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健康养生(节气养生)寒露 |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黄梅烟雨 2018-10-08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此时你会发现,夏日的火热归于萧瑟,雨季的喧闹归于寂静。这样充满变化的日子里,最好是佐以一壶酒,把酒祝东风,对影清酌半杯醉,翻看寒露风俗,果然有酒香弥漫。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最后一批鸿雁也大举南迁,但因已有先至者为主,所以这时后至者只能为宾。

二候雀人大水为蛤

古人以为,因为天寒,往日纵横叱咤的“雀”,都变成“蛤”躲到水里去了。

三候菊有黄华

《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记载。这时候,菊花已经普遍开放。

寒露习俗

上香山,赏红叶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观赏枫叶,最为著名的当属北京的香山红叶,香山观赏红叶绝佳处是森玉笏峰小亭,从亭里极目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似红霞缭绕,情趣盎然。

老北京,斗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蟋蟀儿的高潮期。据记载,斗蟋蟀儿始于唐朝天宝年间。蟋蟀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蟋蟀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在南方,秋钓边

在南方,进入“寒露”后,天气已逐渐凉爽,水温也下降到鱼类喜爱的温度。此时,饱受盛夏苦日的鱼儿又活跃起来,四处游弋觅食。此时钓鱼易上钩、易钓获,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秋钓边”。

亲友相聚,醉江蟹

寒露前后,虾蟹繁多。不少地方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在寒露节后,在亲友相聚时,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此时乐也融融。

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随着气候渐趋寒冷,万物开始呈现收纳、闭藏的趋势。而秋天干燥的气候会使人容易皮肤干裂以及毛发脱落,到了寒露,症状会更加明显。《黄帝内经》里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为人体需要顺应自然变化进行养生,注意保养滋阴补五脏。

暮秋时节的饮食調养应以滋阴润燥(肺)為宜,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胎菊等柔順宜食。秋三月,早卧早起。早卧以順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順应阳气的舒达,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寒露饮食

寒露是比较典型的凉燥天气,容易出现口燥干咳、牙疼上火、大便秘结等阴伤的症状。

很多人会选择凉茶以降火滋阴,然而秋天喝凉茶容易顾此失彼,尤其对于体素阳虚的人,更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因凉茶中的金银花、菊花、鸡蛋花、夏枯草等皆为寒凉之品,腻滞伤脾,气不化阴,以致阴阳两伤,加重秋燥的症状。

黑芝麻是寒露,乃至整个三秋的居家旅行必备之品。古人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同时黑芝麻完全具备孙真人“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的九月修养法的一切天赋,可谓进补排毒两不误。

寒露也是白果的丰收时节。白果敛肺气,能定喘嗽,治哮喘。又肺主皮肤,故能缓解皮肤干燥。另外,白果对男性遗精,女性带下也有治疗作用。

要注意的是,白果有小毒,必须熟食,且不可多食,成人一天不超过10粒,儿童不超过5粒。有实证的人也不宜食白果。

下面推荐一款寒露节气补益五脏养生佳品——白果银耳枸杞粥具有润肺、健脾、滋肝、补肾、养心的功效。

【食材】

白果、银耳、冰糖(各20克)枸杞子(10克)糯米或粳米(70克)

【制法】

1. 把米洗净,浸泡1小时。银耳洗净,浸泡30分钟,浸泡透后,去除黄色的根蒂部分。白果去壳。

2. 将锅中水煮热,放入浸泡透的米、银耳和枸杞,搅匀。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煮30分钟。

3. 放入冰糖,再煮5~10分钟,至冰糖融化,粥水粘稠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