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没有爱情?李银河带你看中国人爱情观的古今变迁

 gs老张 2018-10-07

来源丨喜马拉雅FM 随身课堂的精品课《李银河说爱情》

编辑丨文二

 

我们现在一说到结婚,第一反应都是说:哦,这两个人感情挺好了,是时候要结婚了。但是我们平时在看一些古代电视剧或小说的时候,可能会经常发现,所有的婚姻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门当户对,婚前也不用接触,直接就娶进门了。那么我们古代的婚姻里头,是不是就完全没有爱情呢?

         

     

在古代,爱情是非常态的

 

 

古代的确是有爱情的。但是,古代的爱情是非常态的,有在一种比较特殊的亲密关系里头,才会产生真正的爱情。

       

     

比如说一些脍炙人口的古代爱情故事,像是牛郎织女、梁山伯祝英台等等。明末清初的著名戏剧家李渔曾写过一个戏剧叫《怜香伴》,更加特别的是这个戏剧描述的是女女之爱。故事中说,一个有夫之妇,有一次她去上香。在庙里,这个女子碰上了一个比她小两岁的女孩子,这个女孩的体香一下就把她迷住了,这个有夫之妇甚至爱上了她。然后,这个女子就设了一个局,让丈夫把这个女孩娶为妾,这样她们得以朝夕相处,厮守终身了。

 

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爱情发生的。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汉代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一曲凤求凰,赢得美人归,即使是私奔也要在一起。这个就是属于中国古代里面真实发生的,非常动人的爱情。

       

     

为什么说它们都是非常态的呢?因为在古代的婚姻规范里面,私定终身是犯规的。像私奔、与青楼女子发生爱情这些行为,都是少数的行为,只有门当户对、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在家里做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才是常态的婚姻模式。所以这就是说为什么古代的爱情存在于非常态之中了。

 

 

中国人爱情观的进步

 

国外的学者对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一致的看法,他们都说:在中国的婚姻里头,爱情的因素是非常不重要的。可能他们对中国的婚恋观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古代常态的婚姻里头。因为到了现代,真正实行了一夫一妻制之后,开始恋爱自由、结婚自由之后,我们中国人的爱情观已经有了很多进步了。

       

     

举个例子,谈恋爱这个词,是从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夫妻关系中,有了这样一种认知:在你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中,要谈恋爱,甚至要先谈个几年的恋爱才能结婚。这就和传统婚姻有了最大的区别。

 

 

单说离婚自由这一点,你看我们的婚姻法,我们国家关于离婚的理由,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可以说非常前卫了。因为在西方很多国家,像美国、欧洲很多国家离婚法都经历了从有错离婚到无错离婚这样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从1950年的《婚姻法》开始,就一步到位。我们的离婚理由很简单,就是双方感情破裂,婚姻关系就可以解除了,这是可以作为离婚的充分理由的。

       

     

在这里,就充分说明夫妻双方的感情在我们的结婚理由里头已经占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了。在古代,我们中国人对爱情的这种向往,只能由那些非常态的少数人来实现,如今它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一种常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可观的进步。

 

当下,与完善婚姻制度不相符的落后的婚恋观

 

现实中,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有些人在择偶的时候会选择嫁给钱,而不是嫁给感情,说什么我宁肯在宝马车里头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头笑。这其实是婚姻观的一种退步,因为如果说为了钱,而不是为了情而结婚,我们就又回到古代的传统的婚姻去了。

       

     

希望所有的年轻人,能在择偶的时候更加看重爱情,看重感情就是把婚姻建立在感情之上,而不是说仅仅就是嫁给钱,或者说为了传宗接代,那就是让自己进入了一个非常不幸的婚姻了。

 

 

关于主播:

集学者的理性和女性的感性,李银河用50堂课为你讲透爱情、婚姻和性。

 

作为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性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李小波的妻子,中国人有太多问题想问李银河,关于婚恋、情感、性,许许多多。但如果问李银河,她最想和你说些什么,她会说:爱情。

 

关于喜马拉雅:

中国第一音频平台。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