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SA”60年:科研界最大的网红,网红界最牛的科学家

 大师兄666999 2018-10-08

今天是NASA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

但是NASA却并不像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反而像过了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正在想下一个更大目标进发。

NASA官网上的60周年宣传海报

单纯的把NASA说成是一个科研机构似乎已经不太准确了,科研大咖?网红?跨界合作者?营销专家?美图供应商?好像都对,又好像都不全面。

搞不清楚当然也不要紧,我们大可欣赏哈勃望远镜所拍摄的浩渺宇宙,并为之震撼;大可穿着NASA品牌的服装鞋子,走一波属于自己的太空舞步;也可以在深夜时分,听听NASA的专属电台,虽然里面的另类摇滚可能让你热血沸腾;或者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跟那些漂浮在外太空的宇航员互动打趣,一起吐槽发生在星球角落的有趣故事……

或许这就是NASA,多面手的NASA。

01竞技者NASA

如果不是艾森·豪威尔的大笔一挥,就不会有NASA了。

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当时已经成为美国总统,走上了权力的巅峰。这位号称“战神”五星上将显然不能容忍这样一个事实:大洋彼岸的苏联已经几个月前,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来源:维基百科

仰望头顶的深邃太空,那是美国和苏联的新战场。

于是,《美国公共法案85-568》,即《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法案》)几乎获得了国会的全部赞成票。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NASA成立的庆祝晚宴上 来源:NASA

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NASA的前任机构叫NACA(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Aeronautics)它在之前的半个世纪中为美国的航空事业和空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就连不懂中文的老美也认为这个名字十分难听,于是,旧机构解散,新机构成立。

竞技者NASA就这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踌躇满志的NASA在最开始的道路上却是困难重重,20世纪60年代,太空是属于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去外太空的第一人,这样的光鲜符号却让美国人的内心布满阴云。

当时报纸报道的演说新闻 来源:维基

为了在太空竞赛中扳回一局,刚刚上任不久的肯尼迪总统在国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演说的题目则是《We Choose Go to the Moon》,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们决定在十年内登上月球并实现更多梦想,并非因为他们轻而易举,而是因为他们困难重重”。

02败家子NASA

如果说NASA成就了“阿波罗计划”,不如说“阿波罗计划”成就了NASA。

尤里·加加林成为登上太空的第一人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就好像一针兴奋剂,彻底改变了美国航天事业未来十年的进程。

那是一个充满梦想的疯狂年代,登月几乎成了美国主流媒体追捧的掌上明珠,也成了普通民众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根据后来整理的数据,有超过30万人直接参与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计划涉及80多个顶尖科研机构,200多所高等院校,超过2万家公司为此提供产品,宣传和服务。

这段历史中各种成功的商业案例甚至被写成了一部畅销书——《Marketing the moon》(意为《营销月球》),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都参与其中,比如做手表的Omega,做相机的哈苏,后来做电脑的IBM,航空界的业界大佬波音等等等等。有大学甚至专门引用这些商业案例,并将它们作为商学课程的一部分。

来源:维基

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NASA甚至可以让任何人免费使用它们的素材,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即“Public Domain”。

商业上的成功意味着巨大的现金流,可NASA却丝毫没有因此感到释怀。因为登月太烧钱了!

阿波罗计划的耗资示意图 来源:维基

据统计,“阿波罗计划”前后共11年,总共花费了493亿美元(按购买力,这大概是现在的4500亿美元),“阿波罗11号”发射前夕的1966年是拨款的最高峰,金额约为98.36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GDP的0.57%,占美国全部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20%。

这是当之无愧的天文数字,联邦政府给NASA的命令是: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阿波罗11号上的宇航员 来源:维基

事实上,就连美国政府对此也没有把握,“阿波罗1号”还没升空就在演习中被大火吞没,三名宇航员因此殒命。更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就在大名鼎鼎的“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时,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还是事先写好了两篇演讲稿:一篇成功用,一篇失败用。在后面一篇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也许是美国人心中最真实的写照:“命运决定了那两个前赴月球进行和平探索的人要留在月球上并最终在那里长眠了。”是呀,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的第一个人类脚印 来源:NASA

好在历史不能假设,当阿姆斯特朗一行三人被当做英雄被人称颂的时候,NASA也登上了巅峰,注定被载入史册。

03影帝NASA

就在“阿波罗11号”登月前夕,一部被后人奉为圭臬的史诗级科幻大片在好莱坞上映,这就是《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剧照 来源:维基

《2001:太空漫游》剧照 来源:维基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是因为无论世易时移,人们依然会被它永不过时的魅力所折服,无论视觉上的,还是内心处的,银幕越大,震撼就越大。电影中的每个画面都是那么的深入人心,而正值登月前夕上映,则更是被许多人解读为“一场完美的登月预演”。

不仅如此,影片中的大多飞船和空间站元素的灵感均来自NASA,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导演库布里克花费了75万美元,真的制造除了那台高12米,宽2米,并真的能以5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转动的太空舱模型。NASA还给剧组拉来了各种赞助,而这些公司大多都是登月计划的直接参与者,作为一家科研机构,能有如此商业头脑,让人佩服。

《2001:太空漫游》导演库布里克和它的太空舱 来源:维基

不说别的,光是阿波罗11号登月时的直播,全世界就有6亿人同时观看,这一纪录据说一直保持了40多年,让现在的大网红也望尘莫及。

《2001:太空漫游》的巨大成功让NASA和好莱坞开启了蜜月期,《阿波罗13号》,《太空牛仔》,《天地大碰撞》,再到这几年大火的《生活大爆炸》,《万有引力》,《火星救援》,NASA已经成功进军演艺圈,并成为了科幻类电影当之无愧的金牌顾问。

《万有引力》海报 来源:维基

《火星救援》海报 来源:维基

据说每年NASA收到的电影或者纪录片的许可申请多大数百个,作为科学顾问,它让电影中的故事和桥段更具有科学的严谨性,也更有视觉的冲击力,有人评价,说如今的科幻大片能拍的这么好,NASA居功甚伟。

04网红NASA

如果你觉得NASA只是一个商业大片中的龙套,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互联网上的NASA,几乎是“吸粉”和“大V”的代名词。NASA的Facebook账户拥有2078万关注者,在twitter上有2790万关注,在Instagram上则俘获了2990万粉丝,这样的影响力算得上屈指可数了。

当然,这个NASA显然已经不再是冷战时的NASA了,2006年,NASA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使命:理解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行星来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正是这样的目标和愿景让NASA把更多精力放在科普和教育上,他们深知,保持下一代对宇宙的好奇时间多么重要和有意义的使命。

宇航员调侃NASA:我家啥都没有,只有一台叫哈勃的望远镜 来源:NASA

此刻的NASA早已超越了一个科研机构的身份,而升华为一种符号,深入人心。

年轻人们以穿戴NASA的衣帽为时尚潮流,小孩子们以有一套LEGO的宇宙飞船模型而自豪,如果说NASA是一个时尚的潮流品牌,也不为过了。

05文艺青年NASA

探索宇宙是需要情怀的,而NASA就有这样的情怀。

在NASA的历史中,不乏充满人文情怀的小细节,这就像寒夜里的一点烛光,虽然不能温暖全身,却能温暖心灵。

比如暗淡蓝点,1990年旅行者一号在完成其首要任务后,调转船头飞往太阳系外,这是人类历史上走的最远的飞行器。在太阳系的边缘,在离家64亿公里的地方,旅行者一号接到了NASA的一条指令:回眸,再最后看一眼它的家乡。

暗淡蓝点 来源:维基百科

信号穿越空荡荡的宇宙,回到地球,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而在画面上1个像素点上,就是我们的地球,孤独的地球。

又比如,NASA的月球勘探者号携带了一盎司的骨灰,在撞击月面后成功将这一点骨灰洒在了月球表面,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埋葬在月球的人。这个人叫做尤金·舒梅克。

阿波罗15号的指令长斯科特曾把一个铝制的小人放在月球上,在它旁边,还树立着一块简易的“墓碑”,上面记录着14名因探索宇宙而不幸牺牲的美苏宇航员。那是1971年,正值冷战高峰。

来源:维基百科

NASA也曾拍摄过一张名为“Black Marble”的照片,照片上记录了地球上的光害情况,那些繁华的大都市在太空俯瞰也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而NASA也希望以此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毕竟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园。

来源:NASA

这些的细节让人们记住NASA,更让人们爱上NASA。

面对未来,就像NASA在其官网上写的那样:NASA还将继续着自己的故事,我们的宇航员将重返月球,甚至是火星或者更远的远方,我们的工程师将用更先进的技术探索宇宙,探索深空,我们的科学家将更深入的思考并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宇宙中,真的孤独吗?”

时过境迁60载,希望NASA越来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