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方寸间的艺术

 秋鹄书屋 2018-10-07

篆刻

篆刻——方寸间的艺术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比如中医;中国文化是优雅的,比如戏曲;中国文化是唯美的,比如书法、国画,篆刻。

篆刻——方寸间的艺术

篆刻有让人惊奇的地方,在金石之上,方寸之间,刀与笔营造出了一个“疏处可走马,密处不插针”的大千之美。篆刻原本是书法和镌刻结合起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可谓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

篆刻——方寸间的艺术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用刀在龟甲上刻字,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很高的“刻字”水平。春秋战国至秦以前,人们把篆刻印章称为“玺”。秦统一六国之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将军用印称“章”,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篆刻——方寸间的艺术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所以,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篆”字。

篆刻——方寸间的艺术

元代以前的印章都是由工匠铸制,其中以“汉印”的成就为最高。“汉印”多用白文,古拙纯朴,气象恢宏,对后世篆刻影响深远。元朝大书家赵孟頫最早开始自己写印稿,交工匠刻字,并创立了线条圆润的圆朱文。大画家王冕找到了适合文人雕刻的质地柔软的印石,为文人刻印打下基础。明朝大画家文征明的儿子文彭,他将刻印与书画有机结合,被尊为文人刻印的始祖。

篆刻——方寸间的艺术

在中国的历史上,篆刻艺术出现过两个发展高峰,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第二个是明清时期。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无论朱文印或者白文印,都含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篆刻——方寸间的艺术

篆刻以篆书为基础源自王莽所定六书。篆刻对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诗书画印”的结合。明清以后,一幅好的字画都离不开好印的配合,可以说,篆刻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高雅与精致,塑造了中国文人的风雅与闲适。

篆刻——方寸间的艺术

【天心高鉴 志在圣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