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洛阳:宜阳灵山寺(国保)

 太康路通济街 2018-10-08
大美洛阳:宜阳灵山寺(国保)
    灵山寺,原名报忠寺、报恩寺,亦名凤凰寺。位于洛阳市西南40公里,今宜阳县城西灵山北麓,背依山崖,面临洛河,坐南朝北,和多数中国佛寺方向迥异。相传周灵王寝葬于此,故名其山为灵山,灵山寺也因此得名。
    寺内建筑原有山门、前殿、毗卢殿、大雄殿、藏经后楼及左右配殿等。现仅存山门、中佛殿(又名大悲殿)和大雄殿等。大雄殿内的三世佛像为明代泥塑作品。砖墙上嵌有历代题咏石刻二十八幅。大雄殿前阶有七级佛塔,建于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大悲殿、大雄殿皆作单檐歇山顶,斗拱梁枋,保留着金代建筑的遗风。
    据寺内碑刻记载,灵山寺登坛传法,始创于憨休老祖,继承衣钵者为宣公、海晏、海山等大师。自清代雍正三年(1752年)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相继有临济正宗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世传承。自同治十一年儒公禅师圆寂后一度不详,清末,该寺不见记载。民国八年(1919年)前后,有心空和尚在灵山寺传戒,重兴佛法。建国前,灵山寺由僧尼居住。
    进入灵山寺山门后,沿中轴线上行,第一座大殿为天王殿,内供弥勒佛及四大天王。殿门外有古老的银杏树一棵,树粗数围,绿荫如盖,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第二座大殿原为大悲殿,供观音菩萨。现改为中佛殿,供释迦牟尼、阿弥陀、药师"三世佛"玉像。歇山式顶,为河南省遗存不多的金代建筑;第三座为大雄殿,内供三世佛(中释迦牟尼、右药师、左阿弥陀),均为明代泥塑像。据说三尊佛像的原胎,是用周灵王墓上的三棵大柏树就地雕成的。庑殿顶,主要为金代遗构,它和中佛殿都具有重要价值。殿前有明代七级石塔一座,上刻佛、罗汉等三十余尊。该寺另有古碑多方,刻有重修寺院的资料等内容。寺院后部有藏经楼,上下二层,上层藏经,下层为法堂。
    大雄殿与藏经楼之间有砖墙,将整座寺院隔为前后两院,墙正中有门相通。墙上镶砌了二十八幅历代文人墨客题写的诗文碑刻,是研究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寺院内东西两侧有厢房,罗汉堂设在西边厢房内,观音殿、地藏殿设在东边厢房内。
    灵山寺有四大奇观一直为人称道。一为寺门向北开,全国绝大多数寺院都是座北向南,而灵山寺却是座南向北;二为寺院有山门,灵山寺与别寺院不同,独有的城楼式山门;三为佛像有胡须,在全国也是独有的;四为寺院与尼姑庵紧连,这在别的地方也是极少见。此外,灵山还有被游人称颂八大胜景,即:悬崖垂绣、仙掌石栖、庆去洞布、翠停息机、孤峰远眺、山拟鹫岭、洛溪众环、涧号泉鸣。
    灵山庙会闻名数省,庙会从农历正月底开始,正会日为农历二月初八,持续 10 天左右,是宜阳县境内历史最久的庙会。
    1986年,灵山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灵山寺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灵山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