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文化|韩国人的洛阳情结

 绿豆芽222 2018-10-07

一、似曾相识的邙山洛水

日夜读书后

欲游洛阳天

为国立功德

芳名百世传

这是流传于韩国文化界的五言诗,出自作于一千四百年前来洛阳留学的韩国学者。该诗在韩国的知名度大约相当于我们的“锄禾日当午”,由此可以想像古代洛阳城在当时韩国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一位韩国著名学者在列举了韩国22项世界第一时,将儒家文化对其影响列在首位,我们从中也可瞥见中韩文化历史渊源联系的一角。

隋唐文化|韩国人的洛阳情结

公元前57年—668年,韩半岛出现了三个势力较为强大的部族,分别为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历史学家称之为“三韩时期”或“三国时代”。在长达七百余年的三国纷争时期,尽管三国之间战争频繁,但在民族语言,生活习惯方面关系密切,都建立了成熟的政治机构,采用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信仰佛教。它们与当时的两汉、两晋、南北朝以及隋唐保持着频繁的文化和经贸往来,也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

公元667年,高句丽和百济在后起的新罗国与唐朝军队的夹击下溃败,由新罗统一了韩半岛。新罗统一后,与中国唐朝修好,使用唐的年号。到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全面采用唐朝的国家制度,公元788年实行了科举制度,考试儒家经典。由于洛阳是唐朝的东都,也是影响颇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于是成了韩国学子远道求学的首选城市之一。据专家考证,仅公元800年—860年间,来洛阳的韩国学者“先后六十余批,人数在两千到三千之间”。如果把当时的中国政府对留学生的待遇标准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可说是“酷毕了“-----不仅提供衣食及学费,还“视路途远近,差播银两”,而且学成之后还组织留学生单独考试,并视成绩“量才入仕”。

这批韩国学子中当然不乏聪慧之人,加上韩国人所特有的勤奋精神,不少人学成回国,成为知名人士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为表达他们对洛阳的崇敬和怀念,他们把汉城(首尔)附近的一座山也命名为“邙山”。无独有偶,流经汉城(首尔)的一条河称为“洛东江”,类似洛阳的洛河,此种做法类似移居美国的英国人命名“新泽西”以纪念英国城市“泽西”;命名“新奥尔良”以纪念英国的“奥尔良”。

二、千古情殇的“韩园”

与前述学者的命运不同,还有相当一些学子受益于唐王朝的政治胸襟,学成之后在洛阳作了官,有些或因躲避国内战乱,就干脆定居下来,也有因为其他原因留下来的,其原因只能有待于历史学家进一步考证了。

韩国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很少有“且认他乡是故乡”的习惯,即便是客居异地再久,身后之事也不马虎。按照风俗,将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回归故里的遗骸一律合葬。这使人想起中国的诗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马革裹尸还”的悲壮味道。截至公元668年,大约有二百余名韩国留学生与他们的亲属先后埋葬在洛阳邙山一带,成为洛阳这块土地上的永久的韩国居民。其集体墓葬群被当地人称之为“韩园”。据记载,每逢清明和中秋,韩园香火不断,祭祀活动成为这一带的一个重要人文景观。

江河流转,物换星移。洛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军事家逐鹿中原的角斗场,杀伐征战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饱受战火蹂躏,一些珍贵的古建筑早已灰飞烟灭,韩园也是在劫难逃。新中国成立至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韩园依然荒芜难辨,只留下一片疑团,以满足历史学家和诗人的想象力了。

隋唐文化|韩国人的洛阳情结

公元一九九九年五月,由著名汉学家,韩国高丽大学研究院前院长金忠烈先生,金周昌博士一行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京华陪同下,与洛阳文物局,洛阳市博物馆有关人士的多方努力下,来到了传说中的“韩园”遗址,这是一千四百年以来韩园迎来的第一批韩国人。面对先祖,金先生感慨万千,随即把酒焚香,率其韩国一行隆重跪拜,其虔诚之状,令在场随行人士无不感慨。金先生又亲笔撰写了吊唁祭文一篇,读来令人回肠荡气,现摘录奉上,以飨读者:

维岁次庚辰,四月二十三日,新罗后人金忠烈敢昭告于显新罗留唐诸生未归客游洛阳埋葬北邙山之无主孤魂曰:

罗亡千载,天隔万里,无数岁月,不穷哀恨。飘浮幽玄,莫妥灵安,其冤孰知?其凄何量?后生忠烈,旅过洛阳,特访古丘,追远感时,不胜悲怆。谨具香火薄酒,号天招魂,叩地吊唁,以致永慕,并慰安息。魂其知否,宗族不绝,终有认同,隔断千年,事已往矣。从今而后,罗后常至,香火继传,永不忘弃。魂其无恙,尚飨!

隋唐文化|韩国人的洛阳情结

行文至此。本文转载自洛阳市隋唐史学会。“从今而后,罗后常至”的愿望能早日成为现实吗?韩园,能成为神都洛阳的旅游和文化交往中的一个新的亮点吗?请在下方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