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材料属性、基层处理、施工要点和你解析为什么玻化砖难粘接,容易产生空鼓、脱落、起拱开裂等质量通病原因; 2.带你了解「玻化砖与普通瓷砖区别」「瓷砖粘结剂与水泥砂浆区别」「粘接剂、背胶、填缝剂选择」; 3.施工要点的7个方面分析,分别是铺贴控制要点、基层处理、粘接剂处理、工法分析、留缝处理、施工环境要求和技术管理流程; 下面请看正文: 玻化砖粘贴质量通病分析 先和大家来看看6个因为留缝不当、粘结剂使用不当、未做界面处理、铺贴方式不合理等,造成玻化砖空鼓、脱落的案例: 案例一:玻化砖处理不当 ▲背面脱模剂/石蜡未清理 (1)玻化砖背面未清洗,残留大量脱模蜡。 (2)未涂刷玻化砖背胶或背胶未充分养护。 案例二:粘结剂使用不当 ▲粘结剂层与基层发生脱落 原因分析: (1)粘结材料未按厂家规定的配比施工,或在粘结材料中掺入水泥。 (2)基层未提前润湿,且粘结材料保水能力差。 实验数据: 目的:考察粘结剂掺入水泥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材料:玻化砖粘结剂、玻化砖背胶、325水泥。 配比: 原比例 (C1粘结剂:水=4:1) 调整后 (C1粘结剂:水泥:水=3:1:1) 结论:粘结强度降低30~40% 案例三:粘结剂施工不当 原因分析: (1)未使用双面刮浆法; (2)未使用锯齿抹刀拉槽; (3)瓷砖铺贴上墙后用手拍打,没用使用橡皮锤,导致瓷砖无法与基层充分压实 使用水泥砂浆铺贴导致砖体脱落: 案例四:粘结层收缩开裂 因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差别比较大,采取厚层施工工法,这个施工工法虽可减少工序,加快工期,但同时带来各部位胶粘剂(或水泥砂浆)厚度不均,产生收缩变形应力差异,从而导致面砖出现局部空鼓脱落现象。 案例五:防水层处理不当 原因分析: (1)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如JS防水涂料)前,基层未提前润湿; (2)涂刷溶剂型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前,基层过于潮湿;涂刷溶剂型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防 水涂料)后,未做界面处理; (3)防水层养护不到位。 案例六:基层强度不足 原因分析: 墙面粉刷层强度低,出现粉化现象,导致玻化砖铺贴后出现墙体基层脱落。 案例七:基层振动变形 ▲板面间相互挤压导致变形 原因分析: (1)墙体为强钢龙骨硅酸钙板,基层存在伸缩、振动、变形,导致玻化砖相互挤压; (2)玻化砖板(600mm*300mm)间留缝过小(<1mm)> (3)粘结层过厚(超过2cm),凝结过程中应力不一致。 那玻化砖为什么难以粘结而且容易产生质量通病呢? 玻化砖材料属性吸水率通常在0.5% 以下,密度大、硬度高、吸水低、耐酸碱性好、材质致密、空隙少,因为这些“特点”,使玻化砖与水泥基粘结材料之间很难形成牢固粘结,上墙后就很容易会出现大面积的空鼓、脱落现象,对装修质量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 材料选择 1.玻化砖与普通瓷砖的区别: ![]() ![]() ▲瓷砖分类数据 贴砖前,普通瓷砖需要泡水处理,而玻化砖吸水率极低,可以不泡水。 2.瓷砖粘结剂与水泥砂浆的组成区别: ![]() ▲水泥(硅酸盐袋装水泥)+砂子+胶水(聚乙烯醇缩甲醛”) ![]() ▲水泥(优质灰水泥或白水泥)+集料(优质石英砂、石英粉、重钙等粗细集料)+添加剂(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等各种有机、无机添加剂) ![]() ▲粘接结构分析 ▲配比分析 ▲薄贴和厚涂区别 4.粘接剂的选择: ①低档粘结剂(C0级,500元/吨左右):适用于普通釉面砖,不适用玻化砖铺贴; ②中档粘结剂( C1级,1000~1500元/吨):适用于普通基层; ③高档粘结剂( C2级, 1500元/吨以上):适用于易变形基层。 5.背胶应用: 刷涂背胶可增加玻化砖与粘结剂之间的相容性,大幅提高粘结强度: ①未刷涂背胶:破坏面为瓷砖界面脱落,粘结层与玻化砖未有效粘结,导致粘结强度差; ②涂刷玻化砖背胶 :破坏面为粘结层断裂,粘结剂与玻化砖粘结牢固,强度强度高。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 ![]() ①劣质玻化砖背胶:表面强度低、与玻化砖的附着力差; ②优质玻化砖背胶:表面强度高、与玻化砖的附着力强。 6.填缝剂的选择: ![]() 经试验测试:柔性填缝剂挤压后回弹,不会出现开裂,适合于轻板基层墙体贴砖。 水泥填缝剂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 玻化砖施工工艺注意点 1.铺贴控制点 ①提高粘结力: 玻化砖的破坏主要是玻化砖背面与粘结材料脱开,原因是玻化砖很致密,普通粘结材料不易与玻化砖牢固粘结,采用玻化砖背胶提高粘结材料与玻化砖之间的粘结力。 ②减少破坏性应力: 玻化砖尺寸较大,弹性模量较大,温度变化、基层变形等产生的应力较大,减少破坏性应力,使系统应力小于强度,以保持系统的稳定。轻板墙体与玻化砖变形不一致,易脱落,因此采用柔性处理的方式减少应力。 2.基层处理及玻化砖处理: (1)平整基层:检查墙面基层平整度、垂直度,未能达到平整度、垂直度要求时,应先对基层进行找平处理。 ![]() 符合设计要求的基面应满足: ①用2 m垂直检测尺检查立面垂直度≤3 mm; ②用2 m靠尺和塞尺检查表面平整度≤3 mm; ③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接缝高低差≤1 mm。 (2)基层清理: ![]() 基层墙面或找平层表面需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粘结强度不小于0.4 MPa);对基层表面的油脂、浮尘、疏松物等各种不利于粘结的物质,需清理后才可进行粘贴;检查基层有空鼓开裂疏松的必须铲除,局部修补找平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基层加固: ![]() 如基层出现起砂现象,用辊刷直接将墙固处理剂涂布至基层上,涂布1~2遍,常温下的干燥时间约为3~6小时; 柔性防水层(如聚氨酯防水涂料)表面进行界面处理: 将柔性界面处理剂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水泥混合均匀(液料:水泥=1 : 2),水泥建议使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用拉毛滚筒均匀地涂布至基层表面,厚度约为1.0mm,用量约1.0KG/m2,常温下的表干时间为1~2h,待自然养护1d后即可进行后续施工。 (4)玻化砖背面处理: ![]() ①玻化砖清洗:把要粘贴的玻化砖平放,背面朝上。玻化砖无需用水浸泡,保持干燥状态。用稍硬的刷子、半干的毛巾等工具清理掉瓷砖背面的附着物。白色附着物主要是脱模剂,不清洗会影响粘结效果。 ②刷涂背胶浆料: 1.涂刷背胶:将玻化砖背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液料:粉料=1 : 2~2.5)后涂布至玻化砖粘结面;只需涂刷一遍,用量约为0.5公斤 /平米,成膜厚度约为0.5毫米。 2.背胶养护:瓷砖四周边沿留10mm不刷,以防背胶流淌污染瓷砖; 背胶浆料常温下的表干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自然养护1天后即可进行下道施工工序。 注意:涂刷背胶浆料的瓷砖应水平放置晾干,四角用垫块做支撑;养护时不得立放或斜放,以免液体流到瓷砖正面或地面。 3.粘接剂处理: ①准确称量:严格按照厂家要求的加水比例进行称量。 ②均匀搅拌:使用机械搅拌器混和并搅拌均匀。 经实验测试:配比不准确或搅拌不均匀,粘结剂中掺入水泥、沙子等,会严重降低粘结剂性能。 ![]() 粘结剂的搅拌工序?(重点!) ![]() 注意:搅拌好的粘结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一般为2h,已经干固不得加水继续使用。 4.厚贴施工与薄贴施工(重点) ![]() 厚贴施工法问题: ①、浪费材料; ②、粘结剂层过厚,容易收缩导致粘结层开裂; ③、瓷砖抗滑移性能降低。 薄层施工法优势: ①、 施工简单 ②、节省材料 ③、施工快捷 ④、粘结牢固 节点图: ![]() 5.普通墙面如何留缝(重点!) ![]() 瓷砖铺贴充分养护后进行嵌缝处理,根据其规格大小合理设置接缝:玻化砖长度≤60cm时,应设置≥ 0.5mm的接缝;长度>60cm时 ,应设置≥ 1.0mm的接缝。 针对轻板墙面如何留缝? ![]() 填缝时间应尽可能推迟,填缝前应先清除缝隙里面的油脂、浮尘、疏松物等各种不利于填缝、影响粘结的杂质;由于轻板墙体变形较大,在选择填缝材料时应使用柔性填缝剂或弹性硅酮胶进行填缝处理 粘贴时根据玻化砖的规格大小合理设置接缝:玻化砖长度≤60cm,应设置不小于1.0mm的接缝;长度>60cm,应设置不小于1.5mm的接缝。 6.施工环境重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