好的评价和阐释。

 

《妙真经·五》第二段;

不识元首,不睹本根,  诈天轻地,罔鬼欺神, 属(嘱)辞变意,抱嫌履疑,谓之不善。 不善者,动与天逆,静与地反,言伤人物,默而害鬼。夫欺天罔地,轻侮鬼神,专己(以)自是, 动非圣人。(,)当时虽善,恶气归流,(。) 事有邪伪而象真也,景烟类云而电(天)不为之动。⑦故天道不私(于)人,人反行非天也,而自误耳!⑧

 

【解析】

《妙真经·五》第二段与第一段相关,列举了一系列“不善”的行为,是警示之言。

根据上文推理,“不识元首”前省略状语“从业”。“元首”有隐文——善。

“不睹本根”前省略状语“为人”。“本根”有隐文——善。

“轻”指轻视。“罔”指欺骗。[3

“属”通“嘱”,指“委托”。“抱嫌履疑”比喻凡事都要疑惑。

“默”指沉默。“害”比喻对“鬼”的咒骂,有省略,指“却在心里咒骂”。“鬼”是特指,应是代指与不善者有关的死者。

此句是假设句,句首应该补上“如果”。

“专”的本义是“独,独有,独占”,[3]此指独独。

“己”不合文意,应是“已”的误写。而“已”是“以”的假借(或误写),指以为。

“动”指行动。“圣人”有省略,指“圣人之心”。此言与“当时虽善,恶气归流”属于一句话,断句有误。

“虽善”有省略,指“虽然有善的表现”。“恶气归流”有省略,指“最终还是恶气回流”。

⑦“象”指本相。“景烟类云”指表面景象烟雾弥漫类似云彩。

“电(天)不为之动”的“电”不合文意,是“天”字的误写。

“天”指天神,有隐文——看得清。“不为之动”也有隐文——护佑。

⑧“天道”指天然正道。“不私(于)人”遗漏“于”字。

“反行”指倒行逆施。“非天”有省略,指“不是天道役使”。“误”指错误。

 

【译文】

从业不懂得百业的元首(善),为人不重视做人的根本(善);欺诈上天,轻视大地,骗鬼欺神;嘱托之词,事后改变;凡事都要疑惑,这些叫作“不善”。

不善的人,行动与天心违逆,平静与地意相反,出言伤人害物,沉默却在心里咒骂死者。

如果欺骗天地,轻视侮辱鬼神,独独以为自己正确,行动非圣人之心,当时虽有善的表现,最终还是恶气回流。

事情有诈伪而本相真实,表面景象烟雾弥漫类似云彩,可是天神(看得清)不会为之所动(护佑)。所以对于人,天然正道没有私心。人的倒行逆施不是天道役使,而是自己的错误!

 

【溯源】

《老子·第五十六章》云:“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1

本义是:“不可得到'道’(玄道)而使它亲近;也不可得到'道’(玄道)而使它疏远;不可得到'道’(玄道)而使它获利;也不可得到'道’(玄道)而使它受害”。[2

 

此言说明:玄道无私。《妙真·五》第二段的“天道不私(于)人”应是源于老子此言的思想。

 

《妙真经·五》全译文:

行动符合天神的心意,平静是得到地神的心意。天地神祇的话,没有一句不从,就叫作“善”。“善”,是君子的根本,是各行各业的元首,是吉祥的房舍,是万福向往的地方。“善”,流动而不停滞,被使用而不断绝,是百王(诸侯王)的不变疆界,是俗人的不变底线。“善”,对上用于顺应天道,对下用于顺应人心,成就万物。掩蔽、承载芸芸众生的,是“善”。

从业不懂得百业的元首(善),为人不重视做人的根本(善);欺诈上天,轻视大地,骗鬼欺神;嘱托之词,事后改变;凡事都要疑惑,这些叫作“不善”。不善的人,行动与天心违逆,平静与地意相反,出言伤人害物,沉默却在心里咒骂死者。如果欺骗天地,轻视侮辱鬼神,独独以为自己正确,行动非圣人之心,当时虽有善的表现,最终还是恶气回流。

事情有诈伪而本相真实,表面景象烟雾弥漫类似云彩,可是天神(看得清)不会为之所动(护佑)。所以对于人,天然正道没有私心。人的倒行逆施不是天道役使,而是自己的错误!


《妙真经·六》一段;

贵坚(重)刚强,轻忽喜怒。  福善出于门,妖孽入于户。故舌耳为患,齿角不定。口舌者,患祸之宫,危亡之府。 言语者,大命之所属,刑祸之所部。 言出患入,言失身亡。 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⑥

 

【解析】


“贵”指崇尚。根据文意,“坚”是“重”(重视)的误写。“刚强”有省略,指“'刚强’这种性格”。

“轻”指轻视。“忽”的本义是“不注意,不重视”,[3]此指不注意。“喜怒”有省略,指“'喜怒’这种情绪”。

此句是与“喜怒”有因果关系,翻译时应在句前补上“因此”。

“舌耳为患”有省略,指“舌头耳朵容易为患”。

“角”(jué)指“较量,争斗”。[4](《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齿角不定”有省略,指“争执常常不定”。

“口舌”指“言语,言辞”。[4

“者”是代词,引出判断。“患祸”即祸患。

“大命”指生命。“属”有“亲属”之意,[3]此即此意。“大命之所属”指“是生命的亲属”。

“刑祸”指刑法之祸。“部”的本义是“统率”,[3]此即此意。 “刑祸之所部”指“是刑法之祸的统率”。

“言出”指“有的话出口”。“患入”指“祸患就进门”。

“言失”指“有时言语失当”。“身亡”有省略,指“引来杀身之灾”。

⑥“当”的本义是“对着,面对”。[3]“当言”有省略,指“面对他人的言语”。

 

【译文】

人们崇尚、重视“刚强”这种性格,轻视、不注意“喜怒”这种情绪。因此,“福、善”从门出,“妖孽”从门进。所以,舌头耳朵容易为患,争执常常不定。

“口舌”这个东西,是祸患的宫室,是危亡的府邸。“言语”这个东西,是生命的亲属,是刑法之祸的统率。有的话出口,祸患就进门;有时言语失当,引来杀身之灾。所以,圣人面对他人的言语会有畏惧,自己讲话时会有忧虑,常常如同面临危险,踩着薄冰。

 

【溯源】

《老子·第七十八章》云: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者),生之徒也。”[1

本义是:“坚硬强大者属于易死的一类;柔弱微小者属于易活的一类。”[2

 

《老子·第十七章》云:“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1

本义是:“圣人重视言语(言善信)。治国成功,成就了大事后,百姓都说圣人的作为是自然天成。”[2

 

【简评】

《妙真·六》是源于上述老子之言。只是从“刚强”生发,引出“喜怒”这种情绪带来的问题。喜怒者,常常直言不讳。作者由此推出其表现在“口舌”、“言语”上,进行阐述。所以,“喜怒”是“口舌”、“言语”的根源。后者又是祸患的原因。

此文的主题思想是:言语不当(在特殊的环境)则会招致祸患,为人处事首先要控制情绪,然后谨言慎行。



《妙真经·七》只有一个大自然段,笔者分为四段解读;

第一段;

夫道德治之于身,则心达志通,重神爱气,  轻物贱名,思虑不惑, 血气和平,肌肤润泽,面有光莹,精神专固, 身体轻强,虚实相成,鬓发润光,佼好难终。④

 

【解析】

“身”指身心。“神”指精神。“气”指元气。例如,《荀子·修身》:“以治气养生。”[3

“贱”指鄙视。“惑”指迷惑。“思虑不惑”有省略,指“思虑问题不会迷惑”。

“和平”是倒装,即“平和”。“专固”指专注、固守。此句有省略,指“做事精神专注、固守”。

④“轻强”指轻便、强健。“虚实相成”当指阴阳和谐。“佼好”有省略,指身心美好。“难终”有省略,指“寿命难以终结”。

 

【译文】

以道德治理身心,则心志通达,重视精神,爱惜元气,轻视物品,鄙视名位,思虑问题不会迷惑;以道德治理身心,气血平和,肌肤润泽,面有光亮,做事精神专注、固守;以道德治理身心,身体轻便强健,阴阳和谐,鬓发光润,身心美好,寿命难以终结。

 

《妙真经·七》第二段;

治之于家,则父慈子孝,夫信妇贞,  兄宜弟顺,九族和亲, 耕桑时得,福实积殷,③六畜繁广,事业修治常有余矣。④

 

【解析】

“信”指有诚信。“贞”指守妇道。

 “宜”有省略,指“处事适宜”。“亲”指相亲相爱。

③“耕桑”指耕种养蚕。“时得”指应时收获。“福实”比喻子孙满堂。“积殷”指积蓄众多。

④“繁”的本义是“多”,[3]此即此意。“广”指肥大。“修治”指经营。

 

【译文】

以道德治理家庭,则父慈子孝,丈夫有诚信,妻子守妇道;兄长处事适宜,兄弟能够顺应,九族和睦,相亲相爱;耕种养蚕,应时收获,子孙满堂,积蓄众多;马牛羊肥大,猪狗鸡繁多,事业的经营时常有余。

 

《妙真经·七》第三段;

治之于乡,则动合中和,睹(笃)正纲纪,白黑分明,曲直异理,是非自得,奸邪不起, 威严尊显,奉上化下,公(恭)如父子, 爱敬信向,上下亲喜,百姓和集(辑), 官无留负,职修名荣,没身不殆。

 

【解析】

“动合”指行动能够聚拢。“中”(即乡中)是代指乡村内部居民组织——邻里。周朝,“五家为邻,五邻为里。”[3]“里”设有里长。

“中和”指邻里能够协调。“睹”于文意不合,应是“笃”的假借。“笃”有“忠诚”之意,此指忠诚。“睹(笃)正纲纪”省略主语“官员”。

“曲直”有省略,指“事情的曲直”。“自得”指自有归属。“不起”指不会产生。

此句省略主语“首领”。“尊显”指尊贵彰显。“奉上”指敬奉国君。“化下”指教化下民。

“公”于文意不合,应是“恭”的假借(或误写)。“恭”有“谦虚有礼”之意。[4

“爱敬”指“仁爱,人人尊重”。“信向”指“诚信,人人向往”。

“集”通“辑”,有“安定”之意,[3]此即此意。

“负”指亏欠(债务)。“修”有“善”之意。[3]“职修”指尽职尽责。“名”指名声。

“没身不殆”是假设句,指“即使身处险境,也无危险。”

 

【译文】

以道德治理乡村,则行动能够聚拢,邻里能够协调;官员忠诚国纲,守正法纪,黑白分明;事的曲直,不同意见,其中是非自有归属,奸诈邪恶不会产生。

以道德治理乡村,首领威严,尊贵彰显,敬奉国君、教化下民,谦虚有礼如同父子;仁爱,人人尊重;诚信,人人向往;上上下下,亲近欢喜,百姓和睦安定;官员没有遗留亏欠,尽职尽责,名声荣耀,即使身处险境,也无危险。

 

《妙真经·七》第四段;

治之于国,则主明臣忠,朝不隐贤,士不妒功,  邪不蔽正,谗不害公,和睦顺从,上下无怨,百官皆乐,万事自然,远人怀慕,天下向风, 国富民实,不伐而强,宗庙尊显,社稷永康, 阴阳和合,祸乱不生,万物丰熟,界内大宁,邻家讬(托)命,后世繁昌,道德有余,与天为常。

 

【解析】

“朝”指朝廷。“隐”指埋没。“士”指官员。“功”指功臣。

“蔽”指蒙蔽。“公”指公正。“顺从”有省略,指“顺从天理”。“自然”指顺其自然。

“远人”指远方国家的人。“怀慕”指心怀羡慕。“向风”指向往这里的风气。

“不伐而强”有省略,指“不侵略他国而强盛”。

“界内大宁”指国内处处安宁。“讬”是“托”的假借。“邻家托命”指邻居互信,托付性命。“繁”指人丁兴旺。

“与天为常”省略主语“人”。“常”有“永恒之物”之意,[4]此即此意。

 

【译文】

以道德治理国家,则国君贤明,众臣忠诚,朝廷不埋没贤者,官员不妒忌功臣;邪气不能蒙蔽正义,谗言不能伤害公正,大家和睦,顺从天理,上下无怨,百官皆乐,万事顺其自然;远方国家的人心怀羡慕,天下人都向往这里的风气。

以道德治理国家,国家富裕,百姓充实,不侵略他国而强盛,宗庙先祖的尊贵彰显,国家永远康宁;天地阴阳和谐,祸乱不会发生,万物丰盛成熟,国内处处安宁,邻居互信,托付性命,世代兴旺昌盛;道德有余,人与天一样,为永恒之物。

 

《妙真经·七》全译文:

以道德治理身心,则心志通达,重视精神,爱惜元气,轻视物品,鄙视名位,思虑问题不会迷惑;以道德治理身心,气血平和,肌肤润泽,面有光亮,做事精神专注、固守;以道德治理身心,身体轻便强健,阴阳和谐,鬓发光润,身心美好,寿命难以终结。

以道德治理家庭,则父慈子孝,丈夫有诚信,妻子守妇道;兄长处事适宜,兄弟能够顺应,九族和睦,相亲相爱;耕种养蚕,应时收获,子孙满堂,积蓄众多;马牛羊肥大,猪狗鸡繁多,事业的经营时常有余。

以道德治理乡村,则行动能够聚拢,邻里能够协调;官员忠诚国纲,守正法纪,黑白分明;事的曲直,不同意见,其中是非自有归属,奸诈邪恶不会产生。

以道德治理乡村,首领威严,尊贵彰显,敬奉国君、教化下民,谦虚有礼,如同父子;仁爱,人人尊重;诚信,人人向往;上上下下,亲近欢喜,百姓和睦安定;官员没有遗留亏欠,尽职尽责,名声荣耀,即使身处险境,也无危险。

以道德治理国家,则国君贤明,众臣忠诚,朝廷不埋没贤者,官员不妒忌功臣;邪气不能蒙蔽正义,谗言不能伤害公正,大家和睦,顺从天理,上下无怨,百官皆乐,万事顺其自然;远方国家的人心怀羡慕,天下人都向往这里的风气。

以道德治理国家,国家富裕,百姓充实,不侵略他国而强盛,宗庙先祖的尊贵彰显,国家永远康宁;天地阴阳和谐,祸乱不会发生,万物丰盛成熟,国内处处安宁,邻居互信,托付性命,世代兴旺昌盛;道德有余,人与天一样,为永恒之物。

 

【溯源】

《老子·第五十四章》云:“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夆。修之天下,其德乃博。”1

本义是:“善于建立功业的人不会自毁功业,善于持有道德的人不会脱离道德。其子孙后代会用不绝的祭祀纪念他。

个人以正道修身,他的品德这才真实。以正道治家,他的品德有余。以正道治乡,他的品德这才长久。以正道治国,他的品德这才丰厚。以正道治理天下(中国),他的品德这才博大。”[2

 

《老子·第五十三章》云:“使我介有知(智)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好)除。”1

本义是:“使我独有智慧,是因为行于(熟悉)'大道’(西周的道德、礼法等),只害怕走上'斜路’。'大道’(西周的道德、礼法等)很好,百姓的问题很好解决,朝廷很好管理。”[2

 

【简评】

毫无疑问,《妙真经·七》全文源于上述老子的思想。但是进行了深入挖掘,把以道德治身、治家、治乡、治国的好处阐述的淋漓尽致,描绘了一幅身心健康、家庭幸福、执法公正、百姓和睦、君明臣贤、人尽其才、社会小康安宁、国家富强睦邻、天人合一长存的美好图画。

显然,以道德治国的思想属于老子以“大道”(西周的道德、礼法)治国的思想。



《妙真经·八》只有一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小段;

第一小段;

夫水之为物,柔弱(可)通也。  平静清和,心无所操,德同天地,泽及万物, 大无不包,小无不入,金石不能障敝,山陵不能壅塞。其避实归虚,背高趣下,④浩浩荡荡,流而不尽,折冲漂石,疾于风矣。⑤充大无疆,脩远大道,始于无形,终于江海,⑥升而为云,降而为雨,上下周流,无不施与,消而复息,生而复死。⑦


【解析】

“柔弱(可)通也”遗漏“可”字。“通”指通过。

“泽”指恩泽。

“障”指阻挡。“敝”通“蔽”,指遮蔽。“壅”的本义是“堵塞”,[3]此即此意。

④ “背”有“离开”之意,[3]此即此意。“趣”(音:趋)的本义是“趋向,奔赴”,[3]此即此意。

⑤ “冲”有“虚,空虚”之意,[3]此即此意。“漂”有“动摇”之意,[3]此即此意。

⑥ “充大”指充实广大。“脩”有“研究,学习”之意。[3]此处译成“效法”较好。

“大道”当指《老子·第五十三章》所说的“大道”(西周的道德、礼法)。

⑦ “周”指循环。“无不施与”前省略“对于万物”。“息”有“生长”之意,[3]此即此意。

 

【译文】

水作为一种物质,柔弱并可通过。它平静、清澈温和,身心无所操劳,品德如同天地,恩泽惠及万物。大的东西,它没有不能包容;小的东西,它没有不能进入;金属、岩石不能阻挡、遮蔽它,山陵不能堵塞它。

水避开实体,归于空虚,离开高处,奔赴低处,浩浩荡荡,流而不尽,折损空无,动摇岩石,快于风啊!它充实广大,没有疆界,效法遥远的“大道”,始于无形,终于江海。它升而为云,降而为雨,上下循环流动;对于万物,无不施与,消失而又能生长,生存而又会死亡。

 

【溯源】

《老子·第八章》云:“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

本义是:“高层次的'善良’如同水。水是美好的,利于万物而且能够平静,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上善’接近于圣人之道。”[2

 

《老子·第四十三章》云: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1

本义是:“天下极柔软的物质(如水)驰骋于天下极坚硬的物质中(如群山)。无形的东西(如水)能够进入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2

 

《老子·第八十章》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1

本义是:“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而攻击坚硬强大者(比如山岩)没有什么像水一样能够走在前面,它用其无形的作用改变了坚硬强大者。”[2

 

显然,《妙真经·八》第一小段源于上述老子的论述。此文对水进行了深入、全面地描述和高度评价,反映出作者对水有全面、细致的观察、了解。

 

《妙真经·八》第二小段;

是故圣人去耳去目,归志于水,  体柔守雌,去高就下, 去好就丑,受辱如地,含垢如海, 恬澹无心,荡如无己,变动无常,故能与天地终始。④

 

【解析】

“去”的本义是“离开”,[3]此即此意。“去耳去目”比喻不听不看。

因此章专门论述“水”(效法“大道”),结合《老子》的“绝学无忧”推理,“圣人去耳去目”前省略一句话——“对于其它学说”。

“志”的本义是“心意”,[3]此用本义。“归志于水”有隐文——像它一样。

“守雌”比喻守住柔弱。“下”指低处。。

“丑”指丑陋。“地”指大地

④“澹”(dàn)有“安静”之意。[4]此即此意。“荡”有“不安定”之意。[3]此即此意。

“终始”指共生共死。

 

【译文】

因此,对于其它学说,圣人不听不看,心意归附于水(像它一样):体质柔软,守住柔弱;离开高处,接近低处;离开美好,接近丑陋;受辱如同大地,含垢如同大海;安静好似无心,不安定好似无己,变动没有常态。所以,水能与天地共生共死。

 

【溯源】

《老子·第二十八章》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1

本义是:“圣人知道天下的刚硬,却守住天下的柔弱,可以作为天下的溪流。······圣人知道天下的荣誉,却守住天下的耻辱,可以作为天下的山谷。”[2

 

《妙真经·八》第二段的“体柔守雌”、“受辱如地,含垢如海”源于上述老子之言。

 

《妙真经·八》全译文:

水作为一种物质,柔弱并可通过。它平静、清澈温和,身心无所操劳,品德如同天地,恩泽惠及万物。大的东西,它没有不能包容;小的东西,它没有不能进入;金属、岩石不能阻挡、遮蔽它,山陵不能堵塞它。

水避开实体,归于空虚,离开高处,奔赴低处,浩浩荡荡,流而不尽,折损空无,动摇岩石,快于风啊!它充实广大,没有疆界,效法遥远的“大道”,始于无形,终于江海。水升而为云,降而为雨,上下循环流动;对于万物,无不施与,消失而又能生长,生存而又会死亡。

因此,对于其它学说,圣人不听不看,心意归附于水(像它一样):体质柔软,守住柔弱;离开高处,接近低处;离开美好,接近丑陋;受辱如同大地,含垢如同大海;安静好似无心,不安定好似无己;变动没有常态。所以,水能与天地共生共死。



《妙真经·九》一段;

道人图生,盖不谋名。  衣弊履穿,不慕尊荣,胸中纯白,意无所倾。 志若流水,居处市城。 积守无为,乃能长生。④

 

【解析】

“生”指养生,有省略,指“养生、长寿”。“盖”是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4

“弊”指破。“穿”指“穿透”。[3]此指鞋子有破洞。“不慕尊荣……”与前句是转折关系,应该补上“但是”。

“纯白”比喻纯朴。“倾”指倾心,表示“向往”。[4

“志”指心意。“志若流水”有隐文——不为名利所动。

“市城”指市井、城里。“居处市城”是假设句,指“即使住在市井、城里”。

④“积”指“积蓄,积累”。[3]“守”指坚守。

 

【译文】

修道人谋取养生、长寿,不谋求名利。时常衣服破旧、鞋子洞穿,但是不羡慕尊荣,胸怀纯朴,心中无所向往。其心意如同流水(不为名利所动),即使住在市井、城里。修道人积累、坚守“无为”,于是能够长生。

 

【溯源】

《老子·第二十章》云:“……众人皆有(豫)以(昭),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1

本义是:“……众人都有快乐,因为明白事理。我(修心养生之人)只有愚蠢,因为浅陋。我想要独特,不同于他人,而是崇尚养生之道。”[2

 

《老子·第十九章》云:“绝圣弃知(智),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现)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

本义是:“国君(侯王)如果断绝通达事理(不图利),放弃智谋,则百姓得利百倍。如果断绝“仁”、放弃“义”这种思想,则百姓回到传统道德“孝慈”。如果断绝玉器等工艺品的制作技巧,放弃珍宝,则没有盗贼。

这三句话,我以为文意还没有达到足够清楚的程度,因此使其有所归属(就是要做这种人):外表朴素,内心淳朴;私心少,欲望少;拒绝'仁义’之类的学说,没有忧愁。”[2

 

《老子·第五十七章》云:“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1

本义是:“因此,圣人之言说:我没有作为,而百姓的道德自然造化;我喜欢清静,而百姓的行为自然端正。”[2


【简评】

显然,《妙真经·九》源于上述老子的思想。有所不同的是:《妙真经》的作者把老子作为圣人(国君)之道的“现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引入到养生益寿的范畴;把老子作为治国(治民)之道的“无为”思想也引入到养生益寿的范畴。



《妙真经·十》可分为八段;

第一段;

道曰:自然者,道之真也。无为者,道之极也。  虚无者,德之尊也。淡泊(薄)者,德之宫也。 寂嘿(默)者,德之渊也。清静者,神之邻。 精诚者,神之门。中和者,事之原。

 

【解析】

“自然”有省略,指“自然而为”。“真”指真谛(真理)。“极”指极点。

“虚无”指空虚无物。“泊”通“薄”。[3]“淡薄”有省略,指“淡薄名利”。




“寂嘿”的“嘿”应是“默”的误写(古代传抄中所为),“默”指沉默。“清静”有省略,指“清静之处”。“神”指神明。

“精诚”有省略,指“精诚之心”。“中和”指中正和谐。“事”指事物(即一切事情和物体)。“原”指本原。

 

【译文】

“道”说:自然而为,是道的真谛。无所作为,是道的极点。空虚无物,是德的尊贵。淡薄名利,是德的宫殿。寂静沉默,是德的深潭。清静之处,是神明的邻居。精诚之心,是神明的大门。中正和谐,是事物的本原。

 

【溯源】

《老子·第五十一章》云:“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1

本义是:“万物尊敬玄道而崇尚其德。玄道的尊贵,其德的高尚,没有什么爵位来显示,而是永恒自然地彰显。”[2

《老子·第十六章》云:致虚,极也。守静,督(笃)也。……天物云云,各复归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1

本义是:“我修道至“空虚”,达到极点;守住“清静”,也很坚定。……天下万物众多,各自返回自己的本源,便是“清静”。“清静”,这叫做返回生命的起点。”[2

《老子·第二十八章》云: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1

本义是:“圣人知道天下的荣誉,却守住天下的耻辱,可以作为天下的山谷。作为天下的山谷,永恒的美德于是可以充足。永恒的美德充足了,则回归到淳朴的状态。”[2

《老子·第六十八章》云: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1

本义是:“天然正道是利人而不害人;圣人之道(圣人的原则)是为民谋利而不争利。”[2

 

【简评】

《妙真经·十》第一段应是源于上述老子的思想。此文开宗明义,指明“自然而为”是“道”的真谛,提出了“道”的七种内涵。作者对其中的“无为”、“虚无”、“中和”作了诠释;对内涵的“淡薄”、“寂默”、“清静”、“精诚”作了形象的比喻。

 

《妙真经·十》第二段;

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  能无为者,故生可得而长。 能虚无者,故气可得而行。 能淡泊(薄)者,故志可得而共。 能寂嘿(默)者,故声可得而藏。⑤能清静者,故神可得而光。⑥能精诚者,故志可得而从。⑦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⑧是故,凡人为道,当以自然而成其名。⑨

 

【解析】

“为道”指“修道”。“自然”有省略,指“自然而为”。

“通”有省略,指通行无阻。

“生”指生存。“长”有省略,指“长寿”。

“虚无”是指头脑中空虚无物。“气”指元气。“行”有省略,指“轻松行走”。

④此“志”指志向。“共”通“恭”,[3]有省略,指“被人恭敬”。

⑤“声”指声誉。“藏”有省略,指“隐藏不露”。

“能清静”有省略,指“能够有清静之处”。“神”指精神。“光”有省略,指“容光焕发”。

⑦此“志”指意志。“从”有省略,指“使人跟随”。

⑧“化”指造化。“同”有“聚集”之意,[3]此即此意。“同”有省略,指“聚集中气(阴阳两气的合体)”。故后文第六段云:“以中和而存其神”。

⑨“凡人”指凡是人。“成”指成全。“其”是代指“道”。“名”指名义。

 

【译文】

人修道,能够自然而为的,因此可以得到“道”而通行无阻。能够无所作为的,因此可以得到生存而长寿。能够空虚无物的,因此可以得到元气而轻松行走。能够淡薄名利的,因此可以得到志向而被人恭敬。能够寂静沉默的,因此可以得到声誉而隐藏不露。能够有清静之处的,因此可以得到精神而容光焕发。能够有精诚之心的,因此可以得到意志而使人跟随。能够做到中正和谐的,因此可以得到造化而聚集中气。所以,凡是人修道,应当以自然而为来成全“道”的名义。

 

【简评】

《妙真经·十》第二段是对第一段“道”的纲举目张。“道”的纲是“自然”(自然而为);“道”的目是其七种内涵。此文通过逻辑性的推理阐述,指出修道能够做到“无为”、“虚无”、“淡薄”、“寂默”、“清静”、“精诚”、“中和”以及带来的好处,彰显出此“道”是养生(益寿)之道。



《妙真经·十》第三段;

吾前以道授关令尹生,著道德二篇。  将去,戒之曰:夫道,自然也,得之者知其自然,不得之者不知其所由然。譬犹若识音,不能深晓人心;知之口(味),不能言(之)妙哉。③道之绵绵,言不尽意,书不尽言,所以为子书之者,欲使子觉自然,得之后以自成。④尹生曰:学自然,奈何?⑤

 

【解析】

“尹生”即尹喜。“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道德”指《道经》和《德经》。

 “戒之”指告诫尹喜。“知其自然”指知道“道”是自然而为。“所由然”指所以这样的原因。

“譬”(音:僻)的本义是“比喻”,[3]“譬犹”表示“比如”。[4

“识音”有省略,指“能够识别人的声音”。

“知之口(味)”遗漏“味”字。

“言(之)妙”省略“之”字。此“之”代指味觉。

④“书不尽言”之“书”指简单的文字。“书之者”指写下“道德二篇”。

“子”指尹喜。“觉”指省悟。“自然”指修道是自然而为。

 “得之”指得到有关知识。“自成”指自修成功,有隐文——长寿。

⑤此句是前文(“老子”所言)的原因,故翻译时应补上“因为”。

 

【译文】

“我”之前以“道”授予函谷关关令尹喜,写了《道》、《德》两篇文章。将要离去时,告诫他说:“道”,就是自然而为。得道的,知道“道”是自然而为。不能得道的,不知道“道”所以这样的原因。比如,这好像能够识别人的声音,却不能深刻知道人的内心;知道自己的口味,却不能说清味觉的奇妙。当时谈“道”连续不断,言不尽意,简单的文字也不能表示所说的话,所以就为尹喜写下两篇文章,为了使他省悟“自然”(修道是自然而为),得到有关知识后以便自修成功(长寿)。因为尹喜问:学习“自然”,如何学习?

 

【简评】

此文以老子的口吻述说了老子授“道”于尹喜的情况。从结尾“得之后以自成(长寿)”可以看出:作者把《道》、《德》两篇文章(《老子》)所言之道都当作一种“道”。修道、得道,是为了养生长寿。并再次强调这种“道”(养生之道)就是自然而为。


《妙真经·十》第四段;

道曰:无取,正气自居。无去,邪气自除。  此非祷祠(词、)鬼神之道,非欲辟不清去不正。清静请命而命自延无期,此岂非自然哉? 非吾异道之意,非吾独道也。④

 

【解析】

“无取”有省略,指“没有捞取名利”。“无去”有省略,指“正气没有离开”。

“祠”是“词”的误写。“鬼神之道”有省略,指“鬼神作为之道”。

“辟”指躲开。“不清”指不清之物。“不正”指不正之气。

“清静请命”有省略,指“以清静之处邀请生命居住”。“自延”指自然延长。“自然”有省略,指“自然而为”。

④“异”作动词,指不同于。“异道”指不同于上述“道”。第二个“道”代表“说”。

 

【译文】

“道”说:没有捞取名利,正气自居。正气没有离开,邪气自除。此非祈祷之词、鬼神作为之道,也不是想要躲开不清之物、去除不正之气。以清静之处邀请生命居住而生命自然延长、没有期限,这岂不是自然而为吗?这不是我不同于老子之“道”的意思,也不是我单独这样说。

 

【简评】

此文的重点是对修道注重“自然而为”举了一个例子。是以养生(益寿)之道的内涵之一——“清静”为例,通俗易懂。

第三句话(解释)与“自然”修道没有关系,显得多余。最后一句明显是作者的表白,担心他人非议他曲解老子之“道”。可谓画蛇添足。

 

《妙真经·十》第五段;

道不自然兮,何道焉兮?  无欲无为兮,道之所施兮。虚兮无兮,道(之)安居兮。寂兮嘿(默)兮,道之极兮。澹兮恬(泊)兮,德之渐兮。清兮静兮,神所宅兮。精兮诚兮,神所荣兮。 中兮和兮,神所化兮。⑤

 

【解析】

“自然”指自然而为。“何道”指“那算什么道”。

 “施”的本义是“施行,实行”,[3]此指实行。

“虚兮无兮”指“空虚无物啊”。“道(之)安居兮”遗漏“之”字。“安居”指安居之处。

“嘿”是“默”的误写。“寂兮默兮”指“寂静沉默啊”。

“澹”通“淡”。[3]根据第一段的“淡泊(薄)者”和第六段的“澹泊(薄)”推理,此处的“恬”应是“泊”的误写。

“澹兮恬(泊)兮”指“淡薄名利啊”。

“渐”(音:尖)的本义是“浸染”,[3]此即此意。

“清兮静兮”指“清静之处啊”。“宅”有“居”之意,[3]此指占据。

 “精兮诚兮”指“精诚之心啊”。“荣”指显荣。

⑤“中兮和兮”指“中正和谐啊”。“化”指造化。

 

【译文】

“道”非自然而为啊,那算什么道啊?无欲无为啊,道(养生之道)所实行啊!空虚无物啊,道(养生之道)的居所啊!寂静沉默啊,道(养生之道)的极点啊!淡薄名利啊,德的浸染啊!清静之处啊,神所占据啊!精诚之心啊,神所显荣啊!中正和谐啊,神所造化啊!

 

【简评】

此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对养生之道的七种内涵(无为、虚无、寂默、淡薄、清静、精诚、中和)所作的第二种解释。因为《妙真经·十》第一段已经对这七种内涵做过解释。


《妙真经·十》第六段;

以无为而养其形,以虚无而安其神,  以澹泊(薄)而存其志,以寂嘿(默)而养其声,以清静而平其心,以精诚而存其志, 以中和而存其神。

 

【解析】

“以”有“因为”之意。[3]根据连词“而”(表示转折)和文意推理,此“以”表示“因为”。

“养”指养育。“其”是代指修道人。“形”指形体。“神”指灵魂。

根据文意推理,此“存”是比喻守护。“志”指“志向”。此“养”指滋养。“声”指声誉。

同上段,“清静”指“清静之处”;“精诚”指“精诚之心”。

“平”指平和。此“志”指“意志”。“存”有“抚恤”之意,[3]此指安抚。

同上段,“中和”指“中正和谐”。此“存”指保存。“神”指精神。

 

【译文】

因为“无所作为”而养育了修道人的形体;因为“空虚无物”而安定了修道人的灵魂;因为“淡薄名利”而守护了修道人的志向;因为“寂静沉默”而滋养了修道人的声誉;因为“清静之处”而平和了修道人的心灵;因为“精诚之心”而安抚了修道人的意志;因为“中正和谐”而保存了修道人的精神。

 

【简评】

此文是对养生(益寿)之道的七个方面作进一步的阐述,说明“无为、虚无、淡薄、寂默、清静、精诚、中和”对修道人产生的作用。可以说:做到这七个方面,也就得道了,可以益寿长生了。

仔细分析《老子》有关“道”的全部论述,可知老子之“道”有好几种——泰道、玄道、治国之道、圣人(国君)之道、贤者之道、智者之道。其中养生(益寿)之道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不易看出)。(详见互联网《〈老子〉之道本义解读》)而《妙真经》这十章所谈之“道”则是以养生(益寿)之道为主,此外也谈论了治国之道、圣人(国君)之道(含修身育德)。

 

《妙真经·十》第七段;

安心游志,使若大水之自湛深。  闲居静处,使若蛟龙之自蛰藏。 怀虚而不虚,泥(无)而不泥,使若南曜之忘虚也。化德存神,使若社稷而保光。 立尊神明,使若宗庙之守处。 使世不见我,若巨鱼之在大水。 使人莫我知,若日出之光(在)东(方)。⑦

 

【解析】

“以澹泊(薄)而存其志”,故要“安心游志”。“游志”作“安心”的状语,指志向的飘游。

“使若”有省略,指“使自己如同”。“大水”当指大湖。“自”指自然。“湛”指“深”。

“以清静而平其心”,故要“闲居静处”。“蜇”指冬眠。

“以虚无而安其神”,故要“怀虚而不虚,泥(无)而不泥”。根据前句及文意推断,此句漏“无”字,第二个“泥”则是“无”的误写。

“泥”指拘泥。“无”指无物。“不泥(无)”指有物。“曜”指日光。[3

“以中和而存其神”,故要“化德存神”。“化德”有省略,指“融化美德于身”。

此处的“社稷”不是代指国家,是指社稷之神。“社”是土地神,“稷”是谷(榖)神。“保光”指保持光辉。

“以精诚而存其志(意志)”,故要“立尊神明”。“立”指树立。“神明”有省略,指“道之神明”。“守处”有省略,当指“守护之处的卫士”。

“世”指尘世。

⑦“莫我知”即“莫知我”。根据文意推断,“若日出之光(在)东(方)”遗漏“在”和“方”,故补上,以便正确解读。

 

【译文】

安心于志向的飘游,使自己如同大湖自然深邃。闲居清静之处,使自己如同蛟龙自然冬眠隐藏。怀着“空虚”而不空虚,拘泥于“无物”而有物,使自己如同南方的阳光,忘记空虚。融化美德于身而心存神灵,使自己如同社稷之神而保持光辉。树立、敬奉道之神明,使自己如同宗庙守护之处的卫士。

使尘世不见我,如同巨大之鱼潜于大湖。使人没有谁知道我,如同黎明的阳光出现在东方。

 

【简评】

此文对养生之道的五个方面(淡薄、清静、虚无、中和、精诚)的修炼结果(也是目标)采用了五个形象的比喻——大湖、蛟龙、阳光、社稷之神、宗庙卫士。这样有助于修道。


《妙真经·十》第八段;

我之无穷,若大道之根相致,  譬若山林大泽之自致禽兽虎狼,若深(森)林广木之自致飞鸟百虫,若江湖之自致鱼虌蛟龙, 若(太平)盛德之自致太平麒麟凤凰, 若清静洁白之自致玉女芝英, 若中和嘉瑞之自致吉祥, 若灾异恶气之自致不祥祸殃。⑦

 

【解析】

“之”是代指“道的内涵”。“根”是大道(大路)起点的比喻。“致”有“招引,引来”之意,[3]此即此意。

“譬”表示比如。“自致”指自然引来。

“深”是“森”的假借(或误写)。“广”的本义是“大,宏大”,[3]此指“大”。 

“虌”(biē,蕨菜)是“鳖”(甲鱼)的同音假借。

根据各句的遣词、语法规律,此句的“太平”应位于“盛德”之前。应是传抄中所误。“太平盛德”有省略,指“太平盛德之世”。

“清静洁白”有省略,指“清静纯洁的环境”。“玉女”指仙女。“芝英”指瑞草。

“中和”指中正和谐。“瑞”的本义是“用作凭证的玉器”。[3]“嘉瑞”有省略,指“嘉物瑞器”。

“灾异恶气”指灾祸的异象、恶气。

 

【译文】

我道的内涵无穷,如同大路的起点互相招引。比如,它如同山林大泽自然引来禽兽虎狼;如同森林大树自然引来飞鸟百虫;如同江河湖海自然引来龟鳖蛟龙;如同太平盛德之世自然引来麒麟凤凰;如同清静纯洁的环境自然引来仙女瑞草。如同中正和谐、嘉物瑞器自然引来吉祥。也如同灾祸的异象、恶气自然引来不祥或者祸殃。

 

【简评】

《妙真经·十》第八段为具有七种内涵的养生之道进行了形象归纳。七种内涵(无为、虚无、淡薄、寂默、清静、精诚、中和)如同七条大路,互相招引、联通。然后,对这种关联性又采用了七种比喻描述。

最后一句把“灾异恶气”比喻“道的内涵”不妥。实属画蛇添足。

 

《妙真经·十》全译文:

“道”说:自然而为,是道的真谛。无所作为,是道的极点。空虚无物,是德的尊贵。淡薄名利,是德的宫殿。寂静沉默,是德的深潭。清静之环境,是神明的邻居。精诚之心,是神明的大门。中正和谐,是事物的本原。

人修道,能够自然而为的,因此可以得到“道”而通行无阻。能够无所作为的,因此可以得到生存而长寿。能够空虚无物的,因此可以得到元气而轻松行走。能够淡薄名利的,因此可以得到志向而被人恭敬。能够寂静沉默的,因此可以得到声誉而隐藏不露。能够有清静之处的,因此可以得到精神而容光焕发。能够有精诚之心的,因此可以得到意志而使人跟随。能够做到中正和谐的,因此可以得到造化而聚集中气。所以,凡是人修道,应当以自然而为来成全“道”的名义。

“我”之前以“道”授予函谷关关令尹喜,写了《道》、《德》两篇文章。将要离去时,告诫他说:“道”,就是自然而为。得道的,知道“道”是自然而为。不能得道的,不知道“道”所以这样的原因。比如,这好像能够识别人的声音,却不能深刻知道人的内心;知道自己口舌的味觉,却不能说出味觉的奇妙。当时谈“道”连续不断,言不尽意,简单的文字也不能表示所说的话,所以就为尹喜写下两篇文章,为了使他省悟“自然”(修道是自然而为),得到有关知识后以便自修成功(长寿)。因为尹喜问:学习“自然”,如何学习?

“道”说:没有捞取名利,正气自居。正气没有离开,邪气自除。此非祈祷之词、鬼神作为之道,也不是想要躲开不清之物、去除不正之气。以清静之处邀请生命居住而生命自然延长、没有期限,这岂不是自然而为吗?这不是我不同于老子之“道”的意思,也不是我单独这样说。

“道”非自然而为啊,那算什么道啊?无欲无为啊,道(养生之道)所实行啊!空虚无物啊,道(养生之道)的居所啊!寂静沉默啊,道(养生之道)的极点啊!淡薄名利啊,德的浸染啊!清静之处啊,神所占据啊!精诚之心啊,神所显荣啊!中正和谐啊,神所造化啊!

因为“无所作为”而养育了修道人的形体;因为“空虚无物”而安定了修道人的灵魂;因为“淡薄名利”而守护了修道人的志向;因为“寂静沉默”而滋养了修道人的声誉;因为“清静之处”而平和了修道人的心灵;因为“精诚之心”而安抚了修道人的意志;因为“中正和谐”而保存了修道人的精神。

安心于志向的飘游,使自己如同大湖自然深邃。闲居清静之处,使自己如同蛟龙自然冬眠隐藏。怀着“空虚”而不空虚,拘泥于“无物”而有物,使自己如同南方的阳光,忘记空虚。融化美德于身而心存神灵,使自己如同社稷之神而保持光辉。树立、敬奉道之神明,使自己如同宗庙守护之处的卫士。

使尘世不见我,如同巨大之鱼潜于大湖。使人没有谁知道我,如同黎明的阳光出现在东方。

我道的内涵无穷,如同大路的起点互相招引。比如:它如同山林大泽自然引来禽兽虎狼;如同森林大树自然引来飞鸟百虫;如同江河湖海自然引来龟鳖蛟龙;如同太平盛德之世自然引来麒麟凤凰;如同清静纯洁的环境自然引来仙女瑞草。如同中正和谐、嘉物瑞器自然引来吉祥。也如同灾祸的异象、恶气自然引来不祥或者祸殃。

 

【简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妙真经》(十章)不仅具有思想理论性、哲学性,也具有文学性。对于今天的修道人,仍然具有参考、借鉴价值;对于所有的读者,具有哲理和文学欣赏价值。


 

注(引用、参考的文献、专著):

1]《老子》(梁海明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月第1版)

2]《〈老子〉之道本义解读》(韦雪槐译著,新浪网,韦氏古风的博客)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37月修订版)

4]《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12月第1版)



【《
妙真经
》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