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武村溯源

 lindu5858 2018-10-07

(阳武村风貌)


阳武一村、阳武二村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化以前是一个村子,一直叫阳武村,故以下统称阳武村。阳武村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原平市区西北约13公里处。地理坐标:北纬38°49’,东经112°38’,海拔900余米。因为位于阳武河上游,阳武村自古以来是阳武河流域“十八村水地第一村”,傍河夹官道,土地肥沃,交通便利。


阳武村南北分别是云中山脉和恒山支脉,云中、恒山脚下是一条滔滔东去的大河——阳武河,这条大河从弯弯曲曲几十里的大山沟里流出阳武口来,面前突然平展广阔,故先人慧眼识珠,选此阳武河冲积平原开阔地段,盖屋定居,建起了村子。


(贺家石鼓)


阳武村北傍阳武河,南有南河,扼咽喉要道,村民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生产用水均极为方便,进出如愿。村西南的木材林、经济林为原住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村四周肥沃的水浇地长出了足以使村民丰衣足食的五谷杂粮。


村北隔阳武河与西会相望,东与施家野庄接壤,南和大牛店村鸡犬相闻,西是浮图寺村。环顾四周除浮图寺村为三里外,其余三村均相距不过二里。土坯瓦房下,住着近三千口人。


(贺家上马石)


村名来源于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村子北面,有一条大河。有一天,来了一个南蛮用神罐收走大河之水,放羊娃李阳武穷追不舍,赶跑南蛮,打破神罐,使大河水复流向东。为了纪念放羊娃,祖先把这条大河改名为阳武河,把村子叫为阳武村。


从这个传说引出了诸多疑问,阳武河为什么用“阳武”命名?阳武村是不是这一带最早的村落?


为此,我与同学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争论、思考。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与大家商榷:


(朱氏石牌坊旧照)


一、阳武村最早有人居住是什么时候?


首先我们推断阳武村是阳武河流域最早有人居住的村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分析,阳武河流经的村庄众多,知名度比较高的上游村庄有龙宫、芦家庄、沿长会、西会等,为什么不用它们命名呢?河名是由人命名的,由此推断,阳武河是由阳武村先人命名的!也可以说,在给河流命名时,阳武村也许是上游唯一的村庄,或者还有几个小村落,但也是唯马首是瞻,听阳武村人的意思了。


那么阳武村最早在什么时间有人居住的呢?首先我们从“禹王梁遗址”、“阳武遗址”两个遗址谈起。


(石质楹柱)


禹王梁遗址,位于大林乡西会村西约500米处禹王梁山岗上。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3米。现存遗址南北200米、东西300多米,地面采集有夹砂、泥质陶片和石球,采集标本有罐、盆、鬲、甗、瓮、豆、斝等陶器,纹饰有绳纹、蓝纹等,均残。禹王梁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距今约4000—4600年。根据这一个遗址挖掘结果看,那个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生活居住了。


阳武遗址位于村东南约50米处台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0.3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等。采集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片,其纹饰有绳纹,器型有盆、钵、盘豆和釜等。经专家断代为东周,距今约2500年左右。


(贺绪奎家支棚石)


西会村与阳武村隔河相望,相距不过二里地,先有的阳武村还是先有的西会村?阳武村位于交通要道,是阳武河冲积而成的平地,西会村是黄土高坡。这里有两个可能:一是阳武村比西会村建村早;一个是西会村比阳武村建村早,村名不是叫西会,而是叫阳武,当先人搬迁到阳武村现在的地址时,把旧村叫做西会。


也就是说阳武村最起码在东周时期就已立村。因为阳武村处于交通要道,扼阳武口这一兵家必争之地,于家街北有条小河叫“官河”,村南的大道叫“官道”,故逐渐发展为大村。


(贺绪奎家石鼓)


阳武村整个村落,布局合理,每条街道都有濠(饮用水)、戏台、祠堂和观音阁。为村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条件和方便。全村民居方正有序,为了采光需要,所有院落都采用北房和西房作为居住的主房。街道四通八达,全村通络。


村子周围都是水浇地,因为阳武村自古以来就是利用地表水,故村内渠系发达,每条大街都有水渠,无论引水还是排水,均迅速有效,且为保证村民吃饱喝足提供了坚实基础。


出村西南不到二里是黄土高坡,中间是一条大沟,沟的两边是黄土丘壑,此处大多种植梨果核桃等经济树种和杨、槐等木材林。阳武村生活要素搭配丰富、合理,整体布局整齐、实用。


先人们把坟地就选择在这黄土坡梁地上,在一岭、二岭的坟地上,有20多棵200多年的大松树,令人惋惜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全部被锯掉。


(韩老二家宅院)


二、阳武村的发展脉络


根据我县市目前发现的近130处遗址,大部分位于丘陵山坡处,尤其是分布在阳武河、滹沱河、同河、永兴河等河流两岸,逐渐向平川腹地推进。阳武村庄发展也符合这种演变趋势。


阳武村地形地貌整体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全村从北到南,按区域可分为于家街、小河、西街、后街、南街、公路等六个街区。现有住户860多,户籍人口2830名,常住人口1600余人。


近年来,朋友们经常在一起探讨阳武村的发展脉络。笔者很是赞同赵福玄老同学的见解:先民最先选择于家街建房落脚,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往南向西发展。


于家街顾名思义,于姓应该是阳武村最早的原住民。不过发展到现在,全村已没有一户姓于的了。于家街地势全村最高,居民以王、赵为主,陈、朱为辅,村内有俗语称:“王家一街,赵家一半,陈家一院,朱家一圈。”除于家外,这四姓应该也是阳武村的原住民。他们至今保留着先民们那淳朴、厚道、勤劳的农耕文化遗风。


(阳武村韩氏家谱)


于家街南有一条温顺的小河,由西向东缓缓流过。


经过漫长的岁月,随着人口的增加,于家街显得逼仄起来,居民们眼光注视到了小河两岸,于是街道逐渐向南、向西发展。先在原先院落的南边起房盖屋,也就是说,最先占领了小河的北岸,慢慢地房子盖到了小河南岸。小河街居民以赵、王两姓为主,后来者有郭、狄、张等姓氏。


为了耕种方便,个别王姓先人在于家街西相距一里的地方盖房起圈,逐渐形成了西街。西街住户以王、解为主,还有贺、刘、杨等诸姓。

到了明朝,阳武村落继续向南推进,建起了后街。阳武全村街道并没有前街,依笔者分析,如果有前街,前街指的就是于家街,也只能是于家街。于家街、小河街、西街居民以农耕为生,后街除农耕外,有个别家庭从事小型手工业和萌芽商业。贺姓在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从洪洞县迁徙至此,逐渐发展为后街、乃至阳武村的大户、首富。随着贺家的兴旺发达,后街比于家街、小河街的规模大。


(狄绍青武魁门匾)


另外两家大户韩家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到阳武村,狄家是在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从原平镇迁来。村子这时候只能继续向南扩展,南街慢慢地形成和发展起来。


随着村落的扩大和兴旺,全村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客栈、面铺、油坊、饭店、饼铺、酒坊、铁铺、铜铺、银铺、钉掌铺、绳铺、粉坊、皮革坊等,可谓一应俱全、百业繁荣。这些作坊大部分分布在后街、南街。


因朱氏牌楼扬名晋北的武访畴及武氏一族,是于清朝道光中叶移居来阳武村南街的。


从北往南看,越往南走居民越富裕,眼光越开阔,就是现在,也基本如此。


特别是1989年,随着大运公路的开通,村南公路两旁,盖起了数十家商铺,形成了阳武村最新的街区。


(古老的石头)


三、村名演变


上古时称为“羊五”,也有称作“杨武”,后逐渐固定在“阳武”一名。


四、阳武村行政属性简述


(古代砚石底座)


明代,施行都村制。县下设乡,乡下设都,都下设甲,甲下设村,村内分户,分级管理。当时崞县设东、西、南、北、铜川五乡,辖三十七都,阳武都就是其中之一,属于西乡。


清朝光绪八年《续修崞县志》地图为阳武村。


清朝光绪十八年《山西通志》崞县图为“阳武镇”。


1958年12月7日,崞县改为原平县,本村属流金人民公社(薛孤)。1959年划归大牛店公社管辖。


1993年6月,原平撤县设市,改为原平市,本村属大牛店镇。


(贺绪奎老屋)

(阳武村卫星图)



End


作者简介:贾政卿,字正卿,笔名楠柠、郑岩,男,1955年生,阳武一村人。当过农民,师范毕业后先后担任初高中政治、语文老师,1991年调到原平市总工会。喜欢摄影、爱写作,其作品发表于《文萃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老友导报》《山西老年》《五台山》《忻州晚报》《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等报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