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渴

 鉴益堂 2018-10-07

定义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机主要是禀赋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且多与血瘀密切相关。

释义

消渴之名,渊源于《内经》,并有"消渴"、"消中"、"消瘅"、"肺消"、"脾消"、"膈消"等不同名称。

《金匮要略》始称"消渴",自此,历代医家也多沿用。

渴--即为口渴

消--含义有三:

1.指消化

如《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王冰注:"善消水谷",指症状上水谷食入即消而言。

2.指火烧、烧灼

如《儒门事亲?三消当从火断》:"消者,烧也,如火烹烧,物之理也。"

3.指消耗、消削

《京岳全书?消渴》:"消,消烁也,亦消耗也,凡阴阳气血日见消败者,皆谓之消。"

后二条,是从病机上多"火"、多"虚"的特性而言。

消渴病通常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上消--口渴多饮

中消--消谷善饥               三消,古籍常互称,义同

下消--小便或多或浑浊

历史沿革

1.病名、概念与分类

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               (1)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列有《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专篇讨论,消渴或指病症,或指症状(渴而欲饮),伤寒厥阴病消渴及五苓散、猪苓汤、瓜篓瞿麦丸等方治,都属热病过程中的消渴。

(3)刘完素《三消论》为我国第一部消渴病专著。三消概念始见《太平圣惠方?三消论》:"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肾"。

(4)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明确提出上、中,下之分类。《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沦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  "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2.与三消的脏腑定位

《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三消脉证》:消渴--属心,消中--属脾,消肾--属肾

简易方消渴   、京岳全书?三消干渴:

消渴--上焦--肺心

消中--中焦--脾胃

消肾--下焦--肾

3.临床表现

《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

4.关于并发症

(1)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消渴候》最早认识了消渴的并发症:"其病变多发痈疽。"

(2)刘河间对其并发症作了进一步论述,《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元?张子和《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或蒸热虚汗,

肺痿劳嗽"。

范围

根据消渴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指西医学的糖尿病。它如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亦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消渴病因病机的认识

《内经》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主要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突出了肾在病机中的地位,所立治法也多从肾着手。

《诸病源候论》认为多由服饵食药,致下焦虚热,中焦内热,肾虚燥热而发为消渴。

隋唐以至北宋,在病机上突出肾虚内热。

刘完素认为消渴为"燥热太甚"所致。刘河间主"火",认为"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消谷善饥,火在上者善渴多饮而数溲,火在中下者不渴而善溲白液,火偏上中下者饮多而溲数。"

朱丹溪从"虚"立论,认为"真水不竭,安有所谓渴哉。"

明清医家提出了命门火衰、水失蒸腾引起消渴,如赵养奎、张介宾、赵献可等。

消渴病的病因比较复杂,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一、病因

1.禀赋不足

春秋战国时代,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其中肾精亏虚在本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肾藏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五脏虚弱,气血内亏致肾精亏虚,或先天肾之精气不足,均可致燥热内生而发为消渴

《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2.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消渴。

早在《素间?奇病论》即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3.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神精刺激:①郁怒伤肝,肝气郁结②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消渴。

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渴大病。"

4.劳欲过度

房事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肾虚肺燥胃热俱现→消渴。

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二、病机

1.基本病机

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

2.病变脏腑

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1)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

肺受燥热所伤→①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

小便频数量多;②肺不布津→口渴多饮。

正如《医学纲目?消瘅门》说:"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饮一溲二。"

(2) 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

①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口渴多饮,多食善饥;②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形体日渐消瘦。③脾阴不足→故小便味甘。

(3)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

①肾阴亏虚→虚火内生→上燔心肺→烦渴多饮,中灼脾胃→胃热消谷。②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尿多味甜。

3.病理性质

本病的特点--本虚标实

肺、胃(脾)、肾--阴虚为本(以肾虚为主)

燥热、阳亢--为标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正虚之中,以肾虚为本

肾虚之中,阴虚为常,火衰为变

肾为水脏,主津液气化,藏精,主五液

肾与心肺--水火相济,金水互生

肾与脾胃--肾水先亏,则胃阴失援

4.病理转化

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不得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

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症常可相互并见。

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邹滋九按语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

5.消渴病日久,常变证丛生

(1)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日久,阴伤气耗,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严重者可因阴液极度耗损,虚阳浮越,而见烦躁,头痛、呕恶,呼吸深快等症,甚

则出现昏迷,肢厥,脉细欲绝等阴竭阳亡危象。(酮症酸中毒)

(2)病久入络,血脉瘀滞(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且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也与血瘀密切有关。

(3)肺痨: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

(4)白内障、雀目、耳聋: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

(5)疮疖痈疽: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为疮疖痈疽

(6)中风偏瘫: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瘀滞,痰瘀阻络,脑脉闭阻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偏瘫

(7)水肿: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主证: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病史:有的患者初起时"三多"症状不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

3.家族史: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二、 相关检查

1.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明确辨病诊断。

2.病情较重时,尚需查血尿素氮、肌酐,以了解肾功能情况;查血酮,以了解有无酮症酸中毒;查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以了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情况。

三、病证鉴别

1.消渴与口渴症

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

2.消渴与瘿病

瘿病--气郁化火、阴虚火旺证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

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但根据其程度的轻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及肺燥、胃热,肾虚之别。

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上消

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中消

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下消

2.辨标本

本病以阴虚为主,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常因病程长短及

病情轻重的不同,而阴虚和燥热之表现各有侧重。一般地:

初病--多以燥热为主,

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

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

3.辨本症与并发症

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为消渴病本症的基本临床表现,而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为本病的另一特点。本症与并发症的关系:

一般以本症为主,并发症为次。

多数患者,先见本症,随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并发症。

但亦有少数患者与此相反,如少数中老年患者,"三多"及消瘦的本症不明显,常因痈疽、眼疾、心脑病证等为线索,最后确诊为本病。

二、治疗原则

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最早提出治疗方药,开后世消渴治肾之先河。所列白虎加人参汤、文蛤散、肾气丸为后人所常用。

《千金要方?消渴》:"内有热则渴,除热则止渴。兼虚者,须除热补虚则差矣。"《千金》、《外台》所记述各家验方皆清肺胃热,养肺生津,或补肾益气。

刘河间认为治消渴要"补肾水阴寒之虚(补肾阴)而泻心火阳热之实(清上焦火),除肠胃燥热之甚(泻胃火),济身中津液之衰(润燥),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自已矣。"

《兰室秘藏》、《丹溪心法》三消分治:

上消----用清法(白虎加人参汤)

中消--用下(调胃承气汤)

下消--用补肾(六味地黄丸)

明?李延《医学入门?消渴》主张补脾益肾治疗消渴:"治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

益气健脾法--张洁古之白术散、《证治要诀》之用黄芪汤、《证治汇补?消渴治宜滋补》倡补脾为主法:"五脏之精华,悉运乎脾,脾旺则心肾相交,脾健则津液自化,故参苓白术散为收功之神药也。"

清?程仲龄《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1.治疗大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2.常宜滋补,慎用攻伐、寒凉

消渴属慢性消耗性疾病,水精下泄,久则多虚,常当滋补

虽见有实证、火证,当虑本虚标实,其火为虚火,实证也与积滞、胃家实证有异。治疗上苦寒大剂、承气峻攻亦当慎用。

3.治分三消,立足于肾

初起          病久

上消:--清肺泻火     滋阴润燥(兼以益气)

中消:--清胃泻火     养脾摄气(精)

下消:--滋阴清热     益气养阴,阴阳并补

注意治肾:阴虚火旺--滋阴清热

阴精亏耗较甚--补精固下

气不摄精--壮水益气

元阳不足--温阳补肾

4.防治兼证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三、证治分类

(一)上消

肺热津伤证

症状:口渴多饮,口舌干燥--肺燥津伤

尿频量多--燥热在上,肺失治节

烦热多汗--热迫津泄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肺燥内热

证机概要:肺脏燥热,津液失布。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减。本方清热降火,生津止渴,适用于消渴肺热津伤之证。

常用药: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生津清热,

养阴增液

黄连、黄芩、知母--清热降火。

加葛根、麦冬

备选方:(1)肺热津亏,气阴两伤(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而脉数乏力者)--玉泉丸或二冬汤。

玉泉丸    人参、黄芪、茯苓--益气

天花粉、葛根、麦冬、乌梅、甘草--清热生津止渴

二冬汤   人参--益气生津

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清热生津止渴

二方同中有异,前者益气作用较强,而后者清热作用较强,可根据临床需要选用。

(2)清燥救肺汤

临证参考:①上消之症,多为心移热于肺,故在润肺的同时,要清心泻火,兼清胃热。②心气耗损明显者,可用麦冬饮子(《宣明论方》):麦冬、栝楼、知母、人参、生地、葛根、茯神、甘草。③热极甚者,可加羚角粉。烦渴甚者,可用鲜生地汁代茶。④上消心肺病不解,极易引动胃火、肾火,而有肺胃、肺肾合病,成为中上、上下消兼见症状。⑤当病变中心仍在上焦时,仍当治肺为主,兼以清肺养阴、泻火滋肾之法,以免下传加重,又可增强疗效。

名老中医经验(马绍援):以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只治疗本病,每收奇效:人参15g  知母30~40g  甘草15g  加减:口渴甚者-天花粉20g,麦冬15g,沙参20g,玉竹20g;腰酸痛者-山药20g,枸杞子15g;有外感者-金银花25,连翘20。方中知母非用大量不能奏效,初时仅用5g,效果不显,后渐至30g到40g,效果较好,本品曾经日本药学博士木村正康动物试验证实,确能降低血糖而无毒性。

(二)中消

1.胃热炽盛证

症状:多食易饥--胃火杀谷,引食自救

口渴多饮--胃火坚燥,肠胃燥热,引水自救

尿多--燥热痞闭渗泄之路,所饮之水为暴虐所迫,直趋

而下

形体消瘦--肠胃燥热,食入于胃,化而不收,谷气下泄,

肌肉失养

大便干燥--肠胃燥热伤津

苔黄,脉滑实有力--胃热炽盛之象

证机概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加减。本方清胃滋阴,适用于消渴胃热阴虚,多食易饥,口渴等症。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

玄参、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

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

加减:①大便秘结不行,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②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除烦热,人参益气扶正,甘草、粳米益胃护津,共奏益气养胃,清热生津之效。

临证备要:三消辨治(郭振球)消渴病机总属肺脾肾三脏为热淫所胜,阳亢阴亏,津干液涸而成。其治法有三:(1)清胃:上消善渴,中消善肌,虽有肺胃之分,总属阳明胃经火热之亢,宜用白虎汤辛凉直清燥热;若渴多饮少,病多在肺者,用人参石膏汤,清胃保肺;若水亏于下,火炎于上,宜玉女煎配雪羹(蕃荠、海蛰)频啖,滋液救焚。(2)养脾:脾土制水,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消渴饮水过度,内渍脾土,土不制水,若泛滥妄行皮肤、肌肉之间,聚为浮肿胀满者,宜五皮饮合防己黄芪汤,或有用东垣中满分消类方法,运脾气以制水津。

(3)治肾:年高精气不足,水不制火,阴火上僭,则成上消;僭灼于胃,则成中消。因此,治消渴无分上、中、下之消,惟以先治其肾为急,宜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丸,降火滋水,则渴自止。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渴饮不思。"

总之,消渴治法,病初以降火彻热为先,久则以生津补水为治。上消初起用人参石膏汤(即白虎汤去粳米)加山药、芡实,久则参脉汤;中消初起用增液承气汤,久则参苓白术散;下消初起用清心莲子饮,久则六味地黄汤。并发疮痈,宜大剂生黄芪、金银花煎水频饮,益元解毒。

2.气阴亏虚证

症状:口渴引饮--阴虚火旺

能食与便溏并见--能食为阴虚火旺,便溏为脾虚不运

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  均为脾气亏虚,运化失职之象

证机概要:气阴不足,脾失健运。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本方益气健脾生津,适用于消渴之津气亏虚者,《医宗金鉴》等书将本方列为治消渴的常用方之一。并可合生脉散益气生津止渴。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怀山药、甘草--益气健脾

木香、藿香--醒脾行气散津

葛根--升清生津;

天冬、麦冬--养阴生津。

加减:①肺有燥热加地骨皮、知母、黄芩清肺;②口渴明显加天花粉,生地养阴生津;③气短汗多加五味子、山萸肉敛气生津;④食少腹胀加砂仁、鸡内金健脾助运。

(三)下消

1.肾阴亏虚证

症状:尿频量多--肾虚失约

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阴虚津燥,精血不足

或尿甜,混浊如脂膏--肾虚不摄,水津下泄

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肾精亏虚,腰府、清窍失荣

舌红苔少,脉细数--肾中阴亏火旺

证机概要: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本方滋养肾阴,适用于消渴肾阴亏虚之证:

常用药: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

怀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

茯苓--健脾渗湿;

泽泻、丹皮--清泄火热。

加减:①阴虚火旺而烦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泻火;②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等益肾缩尿;③气阴两虚而伴困倦,气短乏力,舌质淡红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益气。

④若烦渴,头痛,唇红舌干,呼吸深快,阴伤阳浮者,用生脉散加天门冬,鳖甲、龟板等育阴潜阳;⑤如见神昏、肢厥、脉微细等阴竭阳亡危象者,可合参附龙牡汤益气敛阴,回阳救脱。

临证备要:①本证患者病情较重者,先用汤剂调理,待病情控制后,再改用丸剂。②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时应处处注意护阴。,气阴两伤时加党参、白术、黄芩黄芪、山药,均宜生用。施今墨先生认为虚热症为消渴病中最多见者,并习用白芍、五味子、生地、麦冬、玄参、乌梅等,酸甘化阴生津补液,且能除虚热。

名老中医经验(郑侨):自拟消渴方:山药、龙骨、天花粉、知母、麦冬、党参、玄参。功用:生津益气,滋阴潜阳收敛。主治:阴虚下消证。本方从《医学心悟》二冬汤临床反复实践化裁而来。

2.阴阳两虚证

症状:小便频数,甚至饮一溲一--肾气虚衰,不能约摄

混浊如膏--肾气不固,脾失统摄,水精下泄

面容憔悴,耳轮干枯--阴虚失润

腰膝酸软--肾精亏损,腰失荣养

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虚不温

阳痿--命门火衰

或月经不调--冲任失调

舌苔淡白而千,脉沉细无力--阴阳两亏之象

证机概要: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

冶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方中以六味地黄九滋阴补肾,并用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主治阴阳两虚,尿频量多,腰酸腿软,形寒,面色黧黑等症。《医贯?消渴论》对本方在消渴病中的应用作了较好的阐述:"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燥。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津,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人膀胱,正谓饮一升溲一升,饮一斗溲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热,壮其少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禾得雨,生意维新。"

常用药: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

怀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

茯苓--健脾渗湿

附子、肉桂--温肾助阳

加减:①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等益肾收摄;②身体困倦,气短乏力者,可加党参,黄芪、黄精补益正气;③阳痿加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④阳虚畏寒者,可酌加鹿茸粉0.5克冲服,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生化。

临证备要:本证用金匮肾气丸,一般是以少量桂附,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且桂附入大队濡润阴柔之剂中,可行其滞,并有摄纳虚火归原之妙。消渴病若确属虚寒者,应进壮火、补虚、固脱、填髓之剂,冀先挽其颓势,再议其余。施今墨先生每用下方:上肉桂24(切碎蒸汁兑入,不可火煎),鹿茸粉3g(另装胶囊分2次随药送服),黑附子18g,桑螵蛸9g,山萸肉12g,大山参12g,巴戟天、补骨脂、覆盆子、金樱子、炙甘草各9g,山药30g,芡实30g,野于术15g。

名老中医经验(徐宝坼)糖尿病多作消渴论治,以实火、阴虚、伤津为其主要病机,故取清火、养阴、生津为治。余临证观察150余例,凡取人参白虎汤、益胃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大补阴丸、泻心汤等方辨证治疗者,虽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尿糖及血糖无明显改善。而改以右归饮、右归丸、附桂八味丸、鹿茸丸等方为基础,加王不留、刘寄奴、当归后,不仅临床症状改善,而且血糖、尿糖也得到控制,特别对青少年型及老年型的,尤为突出。

糖尿病……是火旺证为何清之不熄?是阴虚津伤为何养阴生津而不愈?而仅以热药却得缓解?余之体会,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青少年患者多发育迟缓,未老先衰;老年人更早衰阳痿,肌削筋软,耳目失聪,诸此皆与肾虚大衰有关。

但余使用温肾法非以纯阳之品组方,而应阴中求阳、少火生气,调整人体整体功能。结合胰岛细胞衰竭、局部微循环障碍,配以活血化瘀,改善气血运行,祛瘀以生新,促进胰岛细胞康复、新生。药以山茱萸、山药、熟地、五味子、肉桂、鹿角、菟丝子、沉香为基础,加王不留、刘寄奴、当归。在汤剂有效后,渐加鹿茸丸(鹿茸、菟丝子、天花粉)或胡核丸(核桃肉、当归、地黄、附子)。服药2月后,停汤药,以丸药巩固,一般不必严格控制饮食。

名老中医经验方:

1.消渴汤(王顺江)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治疗原则是润肺、清胃、滋肾、兼顾清肝之法。消渴汤:黄连6g  生地15g  生石膏30g麦冬、知母、茯苓、山茱萸、丹皮各10g,牛膝12g  山药15g白芍15g  天花粉15 g 石斛12g  鲜芦根30g。口渴多饮-去山茱萸、丹皮、白芍、牛膝,加地骨皮、沙参、藕节汁;多食善肌-去山茱萸,加黄芩、玄参;便秘-加生大黄;小便量多-加枸子、五味子,去黄连、石膏;气阴两虚-去黄连、石膏,加人参、黄芪。

2.滋阴降糖膏(宰清海)  组成:生地、玉竹、枸杞子各500g   山茱萸250g。气虚者加黄芪250g。每100g生药加水500ml,文火煎2小时去药渣,净放1小时去除杂质,再用文火煎药液浓缩成膏。每日服3次,每次1汤匙,饭前服。也可作汤剂:可取山茱萸30g  生地30g  枸杞子30g  玉竹15g。

3.糖尿病验方(高允旺)  金津玉液汤:黄芪30g  山药10g  葛根20g  玄参15g  苍术15g  麦冬10g  生地10g  五味子10g 茯苓15 g 党参15 g 牡蛎30 g 石膏20g  黄连6g  本方以清肺、脾、肾三脏为主,并滋养脾肾之先后天之本,药味、药量可随证加减。血糖持续不降-加知母20g、石膏30g;尿糖不降-加天花粉30g生地40g 乌梅30g;善饥多食-加生熟地各40g;尿酮体-加黄连10g、黄芩12g

4.降糖基本方(潘子祥):本病的病机是气阴两虚,阴虚而致燥热。治法采用清热、滋阴、益气的药物组方,称为"降糖基本方":苍术、玄参、生熟地各15g  黄芪30g  山药、党参、丹参、五味子、茯苓、葛根各10g   生牡蛎30g  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5.加味玉泉丸(王占玺  赵焕玲):生地120g  天冬、红人参、何首乌、胎盘粉(或胎盘1具)各60g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适应症:老年糖尿病或久患糖尿病属于阴液元气两伤者。

审因论治

1.阴虚燥热

口干、目涩、舌燥,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多食易饥,大便秘结,疲乏,消瘦。也有肥胖者或上述症状不典型者。舌红或绛,苔黄或薄黄,脉弦滑或弦数。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基本方:生地黄20~30g、天冬、麦冬、知母各10~15g、沙参、石斛、天花粉各20~30g,黄芩、葛根各8~10g,黄连4~6g。

2.气阴两虚(阴阳两虚)

临床表现多饮善饥、多尿现象较明显或并不明显或间断出现,或渴不多饮,或夜尿多。或因病程久,经中西药治疗,燥热现象基本控制,但实验室检查:尿糖、血糖仍高于正常;精神倦怠,四肢乏力,睡不安寐;尿时浑浊如脂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容憔悴,耳轮干枯,面色黎黑,四肢欠温,形寒畏冷,食纳不香,语言无力,呼吸短气、阳痿。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而干。

治法:益气养阴,补肾扶阳

基本方:黄芪20~30g,山药25~35g,党参、熟地、玄参、麦冬、地骨皮各15~20g山萸肉、苍术各10~15g,生牡蛎20~30g,五味子8~10g,葛根6~9g。

变证的治疗

1.周围神经病变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足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它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方药,如①丹参,川芎、郁金、红花、泽兰,鬼箭羽,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方中用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当归、赤白芍养血活血,木香行气导滞,葛根生津止渴)。②四物五藤汤: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络石藤、活血藤、忍冬藤、钩藤。

2.白内障、雀盲、耳聋

白内障、雀盲、耳聋的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

3.疮毒痈疽

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

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

4.心悸失眠

(1)心阴不足,心阳亢盛--三子养阴汤:女贞子、沙苑子、枸杞子、生地黄、杭菊花、黄连、酸枣仁、柏子仁

(2)阴津亏耗,气血受伤--天王补心丹

5.胁痛

右胁肋疼痛,或右上腹部痛,可考虑并发肝炎、或胆石症、胆囊炎,应进一步检查。

(1)肝阴不足--加味一贯煎(加郁金、白芍、川楝子)

(2)湿热蕴结--疏肝利胆,清利湿热:疏肝利胆汤(柴胡、枳壳、赤芍、甘草、木香、黄连、黄芩、熟大黄、郁金、鸡内金、厚朴、山楂)

6.昏迷(酮症酸中毒)

7.其它

并发肺痨,水肿、中风者,则可参考有关章节辨证沦治。

预防调摄

1.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其中,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人,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

2.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

3.保持情志平和,制定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

结  语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前三个症状,也是作为上消,中消、下消临床分类的侧重症状。其病位主要在肺,胃(脾).肾,尤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治疗上,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则,对上、中、下消有侧重润肺,

(脾),益肾之别。但上、中,下三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其病机性质是一致的,正如《圣济总录?消渴门》所说:  "原其本则一,推其标有三。"由于消渴易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病变,及发生多种并发症,故应注意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

临证备要

1.消渴病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甚高的一种疾病,尤以中老年发病较多。"三多"和消瘦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早期发现,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规律,重视饮食控制的患者,其预后较好。儿童患本病者,大多病情较重。并发症是影响病情、损伤患者劳动力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故应十分注意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

2.消渴病起病缓慢,以多饮,多食,多尿、倦怠乏力、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其证候特征。但患者"三多"症状的显著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消渴病的多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尿量增加。有的患者是因夜尿增多而发现本病。与多尿同时出现的是多饮,喝水量及次数明显增多,多食易饥,食量超出常人,但患者常感疲乏无力,  日久则形体消瘦。但现代的消渴患者,有的则在较长时间内表现为形体肥胖,

3.控制饮食,对于本病的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少数患者经过严格而合理的饮食控制,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4.较多医疗单位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认为,瘀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因此,可以在原有消渴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基础上,补充"瘀血为患"。当今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治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

5.血管损害是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如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其中医病机以血脉涩滞,瘀血痹阻为核心,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对于消渴病的多种并发症,可以辨证施治为主,适当配伍活血化瘀药物或方剂,以期提高疗效。

文献摘要

《素问?通评虚实沦》:"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景岳全书?三消干渴》:"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论上、中,下,急宜治肾,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渐消败,益以困矣。"

《医学心悟?三消》:"三消之症,皆燥热结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法,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

小临证指南医案?三消》邹滋九按语:"如病在中上者,膈膜之地而成燎原之场,即用景岳之五女煎,六味之加二冬,龟甲,旱莲,一以清阳明之热,以滋少阴,一以救心肺之阴,而下顾真液。如元阳变动而为消铄者,即用河间之甘露饮,生津清热,润燥养阴,甘缓和胃是也。至于壮水以制阳光,则有六味补三阴,而加车前,牛膝导引肝肾。斟酌变通,斯诚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