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匡胤的死还是谜团,专家说和一个小宫女有关 其实这就是宿命

 快乐老年435 2018-10-07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死的那天晚上,与弟弟赵光义谈话,饮酒。后来就突然宣告死亡。之后,赵光义继承皇位。赵匡胤与赵光义谈话时,没有其他人在场。伺从人员只是远远看到灯光下影影绰绰的景象。史书留下的只有模模糊糊的描写。人们怀疑是赵光义谋杀了赵匡胤,但又没有确切的证据。于是只好感叹:“烛影斧声,千古之谜。”

赵匡胤的死还是谜团,专家说和一个小宫女有关 其实这就是宿命

赵匡胤画像

由于赵光义继位是非正常的“子承父业”,而是“兄终弟及”,其依据是母亲杜太后的遗命,所以赵匡胤的死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他的死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必须全面考察这个继位问题。

围绕这继位问题,可以提出三个问题:

1.杜太后是否有这个遗命?

2.如果有,赵匡胤是否认可这个遗命?是否打算执行这个遗命?

3.赵光义是否谋杀了赵匡胤?

赵匡胤的死还是谜团,专家说和一个小宫女有关 其实这就是宿命

赵光义画像

首先,杜太后是否有这个遗命?

据说,杜太后生前要求赵匡胤以后让弟弟赵光义继承他的皇位。这个说法否真实呢?杜太后对赵匡胤说:“你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后周继位的柴宗训年龄太小,不能驾驭群雄,不能凝聚人心的缘故,如果后周继位的是一位成年皇帝,你能这么轻而易举的‘黄袍加身’吗?你怎能拥有今日的富贵?光义是你弟弟,谋勇兼具,能力出众,你将来将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大宋社稷、黎民百姓之福啊!”具体方法是,赵匡胤死后,让二弟赵光义继承,赵光义死后,让三弟赵光美继承。然后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光义的儿子,赵光美的儿子,等等。

这个说法是否可信?我们进行逻辑分析。有三种可能:

1.完全没有这回事,是赵光义编出来的。

2.老太太是这样说过,但赵匡胤没有认可。

3.老太太是这样说过,赵匡胤也认可了,并且写成盟约,就是所谓金匦之盟。

首先,第三种可能可以排除。因为赵光义继位以后,五年之后,才拿出这个所谓的金匦之盟。这就完全没有可信度。如果有这个东西,赵光义怎么会不马上拿出来,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如果有这个金匦之盟,那么头两个问题就不存在了,赵光义继位完全合法。(即使这样,赵光义谋杀赵匡胤的可能不能排除,因为也许赵匡胤表示后悔之意。)

第一种可能性也可以排除。因为后来当赵光义考虑继承人时,考虑是否让三弟赵光美继承时,宰相赵普劝他说,陛下不要一误再误了。意思还是回到儿子继承的规则吧。如果兄终弟及的说法是赵光义编出来的,他为什么编得这样复杂?直接编成赵匡胤死后,由他继承就完了。为什么以后还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美?这不合情理。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第二种:老太太有兄终弟及的话,但没有形成文字保证。赵匡胤也许打算,也许不打算执行母亲遗言,继位问题处于模糊状态。所以,史书上记载,赵光义继位是“受命于杜太后”。如果杜太后根本没有这样的说法,赵光义继位不会那么平静,顺利。而且,上面讲了,赵光义曾经把宰相赵普找来商量,征询他对自己今后传位问题的看法,应该把皇位传给儿子呢,还是遵从他母亲的意愿,把皇位传结弟弟赵光美。上面已经分析,如果杜太后根本没有这个说法,赵光义自己不会想出这么复杂的继承办法。所以,杜太后的确有这个兄终弟及的说法,而且还有具体规定。

有的历史学家说,杜太后不会有这个遗言,因为不合情理。后周幼主继位,赵匡胤未必面临同样问题。我认为,杜太后的思想是长君继位,比较可靠,未必认定赵匡胤一定早死。不管赵匡胤什么时候死,赵光义还是比他儿子年长。而且,赵光义的能力她已经看到了,而赵匡胤儿子的能力还不知道。

现在要讨论,赵匡胤是否认可这个遗命?是否打算执行这个遗命?

赵匡胤怎么想?赵匡胤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两难境地,是否遵守母命?无论是否遵守,都是危局。遵守,破坏制度。不遵守,有违孝道。而且消息已经传出,自己有理亏之处。即使儿子继位,儿子的皇位也不牢靠了。弟弟也不会安心辅佐自己儿子了,也没有其它大臣能够控制他。赵匡胤能够做的,要么把弟弟杀掉,让儿子继位。要么让弟弟继位,自己儿子的命运如何,也不知道。我认为赵匡胤并不愿意让弟弟继位,这是符合制度,符合天理人情的。但也不愿意杀弟弟。所以他既没有立太子,也没有对弟弟继位做出什么安排。如果他打算让弟弟继位,要做许多工作,比方,与大臣商量,说服皇后,皇子,立诏书。他难道不知道,这样一个违反制度,违反常规的事情,搞不好要出大乱子的。但都没有。所以我判断,他是犹豫。我们判断一件事,可以是正面的,他做了什么,也可以是反面的,他没有做什么。

赵匡胤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这是当他准备消灭南唐李煜时说的。但当这个“他人”是他弟弟时,犹豫了。他没有搞清,国与家的关系。皇帝的家,不是一般的家。任何人,包括家人,只要觊觎皇位,杀无赦!

赵匡胤的死还是谜团,专家说和一个小宫女有关 其实这就是宿命

影视剧照

最后一个问题,赵光义是否谋杀了赵匡胤?

我们先来看,赵光义会怎么想?他要夺权有理由,一,母亲有明言,自己非谋逆。二,自己在哥哥夺权,建立大宋上有大功,三,自己有能力当皇帝。四,担心哥哥会杀自己,因为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就没有退路了。即使哥哥不杀他,侄子继位以后,也可能杀他。

由此推断,弟弟杀哥哥的可能性非常大。我们没有赵光义谋杀赵匡胤的直接证据,但是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如果赵匡胤是暴病而死,那么死因是什么?赵光义有责任公布。现代社会有法医验尸。古代也有验尸官。如果这种疾病古人还不懂,但至少可以说明,赵匡胤身上是否有外伤。因为赵光义如果谋杀,一定是临时起意,只能用直接暴力。(有一种说法是,他调戏赵匡胤妃子花蕊夫人,被发现。这就是一种临时发生的意外情况)如果是其它办法,如下毒,一定不会当场进行,这样赵光义的嫌疑太大了。当时的人无人敢追问他,但历史学家可以“追问”他。既然他没有公布死因,这可能是一个刑事案件。赵光义是唯一嫌疑人。他有作案的动机和时间,条件。尸体已经被他销毁。如果他有律师,能做什么样的辩护呢?

我想,这个问题追究到这里,已经够了,不必再去寻找现场的认知物证了。

从这个事件,最重要的教训是,兄终弟及说法的危害,也就是说,这件事是老太太出了一个坏主意,造成严重后果。

赵匡胤是夺取后周政权当上皇帝的。老太太提出兄终弟及这样要求,是基于后周失去政权是因为幼主继位。

其实,这个理由是不充分的。幼主继位的事例很多,但只要是血统继承,大部分是平安的。康熙年幼,面对鳌拜的嚣张,还是战胜了他,就是因为皇权的力量。后周失去政权不仅是因为幼主继位。而是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可靠的顾命大臣集团。而这两条,对宋政权都没有问题。后周皇帝短命,赵匡胤未必短命。所以未必有幼主继位问题。即使是幼主继位,宋政权有一批优秀人才,包括赵光义,可以辅佐他。由于老太太的要求,反而造成赵匡胤的两难,赵光义的野心,大臣的分裂。老太太是千古罪人。所以,对皇权制度,即使是太后,也不能随便说话。这个问题根本就不能提出。只要提出,即使没有执行,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老太太大概以为,当皇帝像分家产一样,两个儿子轮流干一段,很公平。

而且,老太太的方案也太复杂,根本没有可行性。老大之后,老二继位;老二之后,老三继位;老三之后,老大儿子继位,老二儿子继位,老三儿子继位,等等。期间,变数太多。

正是由于兄终弟及的说法,带来严重后果。马上造成赵光义势力的坐大。以致当赵匡胤死时,皇后要太监叫来赵匡胤儿子时,太监居然不去叫赵匡胤儿子,而是叫来赵光义。从而赵匡胤的儿子根本没有竞争的余地。

这件事又一次说明,皇位一般只能父子相传,不然会造成混乱。赵匡胤优柔寡断,造成悲剧。而赵光义虽然凶狠,却是符合这个规律的。赵匡胤没有想杀他弟弟,但也没有想到弟弟会杀他。

从这件事,也可以说明,规定后宫不能干政的重要性。太后不是一般嫔妃,有特殊性。但无论老太太的意见是否正确,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如果太后意见正确,皇帝也采纳了。好像没有问题。其实分散了皇帝的权威。这与皇帝采纳大臣意见是不同的。如果太后意见不正确,即使皇帝没有采纳,太后也没有生气,仍然造成不良后果,因为消息可能传出去了,干扰皇帝正确决定的执行。

赵光义继位以后,赵匡胤的三弟赵光美,长子德昭,幼子德芳相继死亡,都是这个兄终弟及造成的恶果。这大概是老太太没有想到的。

所以,后来当赵光义要定继承人时,按理应该让弟弟赵光美继位。宰相赵普就对他说,陛下不要一误再误了。因为他一开始就反对兄终弟及,现在要求赵光义回到正道,他是对的。如果还继续杜太后的办法,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也许有人会说,赵光义的能力的确比赵匡胤的儿子强。不对。赵光义能力强,可以辅佐自己的侄子,不应该自己当皇帝。所以,重要的问题不是赵匡胤的死因。重要的在于理解兄终弟及的严重后果,知道坚持继承制度的重要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也不是要说明赵光义的残酷,对他进行道德谴责。而是要寻找事情的规律。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要谴责应该谴责皇权制度。由于这种制度,发生这样的事情有必然性。

赵匡胤的死还是谜团,专家说和一个小宫女有关 其实这就是宿命

黄袍加身

附注:

赵匡胤死的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做一点猜测:

一定是讨论重大事情,所以让服务人员离开。

最重大事情就是这个兄终弟及。如果是其他军国大事,一般应该有其他大臣参与。

一种可能是赵匡胤试探赵光义,让他继位。所以有服务人员看到赵光义避席的动作。而且,听到赵匡胤说“好做,好做”的声音。也许是赵光义推辞,赵匡胤坚持。赵匡胤想用这个办法让赵光义打消接班念头。

也许赵光义看到赵匡胤其实无意传位于他,但舆论已经广泛流传,他要继位。这样今后他的处境危险,所以冒险一博,杀了哥哥。

虽然是猜测,是否有一定合理性呢?


你怎么看?快来发表你的看法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