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新加坡(19)——之消费

 风沙无语 2018-10-09
 

今天是到新加坡的第23天,看着手里越来越少的钱,看来是有机会唠叨唠叨新加坡的消费了。过惯了国内每天拿着手机刷刷刷的节奏,装着大到一张就是一千,小到一个只有五分硬币的新加坡元,走几步口袋里就叮当作响、买东西数硬币数花了眼的方式,真的好不习惯,好不习惯。说好的微信支付呢?说好的支付宝呢?说好的信用卡呢?唉,感觉好好好好不习惯啊……

在新加坡这么多天下来,感觉新加坡的消费比国内的要稍高一些,但不同项目的消费,价格是不一样的。


“民以食为天”,在新加坡,如果不进高档饭店,只是去食阁里吃饭,消费是不高的。听说,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多新加坡人家里都不经常开伙,有食阁更方便,吃好就走。一般来说,填饱肚子4新元左右,稍好一点6新元左右,到学生食堂去吃,3到4新元的比比皆是,比起国内好像高不了多少。所以,在新加坡,如果不吃好的,补贴给我们的每月1000多新元,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但如果去高消费的地方可就贵了,凡是到饭店用餐的,都要加上10%的服务费和7%的税收。有钱人嘛,当然要多作贡献的。

新加坡的交通也还可以,但比国内要贵,坐地铁从东到西大概要2元多。但如果坐完地铁再坐巴士的话,是有折扣的。就昨天,坐了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的地铁,加上公交车的费用,一共花了不到5新元。尤其是从地铁下,转坐公交三站,居然只要8分。但短途的公交就没有国内便宜了,从寝室到学校4公里左右要1.6新元,折合人民币8元,一天两趟,还是蛮厉害的。听说打的更贵,一共就这么点钱,都数着零钱过日子了,所以想也不去想了。

新加坡的超市稍有点贵,一桶康师傅要7.5,比国内好像贵了不少。超市里面的物品一般来说都是比国内价格要高。超市里食材处,肉类比较便宜,但蔬菜就比较贵了,可能跟新加坡的土地太少,需要从外面进口有关。水果也是贵的,4个不大的苹果要4元,问题是这不知道哪里进口的苹果,味道也不好。连矿泉水也是没底了,一瓶1元,我的天啊,到自动售货机那里冰一下,价格还要翻倍。

其实,在新加坡,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最贵的是烟酒,酒就不多说了,一瓶啤酒6——8新币,红双喜跑到新加坡,也变成12新币一包了……唉,说多了都是泪,除了偶尔喝瓶啤酒,烟……目前已经戒了!

到目前为止,生活消费中,最贵的就是我们租的寝室了,和国平校长两人两室一厅的房间,2000新币一个月!最最重要的是,除了一张1.2米的床上铺了一张床单,啥都没有,而且水电费都算我们自己的,还交了100多新币的管理费。


其实,对于新加坡人来说,这样的消费真的不高。因为,入职的人都可以通过公积金买组屋。然后,每个月的消费就是日常开支,按照每月600新币消费的话,只占工资的少部分。如果在新加坡,你是教师,属于公务员编制,一入职的基本工资就是3000多新币,如果工作认真,考核达到C级的话,还有花红可以拿,加上13的工资,一般可以拿到14、15个月的工资,一年收入就是至少45000新币(225000人民币),应付这样的消费完全没有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资和花红会越来越高。想想自己,工作23年了,杂七杂八收入收入加起来才别人的一半……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别人是高收入低消费,我们是低收入高消费啊!

当然,国情不同,收入不同也正常的。但年年喊的收入跟公务员靠拢,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靠拢啊……


2018年08月1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