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定投到底灵不灵?

 释迦牟尼佛1 2018-10-07

图/小黑孩


标叔你好!

 

我看了很多投资理财方面的书籍,也听了不少理财讲座,大家都认为基金定投是一种非常好的投资策略,可以平衡掉市场波动的风险。可你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却说:“基金定投的效果主要在前期比较明显,但时间长了以后,收益率主要就取决于基金自身的表现了。”我对这句话不是很明白,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基金定投就没有多大作用了,是这样吗?

 

读者:小李


小李你好: 


关于基金定投,最常见的理论都是从零开始。假设每月投资1000元到1只基金上,第一个月的基金单位净值是1元,获得1000份基金;第二个月再投资1000元,单位净值降为0.8元,获得1250份基金;第三个月继续投资1000元,单位净值回升到0.9元,获得1111份基金……


虽然3个月后基金单位净值仍低于最初的1元,但由于定投降低了成本,获得了更多的基金份额,所以3个月下来,投资还是取得了正收益。按账面计算,3000元的投资,获得了3361份基金,价值3025元。


这个理论看上去很完美,在基金单位净值下降的过程中,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基金份额;在基金单位净值上升的过程中,投资者可以获得收益。


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出在投资期限太短上。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第一个月投资1000元,到第二个月亏损了200元,实际只剩下800元;第二个月又投资了1000元,等于投资金额增加了125%(1000/800);第三个月再投资1000元,投资金额又增加了近50%。也就是说在定投的初期,投资金额的增幅比较明显,对投资成本的变动影响比较显著。


但如果投资期限长了以后又会怎样呢?如果上述投资计划持续了5年,总投入达到了6万元。假设5年后账面价值增长到7.5万元,再投入1000元,投资金额的增幅不到2%,对投资成本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此时,投资者的收益主要体现在7.5万元的累计资金上,基金表现好,整体收益率就会高。这也就是我说的“基金定投短期效果好,长期主要看基金表现”的意思。


实际上,基金定投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资金安排方式。通常,我们每个月的收支会出现一些结余,结余的金额相对于家庭资产而言并不高,这些结余资金就比较适合做基金定投,为未来长远的理财目标做准备。


但如果家里的金融资产较多,就不太适合使用基金定投了。比如你有50万元,每月定投1000元,要500个月才能投完,效率实在太低了。即使提高到每月1万元,也要投4年多。前面已经说过了,定投期限长了,降低成本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此时最合理的方法是进行资产配置,根据自己的预期和心理承受能力,设定投入基金的仓位。通过股市下跌时加仓、上涨时减仓的方式,来降低投资成本,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加平稳的收入。


基金定投有其适用范围,过度夸大基金定投的作用(包括各种变种的定投方式),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长远利益。


                                       标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