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蛉叫声好听,家养的话,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天童老僧 2018-10-07

黄蛉,因其浑身纯黄色而得名;由于其主要产地在安徽的黄山地区,故又名“安徽黄蛉”,它和小黄蛉是两种不同的鸣虫,为示区别,黄蛉又被人称作“大黄蛉”。黄蛉,属于直翅目、蟋蟀科,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以卵在土中越冬。黄蛉1年可以繁殖2代,第1代成虫于8月中、下旬出现;第2代则于10月上旬起可以看到成虫的踪迹。而第2代黄蛉其成虫数量要比第1代多。

黄蛉叫声好听,家养的话,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黄蛉的外形与小黄蛉相似,但体型要大些,体长约7毫米,宽2毫米;触角呈丝状、黄色,长约40毫米;体色金黄,十分漂亮。其成虫的头部略呈圆形,复眼为灰黄绿色;前翅发达,能将整个腹部覆盖住。雌虫的产卵管较短而略向上弯黄蛉在野外常喜欢栖息于高大的白茅草丛中以及山坡、近水草地和灌木丛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屯溪、黄山一带。

黄蛉的鸣叫声清澈响亮,节奏急而快,声如:“ji……ji”能够连续发音而不中断,时间可以长达7分钟以上。它们可以不分白天、黑夜而鸣叫,尤其是在傍晚或者清晨时鸣叫更加欢畅。

黄蛉叫声好听,家养的话,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黄蛉由于具有容易饲养、寿命长、善于鸣叫,鸣叫声轻柔,悦耳的优点,受到了广大养虫爱好者的普遍喜爱由于受到黄蛉产地的限制,上海地区的养虫爱好者希望能够亲手捕捉到野外的虫体未免是一种暂求。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在成虫发生的季节可以去一趟黄山地区,呆上十天半个月往往会有所收获。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从花鸟市场上购买得到。不过,购买时还需要具备一点专业知识,以能鉴别虫体的好坏,否则,花了冤枉钱买来一只“菜虫”,岂不痛心!9月份能够看到的黄蛉,又称作是“早秋黄蛉”,多半产于黄山的南山一带。因南山向阳,温度高于北山,所以虫体出现的时间也早。

黄蛉叫声好听,家养的话,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早秋黄蛉的体型大,寿命也长,可以活半年以上,依其眼、背、腿的颜色可以分为黑眼、绿眼,黑背、金背和黑腿、黄腿、金腿;触角又可以分为铁须、柱须和丝须,两根触角一样长的称为全须,而尤以40毫米长的为珍贵。

10月份的黄蛉又称“中秋黄蛉”,一般产于黄山的北山带。中秋黄蛉体形较小,色橙黄,寿命约4个月,也有金腿、绿腿之分。有一种飞翅大黄蛉,由于数量比较少,极为罕见。

在挑选黄蛉时,应该注意以虫体的背宽体大、颜色纯黄;触角完整、长而相等;前翅长而大,能够覆盖住整个的腹部为佳品。因为虫体背宽体大,则意味着身体强壮,寿命也长;颜色纯黄则品种纯,观赏价值高;

前翅长、大,则鸣叫有力、声音洪亮;触角完整则说明虫体刚羽化不久,正处于其生长的“青春期”,值得饲养;如果触角已断落,说明虫体已进入“迟暮之年”,已无饲养、观赏价值。经过鉴别后,将优良的黄蛉带回家中即可以开始饲养。

黄蛉叫声好听,家养的话,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它的饲养方法比较简单。将虫体放在一个能够透气的饲养盒中,只要每天供应好充足的饲料就行。比如南瓜、苹果、梨、米饭各种蔬菜叶等。但是,每天的食物种类要有所变化,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虫体能获得比较全面的营养,另一方面是提高虫体的食欲。

黄龄比较怕冷,这一点有异于小黄岭。在饲养过程中应密切注意饲养环境的温度变化,其最适宜生长、鸣叫的温度范围是2-26℃,当温度低于20℃以下时就应想办法采取保暖措期间,还需要保持饲养盒中空气的流通性。

其他方面的注意点则与饲养其他鸣虫相差不多。同时尽量避免饲养环境里有异味产生,包括各种的烟味、杀虫剂味等再有是水源供应等等的问题。只要饲养方法得当,黄蛉一般都可以养到来年的2~3月份。在春节里也能欣赏到黄蛉动听的鸣叫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