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峰造极的天子之愁, 莫愁文化古今谈之

 五者自居 2018-10-07

杨松河

20091127日星期五

 

大唐天宝年间发生了一场全国性政治、军事大动乱,史称《安史之乱》,唐帝国从此由盛而衰。公元756年,唐玄宗的“干儿子”安禄山率叛军攻打长安,皇帝仓皇出逃,行至马嵬坡驿站地界,护驾禁军主帅龙虎大将军陈玄礼在大宦官高力士和太子李亨暗中支持下,唆使将士怒杀奸相杨国忠(杨贵妃堂兄),进而威逼皇上放弃“贼本”杨贵妃。唐玄宗为保自家性命和皇位,不得不赐死爱妃杨玉环。此举虽暂时稳定了军心,但李隆基最终不得不把皇位让给了太子,自己只好退休当了“太上皇”。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迫上吊身亡,是安史之乱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自然成为诗人吟史的热门题材。历代吟马嵬的诗词不少,但与莫愁有关的只有李商隐的七律《马嵬》了。谈论莫愁文化,当然不该把这首诗遗漏掉,何况这是一首公认的好诗。

李商隐的《马嵬》诗原文如下: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首七律的最大特点是一连用了四联对比,把一代盛世天子比得龙颜丢尽、无地自容。

第一比,诗人把唐明皇的“他生”与“此生”相比。当老皇帝听说杨贵妃死后复活在海外仙山,心中反倒更加惆怅起来。想当初山盟海誓,信誓旦旦,要世世代代做恩爱夫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但“此生”却惨遭动乱,朕贵为天子,连一个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还要当着将士和宫人的面赐死宠妃,还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呢?怎不叫朕肝肠寸断,威风扫地!此生恩爱已休,何谈来生比翼?诗人笑唐明皇“此生”尚难自保,还有何资格谈未卜的“他生”呢?更有何颜面为爱妃的成仙而欣慰呢?

第二比,诗人把皇帝的逃亡生涯与深宫欢爱进行对比。想想杨玉环倾城倾国之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想想“芙蓉帐里度春宵”的鱼水交欢,只恨“春宵苦短”,明明知道太阳已经高高升起,还赖在龙凤温床上不肯起来……“从此君王不早朝”!现如今,夜宿荒郊野外,“空闻虎旅传宵柝”,而爱妃早已香消玉损,再也听不到到宫人报晓的声音。诗人笑此时的皇上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其处境是何等的凄凉和狼狈!

第三比,诗人把“此日”与“当时”进行对比。想当初,唐明皇把“三千宠爱”通通用在杨贵妃身上,朝夕吃喝玩乐,形影不离,七夕之夜,还笑话牛郎与织女太不幸了,一年只得到一次欢会!但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此时此刻,护驾六军居然敢向皇上发难,迟迟不肯上路,非要皇上置贵妃于死地不可。时空转换,物是人非,当时笑话牛郎命苦,如今轮到笑话自己落难,这满腔的愁苦向谁去诉说呢?

第四比,诗人把帝王家与百姓家相比,讽刺皇家还不如卢家有能耐,感叹贵妃还不如莫愁有安全感。你唐玄宗自以为是圣君,好赖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可你连最宠爱的妃子都保不住,看看洛阳卢家,莫愁女嫁过来后夫妻恩爱,尚可以采桑织绮,生儿育女,一家人过着太平日子, 而你堂堂大唐天子,怎么会落到赐死所爱这般田地!难道你不该好好反思反思吗?

看来天子也有万般的无奈和难言的苦衷,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李商隐的前三比都是让皇帝自己跟自己比,大有今不如昔的感叹;唯最后一比乃君民之比,平民中不选别家,专选“莫愁家”来比,为什么呢?我想,除了写诗押韵的巧合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要表达天子之“愁”:“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李商隐此诗把“愁文化”推向了历史的巅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