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摩托车为什么败走“东南亚”?占了市场,丢了人性!

 老骆驼4753 2018-10-08

中国有着成熟的摩托车产业,但在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中国品牌占有的市场份额正日趋下降。

中国企业曾经甚至丢掉了越南这个全球第4大摩托车市场。

中国出口越南市场的摩托车全军溃败,几乎全部退出越南市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抢夺市场,相互压价

摩托车是越南百姓出行的第一选择,虽然近年来越南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汽车购置税费过高、公共交通系统欠发达,所以摩托车成了十分流行的交通工具。

目前越南各类摩托车保有量超过4500万辆,相当于每两个越南人就拥有一辆。

这么大的市场,中国企业自然不会错过,而且10年前还曾经拥有。

在中国企业进军越南市场之前,曾在1998年时,越南摩托车市场日本企业占据了98%。

1999年,中国的摩托车大举进入到越南市场。

当时,中国摩托车生产能力已大幅提升,再加上便利的地理条件,确实有占领市场的条件。

而国内企业为了抢夺越南市场,大量企业蜂拥而入。

国内企业相互杀价,价格低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比如,当时100毫升的弯梁车,日本车售价2100美元,重庆力帆的批发价只要700美元,代理商零售也就1200、1300美元。

甚至由于恶性的价格战,中国摩托车的价格和废铁一个价。

为了获得利润,国内企业一边在用更低的价格与国内同行打价格战,另一边在配件上动手脚以降低成本。

到2002年时,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份额占比几乎到了80%,低价格确实挤走了日本人,中国企业成功占领了越南摩托车市场。

疯狂的价格战给中国摩托车企业埋下了祸根。

不断下调的售价影响到企业研发投入,也导致制造成本大打折扣。

而国内企业因销往越南的低价摩托车没有利润却几乎不重视售后服务,由此遭受到了越南消费者以及越南经销商的强烈不满。

尽管日本的摩托车价格与中国的相比贵点,但耐用,油耗低,质量好,所以宁愿选择日本品牌。

雪上加霜的是,从2002年开始,日本本田推出廉价车型,价格只有以前的一半,又渐渐挤压了中国摩托车的市场份额。

很快,大批的越南经销商纷纷放弃了中国大陆的摩托车企业再次投向日本品牌的怀抱。

仅10年,从中国摩托占80%到日本摩托超过80%。

赚一时的钱、图一时的利是致命弱点。

摩托车是越南人的面子,中国品牌已“不被推荐”。

在越南,摩托车还是社会地位与身份的象征,多数人认为,骑日本产品牌摩托车,尽管贵点,但显得十分体面。

而“中国制造”被贴上了粗制滥造的标签,骑中国品牌的摩托车会显得很没面子。

现在,越南人宁可买日本高价的摩托车,而不买中国低价的摩托车。

这是中国企业图一时利益造成的恶果。

中国摩托车从越南败退除了各厂家相互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外,也与走私的组装车价格极为低廉、自毁市场有关。

尽管很多中国制造的质量现在完全可以和日本、韩国一些品牌媲美,但由于前期的问题,现在想要重新展开与日韩品牌竞争,难度很大。

这些低廉、质次的中国制造在不知不觉之中固化了当地人对中国制造的看法,甚至波及与中国制造相关的中国形象。

吃过越南摩托车市场的亏,中国企业也逐渐开始寻求转型。

今年,越南市场吸纳了来自中国大陆将近三分之一的电摩款的电动车(主要是铅酸电池)进口量,包括电动车行业在内的诸多人士对中国出口越南的电动车而叫好。

中国的电动车进入越南能否避免摩托车的悲剧,值得中国企业警醒!

企业还是要靠实力和产品质量说话。

一味地恶性竞争,抢夺市场,只图一时之利,不仅可能“重蹈摩托车悲剧”,甚至会影响到中国的外交形象。

别让中国制造真的变成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