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败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

 UI设计师舒桐 2018-10-08
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感到失败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发。
工作累时,父母的唠叨;
工作丢了时,有家也不想回;
再多的烦心事,也不好再跟家人提;
遇到困难时,家里人的不理解,甚至一些冷嘲热讽和风凉话。
但相比较这些,打击更大的,是那些和钱有关的时刻:
自己的未来,被家里的存款限制了。
很多人说中国父母是“穷尽式育儿”。童年时期,父母会尽其所能保证孩子的衣食无忧。
但在进入成年人社会后,很多人马上就会意识到:
在真正关键的分叉口,父母能帮自己的,其实很有限。
父母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只能帮你到某个阶段,再多就超出了他们经济承受能力。
所以只能一边不甘心,一边无可奈何:
不知道后边该怎么退,前方该怎么走。
站在路中间,非常迷茫和无助。
“身后没灯火,身前白茫茫”
 
 
你越长大,越会遇到更多,即使面对,也解决不了的事:
结婚,没有钱真的会失去一个人;
生病,真的会让我背上十年的债;
买房,真的会耗尽父母一生的心血。
原本一路顺风,到了这种关口,你发现前面的路别人帮不了你,这突如其来的无力感,能让任何一个人陷入无助。
我们都曾对自己的人生野心勃勃。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前,这种野心给我们能量、勇气、给我们向前冲的奔头;

但总会遇到这一天,发现有道篱障横在面前。我们发现自己再也冲不过去了,这当然让人挫败,但如果让自己陷在这份挫败里,人生真的会停滞不前。

没有退路的每一天都让人隐隐不安:前有狼,后有虎,头上还有积雨云,脚下还有崎岖路。
在最难的时候你也许会想:如果家里经济条件更好些,我是不是会少些恐惧,少些无力。

——但你迟早要放弃这种只会折磨你的幻想。

在人生的上半场,尽快找到属于你的真实起跑线,才能心无旁骛。
接下来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拼上一切,向前跑吧。
总有一天,你不会再问“凭什么”。
——因为你得到的一切,都是凭你自己

相逢太短,等不及茶凉。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点赞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