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部四线城市的环境治理之路 | 国金环保公用

 licai86 2018-10-07
摘要         

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通过分析阜阳一个中部四线城市的环保治理之路,寻找环保行业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网格化监测系统在阜阳市的精准治霾中起到很大作用,环境监测仪器行业高景气,市场集中度提升。阜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已全面启动。土壤修复行业基本面边际改善,法律出台、标准制定、资金保障及监管趋严将利好行业龙头公司。垃圾焚烧行业依然处于高速增长期,阜阳市将推动每个县建一个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向县级市渗透,行业空间加大。

推荐组合:我们推荐网格化监测先驱且市占率遥遥领先的先河环保,土壤修复龙头企业高能环境以及拥有优质运营资产、在手垃圾焚烧项目充足的瀚蓝环境。


行业观点

高速发展带来环境问题: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农业大市、铁路交通枢纽,是我国五大农民工输出地之一,经济相对落后。近几年,阜阳加快经济追赶步伐,GDP、财政收入及房地产投入增速均保持较高水平,城建投入创新高,城镇化率提高迅速。但高速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阜阳市在2017年上半年地表水质量排名为全省16个地级市中第14位,2017年空气质量排名中第13位。在省内2017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中定为不合格等次,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将被暂停审批。

环境治理短时间取得大成效 20171-7月,阜阳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去年同期的第13名上升至第6名;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25.0%,降幅居全省第2位。同时,阜阳市地表水质量在20181-7月排名全省第10位,水质指数由2017年的恶化程度排名第2位变为改善程度排名第2位。为何阜阳市在近一年时间内环境治理取得如何效果?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政府高度重视、真抓实干,节能环保资金有保障,引入专业团队科学管理,污染物相对容易控制等原因。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高景气,集中度提升201710月,阜阳市投入近2000万元引入先河环保的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实现重点污染源24小时监测。2017年,我国环境监测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8.5%,预计未来销量将保持25%的增速。环境监测行业内的5家上市公司总销售额占全行业总销售额的比例,由2016年的36.4%提升至48.1%。网格化监测成治霾趋势,环保部“千里眼计划”将热点网格监管工作由“2+26”城市推广至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助推网格化监测行业空间。推荐网格化监测先驱且市占率遥遥领先的先河环保。

土壤修复启动,垃圾焚烧向县级市渗透:阜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1617年分别获得中央专项资金888万和900万,由监测项目建设向土壤修复项目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已于831日全票通过,法律出台、标准制定、资金保障及监管趋严将有利于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推荐行业龙头公司高能环境。垃圾焚烧行业规模依然保持高增长,预计未来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阜阳市要求2018年每个县(市)都建成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全覆盖。垃圾焚烧向县级市渗透,行业规模进一步加大。推荐拥有优质运营资产,垃圾焚烧项目充足的瀚蓝环境。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力度不达预期,项目进度不达预期,补贴电价下降。



报告正文


一个农业大市的追赶之路

农业大市,交通枢纽,经济偏落后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下辖3区4县1市。全市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排安徽省16个地级市第8位。2017年总人口1070.1万人,常住人口809.3万人,是安徽人口第一大市和全国5个千万人口地级市之一。

阜阳是国家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拥有京九线最大的编组站,六个方向的普铁和七个方向的高铁呈双“米”字形贯穿全境,是全国六大线网型铁路枢纽之一,在全国铁路网中具有重要地位。阜阳编组站并行排列着344根铁轨,建成时自动化程度为亚洲之冠,是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每日编解能力能达到近1.8万节。



滑动查看

2017年,阜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71.1亿元,排名全省第6位,人均生产总值19536元,排名全省第16位,经济相对安徽其他地区偏落后。阜阳是农业大市,粮食年产连续多年超百亿斤,以全国0.5%的耕地生产出全国1%的粮食,肉类年产全省第一。阜阳农村劳动力充足,是我国五大农民工输出地之一,每年有超过两百万的农民工外出打工。阜阳市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为19.78%,比安徽省和全国分别高出10.28个和11.88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偏低,仅为41.75%。

2018年4月26日,第一财经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城市商业魅力榜单,其中一线城市4个,新一线城市15个,二线城市30个,三线城市70个,四线城市90个,五线城市129个。阜阳市位列90个四线城市之中。

发展速度快:综合实力提升,城市建设上台阶

“十二五”以来,阜阳市取得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跨过千亿元大关,2017年达到1571.1亿元,2010年为721.5亿,年均增长达到12%。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2017年达到277亿元,总量由2010年的全省第9位上升到第6位。由图4可知,阜阳市历年GDP增长率除2015年之外均高于全国增长率,2017年增长率达到12.07%,高于全国5.17个百分点。由图5可知,阜阳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除2016年之外,均高于全国及安徽省水平,2017年增速高达18.10%,高于全国10.7个百分点。


滑动查看

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建设投入创新高。阜阳坚持把中心城市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推进阜城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完成,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阜阳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四位一体”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7年,阜城建设完成投资38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40.4%。拆违拆旧专项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完成征迁3200万平方米、增长55%,其中阜城1500万平方米,是上年的1.6倍。

2017年,阜阳市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为516.3亿,同比增长47.29%,远远高于安徽省和全国水平。2017年城南新区建设快速推进,西湖新区、高铁新区启动建设,阜城建成区扩大到13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


滑动查看

阜阳市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充足,目前城镇化率依然偏低,我们认为阜阳市的发展后劲大,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高速发展带来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严重,新增涉气项目将暂停环评审批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阜阳市2017年上半年地表水质量排名为全省第14位,水质恶化程度排名第2位。2017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空气质量排名中,阜阳市排名第13位。

3月6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公布2017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结果。黄山市、合肥市为优秀等次,池州市、阜阳市、淮南市、亳州市为不合格等次。考核不合格的四城市将面临环评限批,即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将被暂停审批。

根据《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对未通过考核的市,暂停该市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3月13日,安徽环保厅发布公告,自即日起顺延三个月,省、市、县(区)环保部门暂停审批亳州、阜阳、淮南、池州4市涉气项目(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环评审批。完成本年度二季度阶段性目标后,由上述市政府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解除环评限批。因此环境质量搞不好将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滑动查看


中央环保督察点名

2017年4月27日至5月27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安徽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督察组于2017年7月29日向安徽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反馈中安徽省需整改问题144个,其中阜阳市需整改问题为14个,其中阜阳市的空气污染问题得到重点关注,“2016年阜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全省第二,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1—5月空气污染持续加重,PM10浓度同比上升”。


环境治理首战告捷

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针对环保督察中出现的问题,阜阳市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的整改措施。2017年12月,《阜阳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发布,按照“重环保、治污染、强机制、创样板”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整改“有声势、有力度、有时限、有结果、有奖惩”,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照单全收、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全面整改。

近一年来,阜阳市推进“一管四全”,即建立健全精准管理的监测体系,对大气污染治理实现全域范围、时空时间、管理责任、系统治理全覆盖,城市空气质量较去年实现明显改善。截至8月14日,阜阳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去年同期的第13名上升至第6名;PM2.5平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25.0%,降幅居全省第2位;优良天数156天,同比增加27天。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通报中,阜阳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169个城市第5位。同时,阜阳市地表水质量改善也很明显,2018年1-7月排名全省第10位,水质指数由2017年的恶化程度排名第2位变为改善程度排名第2位。


滑动查看

为什么阜阳市在一年之内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如此快?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政府高度重视、真抓实干,节能环保资金有保障,引入专业团队科学管理,污染物相对容易控制等原因。


政府高端重视,真抓实干

2017年,因没有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空气质量控制目标,阜阳市被省环保厅涉气建设项目环评限批。面对严峻形势,阜阳市委、市政府聚焦重点难点,探索治理路径,聚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市委、市政府一把手多次召开环境治理会议并多次亲临现场视察指导环境治理工作。

2017年11月,阜阳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通过了《阜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稿)。2018年3月,阜阳市制定《阜阳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蓝天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治理措施。8月9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市长出席会议, 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治环境突出问题为抓手,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深入开展综合整治,着力提升环境质量,生态环保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多部门联动治理鞭炮、大盘香禁烧,18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改善明显。阜阳市在应对重污染天气工作中,摒弃环保工作仅是环保部门一家职责的固有思想,做到部门间相互配合,联防联动。2018年1月11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阜阳市烟花爆竹和大盘香禁燃工作方案》,划定了禁燃区,统筹组织协调安全监管、公安、交通运输、工商、质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及乡镇(街道)等基层群众组织,全面加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各环节安全监管;组织公安、安全监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统一行动联合执法、对非法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燃放烟花爆竹实施“地毯式”排查、全方位打击。通过对比16-18年阜阳市春节期间PM2.5曲线走势,我们发现18年春节期间曲线平稳,无16和17年PM2.5在春节期间暴涨的现象,鞭炮、大盘香禁烧效果明显。

我们认为如果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多部门的联合执法,春节期间的空气治理改善是不可能做到的。


滑动查看


资金有保障

近年来,阜阳市加大了对节能环保的支出力度。2012年以来,绝大多数年份阜阳的节能环保支出增速远远高于安徽省和全国的增速。节能环保支出从2012年的2.8亿增长到2017年的12.04亿,复合增长率为34%,远远高于安徽省的16%和全国的14%。节能环保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由2012年的1.03%提高到了2017年的2.35%,低于安徽省的3.22%和全国的2.77%,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财政部网站刊登了阜阳市的财政支出情况,在《阜阳市财政找准着力点优化支出结构》一文中提出,阜阳市找准“污染防治”着力点,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7月,全市节能环保支出7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污染防治支出3.3亿元,约占节能环保支出的近五成,重点支持解决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的污染防治,在1—7月全省16个地级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我市取得全省第六、皖北第一的好成绩。


滑动查看

节能环保财政支出的增加保障了阜阳市环保治理效果。2017年10月,阜阳市投入近2000万元在主城区建成投运全省首套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实现重点污染源24小时监测。同时,阜阳市投资1070万元对阜城所有餐饮服务单位油烟进行整治,目前,该市380户3个及以上基准灶头餐饮服务单位和1903户3个以下基准灶头餐饮服务单位全部按照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



引入专业团队,网格化监测系统精准治霾

为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科技含量,2017年10月,阜阳市投入近2000万元在主城区引入先河环保的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实现重点污染源24小时监测。

先河环保成立于1996年,是集环境监测、大数据服务、综合治理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公司于2010年11月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是行业内首家上市公司。公司开发了国内外领先的生态环境网格化精准监控及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全样本的有效性监测,精准锁定污染源头,为区域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和有效科技抓手。目前已在全国14个省、88个市县(含16个传输通道城市)应用,在“2+26”城市中有16个,安装点位数量上万个,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在去年冬防考核中,传输通道城市中有11个城市被生态环境部评为“优秀”,而其中有9个地市都在应用先河环保的网格化技术和服务。


阜阳市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打破了传统空气质量评价的点位限制,采用高密度布设网格点实测的方法,在网格化布点的基础上,另行布设敏感区域监控网格、重点污染源监控网格、道路扬尘监控网格和餐饮集中区监控网格,累计安装各类微型监测设备324套,形成了一张覆盖整个城区,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和多参数的实时监测大网格,以此消除监测盲区,实时掌握区域内环境污染分布状况及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精准治霾,定向管控,即时见效。实时的网格化监测结果出来后,为确保问题得到快速处置,为此,阜阳市精心搭建了以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为基础,市环保委办公室总牵头,属地管理为主,市直部门通力协作的“大环保”“大监管”工作机制,其中两个微信群(阜城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指挥群和工作群)起到了网上“作战指挥部”的作用。

快速处置污染事件的工作流程实例: 7月24日,网格化监控平台发出自动报警:颍州区技术学院正南500米1609点位PM10高出市均值250%,达到轻度污染水平。专家组实时调取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为扬尘污染事件后,立即将该高值点位进行群内交办。不到2分钟,颍州区领导在群内回复:“颍州收到,立即赶到现场”。大约15分钟后,颍州区进行反馈,距离站点20米为城泉路拆迁现场,拆迁单位未按要求采取喷淋相关措施导致扬尘污染严重。颍州区环保局执法人员现场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拆迁作业,立即对拆迁面采取降尘措施。不出20分钟,数据恢复到与市均值相当水平。


污染物相对易控制

经过网格化监测系统分析,地面扬尘、烟尘、粉尘是影响阜阳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控制,阜阳市采取了混凝土搅拌站搬迁、渣土车清运整理和“水洗阜阳”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阜阳市在省内率先实施混凝土搅拌站点布点规划,阜城建成区内混凝土搅拌站已全部完成搬迁工作,形成了围绕阜城建成区的3个混凝土搅拌站集聚区。同时,大力开展渣土车规范化清运整治,实行渣土清运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互联网在线监测管理,所有准入渣土车辆全部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在城区主要出入口设置渣土车辆返城冲洗点,实现了渣土运输车辆的出入城清洗工作。

从2017年11月开始,阜阳市持续开展“水洗阜阳”清洁行动,加大主次干道保洁冲洗力度,全面落实快车道快洗、慢车道慢洗、人行道擦洗、绿化带冲洗“四洗”措施。开展小街巷、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小区保洁冲洗工作,力保“不起尘、不见尘”。

扬尘、烟尘、粉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相对于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及燃煤污染易于控制,且治理成本相对较低。我们认为这也是阜阳市空气治理改善速度快的一个原因。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高景气,集中度提升

销量保持高增长,行业集中度提升

十九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环保行业随着环保税的推进、落地将进入严格监管阶段,而环境监测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和市场空间。目前,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正迎来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里程碑发展机遇。并且环保税法实施之后,征税要有监测数据,需要安装监测设备或第三方监测服务,这对环境在线监测设备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

2017年销量同比增长38.5%。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的《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017年发展综述》统计了行业内61家企业。2017年,我国共计销售各类环境监测产品56,575台(套),同比2016年增长38.5%。在参与调查的5大类产品中,除采样器设备外,其余4大类产品的销售量均比2016年显著增长。其中,烟尘烟气类监测设备共销售18,486台(套),同比增长22.7%;环境空气类监测设备共销售7162台(套),同比增长55.3%;水质监测设备共销售19,345台(套),同比增长86.3%;数据采集设备共销售了9511台(套),同比增长53.6%。销售量占比最大的是水质监测设备和烟尘烟气监测设备,分别占总体市场销量的34.2%和32.7%。数采仪、环境空气监测设备和采样器分别占比16.8%、12.7%和3.7%。


滑动查看

市场集中度逐年提升。据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的数据,2017年全行业的总销售额突破了65亿元,同比增长了1.56%。作为环境监测行业内的5家上市公司,聚光科技、河北先河、北京雪迪龙、中节能环保装备下属子公司中节能天融科技和盈峰环境下属子公司宇星科技,2017年度环境监测设备的销售额共计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34.8%。这5家企业的总销售额占全行业总销售额的比例,也由2016年的36.4%提升至48.1%。随着环境监测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成套的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多样化,再加上诸如PPP等多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必将占领越来越多的环境监测产品市场份额。

竞争激烈,预计未来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17年环境监测设备市场低价竞争现象仍然非常严重,恶性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严重压缩,并且低价中标也带来企业压缩成本、设备质量下降等问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环境监测设备销售增速约在25%,环境监测仪器也将向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方面发展。


网格化监测成治霾趋势,环保部“千里眼计划”助推行业空间

2017年是《大气污染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各地政府纷纷走上了精准治霾之路。而网格化分级管理,因其精准、科学,能有效提升治理雾霾的工作效率,能为环境监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等,成为精准治霾的新主流。

2018年8月,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全行政区域按照3千米×3千米划分网格,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筛选出PM2.5年均浓度较高的3600个网格作为热点网格,进行重点监管。生态环境部于2017年在沧州市启动了热点网格监管试点。针对落在沧州市的126个热点网格。试点以来,沧州市PM2.5平均浓度显著下降,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要求组织“2+26”城市自6月起全面开展热点网格监管工作。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逐步扩大“千里眼计划”实施范围。2018年10月前实施范围为“2+26”城市;10月起增加汾渭平原11城市;2019年2月起增加长三角地区41城市,从而实现对重点区域的热点网格监管全覆盖。

此外,生态环境部还将研究通过地面监测微站和移动式监测设备(车载式或便携式)等技术手段,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理念,探索构建“热点网格+地面监测微站+移动式监测设备”的工作模式。我们认为“千里眼计划”的启动将拓展监测行业特别是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系统的应用空间。


先河环保:网格化监测先驱

作为专业研制高端环境监测仪器领航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4 年10 月开始,先河环保跟进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攻关,进行了大胆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在业内率先推出网格化监控系统。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及管理系统由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三部分组成,网格化监控系统以“全面布点、全面联网”为基本要素,实现从“横纵到底、全网覆盖”的密集化网格监控。网格化监控技术是一项严谨、科学的组合监测技术,只有突破原有监测系统技术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格化监控,才能成为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有力抓手。

截至2018年6月底,公司大气网格化已覆盖全国14个省份,87个城市;管理咨询服务项目涵盖35个城市,其中与二十余个城市签订了服务合同,其余城市试运行中。在“2+26”城市中有16个,安装点位数量上万个,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在去年冬防考核中,传输通道城市中有11个城市被生态环境部评为“优秀”,而其中有9个地市都在应用先河环保的网格化技术和服务。

我们认为在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的考核排名压力下,排名靠后的城市安装网格化监测系统的需求大。另外部分省市开始将空气质量考核排名下沉到对乡镇空气质量考核,进而开始建设乡镇站空气监测项目,2018年上半年公司陆续中标河南鹤壁,山东菏泽,河北保定、唐山及张家口等地乡镇站空气监测建设项目。因此,我们认为网格化监测市场巨大,行业龙头先河环保将受益显著。


土壤修复启动,垃圾焚烧向县级渗透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中央专项资金到位

2016年12月30日,阜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阜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工作方案》的发布,标志着阜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启动。

《工作方案》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一是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二是强化农用地分类管理,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着力推进安全利用,全面落实严格管控。三是强化建设用地风险管理,开展建设用地调查评估,落实土地利用监管责任。四是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五是加强污染源监管,严控工矿污染,控制农业污染,减少生活污染。六是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监督目标任务落实。

中央财政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到位,助力土壤修复开展。2016年阜阳市土壤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888万,占计划总投资的96%。2017年,阜阳市获得中央财政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900万元,拟补助阜阳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编制项目120万元,界首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编制项目40万元,太和县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项目60万元,颍上县南照镇泮庄村农田土壤国控点位超标复核项目30万元,阜南县存量垃圾转运项目315万元,太和县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治理EPC项目315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到位,有力地促进了土壤修复项目的开展,并可以更好地引入地方资金到土壤修复项目。


滑动查看

《土壤污染防治法》获全票通过,行业迎政策利好

83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并将于2019 1 1 日起正式施行,《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了土壤污染责任人制度,“污染者担责”是污染防治法律的主要原则,《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防治土壤污染的义务。其次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制度,各部门配合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同时,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站()的设置。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设立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主要用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责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权人无法认定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以及政府规定的其他事项。另外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项目的信贷投放。

加大了处罚力度。例如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了主体责任,建立了资金保障制度,并且加大了处罚力度。并且新修订的《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已经从201881日起实施,为土壤修复行业明确了具体的标准。这无疑将促进土壤修复行业的快速规范发展。


高能环境:土壤修复龙头,上半年订单翻倍

土壤修复行业订单增速在2017年不达市场预期,主要是中央在2017年的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数为112亿,而实际执行数却为65.35亿。我们分析原因是政府换届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法》未出台导致地方政府在土壤修复的具体执行力度低于预期。进入2018年,政府换届结束、《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出台以及土壤修复标准的确定,这为行业发展清除了障碍。

随着行业的好转,公司的土壤修复业务板块高速增长。2018年上半年,公司环境修复板块,实现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64.29%。环境修复板块新增订单7.92亿元,同比大增112%。截至18年上半年,尚可履行的环境修复订单16.88亿元。

实控人增持+股权激励计划推出,彰显信心。自20171128日公司股票复牌后至2018616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卫国先生累计增持公司股份5,350,401股,目前所持股票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2.83%,累计增持金额 61,880,130元,增持平均价格11.57/股。另外公司其他高管也对公司股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增持。公司在728日发布公告,推出了2018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 2896.25 万份股票期权,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的 4.37%。参与本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共计221人,并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及骨干员。这将有效地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人才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34.36亿、46.35亿和58.78亿,归母净利为3.11亿、4.05亿和4.9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70.610.75元,对应动态PE181411倍。给予买入评级。


垃圾焚烧行业高速增长,向县级市渗透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垃圾焚烧行业获得高速发展。我国自1988年在深圳建成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厂,至今已有超过300家的垃圾焚烧设施投入运行。从我国历年统计年鉴可知,我国垃圾焚烧厂数量由2006年的69座快速增加到了2016年的249座,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也由2006年的4万吨/日提升到了2016年的25.59万吨/日。

据中国环境网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303座、总处理能力为30.4万吨/日,总装机约为6280MW。2017年新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超过50座,而这一数字在2013到2016分别是28座、22座、32座和29座,2017年为历年来建成投入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最多的一年。《“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0.97万吨/日(包含“十二五”续建12.9 万吨/日),其中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规模2020年要达到59.14万吨/日。2017年的总处理能力达到30.4万吨/日,要完成2020年的目标,2018-2020三年的行业复合增长率要达到24.83%。

垃圾焚烧向县级市渗透,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2017年12月,阜阳市印发《阜阳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确保2017年底阜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开工,2018年每个县(市)都建成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全覆盖。


瀚蓝环境:坐拥优质运营资产,垃圾焚烧项目充足

业绩稳健增长,优质运营资产提供稳定现金流。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9亿元,同比增长16.67%;归母净利为49,998万元,同比增长 59.08%。公司所拥有供水、污水、燃气运营资产在南海区处于垄断地位,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发行十亿可转债,垃圾焚烧项目进度有望加速。8月8日,公司发布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报告,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10亿元(含发行费用),募集资金投入三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南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标扩能工程项目、安溪县垃圾焚烧发电厂改扩建项目和漳州南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目前公司已经投运的垃圾焚烧产能为11300吨/日,在建及筹建产能为14500吨/日,在手项目充足,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

国投电力战略入股,协同效应凸显。国投电力签署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公司股份总数的8.615%,成为公司战略投资股东。国投集团与各地地方政府长久的紧密合作关系,将有利于瀚蓝环境项目落地率提高。在财务融资方面,国投集团及国投电力有助于帮助瀚蓝降低运营项目的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盈利能力;

预计公司2018-2020营业收入为48.23、53.08和61.19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7.81、9.02、10.67亿元,18-20年EPS分别为1.02、1.18和1.39元/股,对应动态PE为14倍、12倍、10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项目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补贴电价下降的风险。


欢迎和我们联系

国金证券 研究所 环保与公用事业

孙春旭 18916929419

sunchunxu@gjzq.com.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