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为什么被称为“书圣”,把《兰亭序》放大十倍,你就服气了

 陈缅 2018-10-09

最近一段时间,某名校教授的“丑书”“渔网体”,某知名画家的“屎壳郎体”在各家媒体引起大的议论。甚至有人把一些自创的字体与王羲之做对比,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把王羲之的《兰亭序》放大十倍看看,王羲之为什么被称为“书圣”。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是山东临沂人,后来移居浙江绍兴。王羲之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黄庭坚曾评价《兰亭序》,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这说明《兰亭序》确实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如果仔细欣赏,你会发现王羲之此帖的三个秘密。

首先就是他提笔开始写的时候,尖峰用笔,尖峰用笔,就是充分调用笔尖的锋毫,并由细细的锋毫引发独特的笔势。我们通常将笔毫划分成笔尖、笔肚、笔根三部分。尖峰就是指毛笔前端的三分之一,甚至指向笔毫的顶端处。在每一个字起笔的时候,能看到笔锋犀利。下面这个字,笔画前后呼应,这种尖和直形成了对比,给人干净清爽之感,带来一种空间感。

其次是王羲之的绞转用笔,绞转这一笔技是魏晋笔法的核心部分,由篆隶笔法演变而来。书法家在用毛笔书写线条时连续不断地转动毛笔的锥面。用绞转笔法突破了线条的单纯性,从而制造出书法中块面的立体感,以质朴和随意性给人以新奇的美感和逸笔行书的魅力。

最后就是《兰亭序》的字形多变。字形就是结构之法,也叫间架结构,而王羲之在结字上可以说是大师级别的人物。此帖在结字上疏密结合,正是后人所说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此帖中的“之”字形态迥异,结体不同,二十个“之”字;七个“不”字;五个“怀”字,都能使其各显其态而又恰如其分,字体布局合理,尽显王羲之的高超书法本领。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千余年来,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现如今,有人说自己的自创体“渔网体”已经超越了王羲之,只是徒增笑料罢了。各位网友,对此你怎样看,请留言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