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到底有没有救?这几个“社会现象”就能回答

 但行好事吧 2018-10-09

一、富人家的豪宅

清朝人钱泳有名言:前明富家甚多。

那明朝的“富家”,究竟富到什么地步?

以钱泳的记载,比如明末无锡的华家,每年单地租收入,就有四十八万两白银。苏州的钱家,每年的地租更高达九十八万两白银。

这类人名下的土地,保守都在三十万亩以上。而如果算总资产的话,各个家产都在百万两白银以上。对比一下明末时穷的叮当响的财政收入,可以说这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这么有钱的人家,住宅自然也气派。家中的住在动辄就在百亩以上,以《南陆志》的形容说,那真是“大楼居,高宏垣”。而且这么豪华的宅子,当然也不能一个人住。这类顶着“书香门第”头衔的官僚富豪,也往往“收壮建为奴……多者百人,名曰家将”。实力十分强大。

在当时的明朝东南,特别是江南一带,这一类的“富家”,可以说是十分常见。明朝最繁荣地区的社会财富,基本都在他们手里。

二、跟不上的明朝时装

同样是在经济高度繁荣的明朝东南地区,另一个叫后人“跟不上”的风气,就是明朝人的穿着。

明末的时装,从来以争奇斗艳著称。比如万历年间时,还流行过“女装”风。当时有个老学究李乐入城,发现满城的秀才们,几乎都是浓妆艳抹,穿着类似女装的衣着到处招摇。气的李乐老先生回家赋诗一首: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不过,若要认为明朝人,都只是穿这种搞怪衣服,那显然是小瞧了。

明朝人的穿着,最大的特点不是浓妆艳抹,却是变化快。

所谓“女装”风,基本都是短期里的流行时尚,没多久就变了风潮。以《客座赘语》记载,明代衣服的式样,经常是两三年就大变。

别说是袖子衣领,就连穿的鞋子,这两年可能流行高跟的,过几年可能流行低矮的。苏州人的穿着,当时更是引领天下的潮流,号称叫“苏意”。发展到后来,“苏意”甚至变成了一个流行词,专指时髦。

而且在这风气带动下,明朝的衣着奢侈风也是大起。

以顾炎武的回忆说,明末江南地区,再穷的秀才,也要穿上好绸缎的衣服。谁要是穿布衣招摇,肯定会被人笑。

三、藏冰厂不是藏兵厂

明末的东南地区,士大夫越发奢侈,就以喝酒来说,以《客座赘语》记载,当时的东南有钱人家,经常自己开工酿酒,南京一个城市各种自酿的酒,品种就有三十多种之多。

市面上的酒水,更有几百个牌子。南方一个城市每年酿酒,就要消耗掉米麦百万石。

而比起这饮酒风来,很多富裕城市,日常高消费也火热。比如苏州,由于苏州社会经济发达,原先夏日属于奢侈品的冰块冷饮,都成了每年夏天的平民食品。

在炎热的夏天,苏州城的冰块消耗量往往激增,以至于不得不千里迢迢运冰。发展到明末清初时,整个苏州城里,涌来储存冰块的冷库,竟高达十六处之多。这样的冷库,当时叫做“藏冰厂”。

结果,待到明朝山河变色,清军打下苏州后,一听“藏冰厂”三个字,清军立刻就变了脸,以为是“藏兵厂”,立刻全城展开大搜捕,一度见着仓库就烧,直到看到满仓库的冰块,才知道摆了大乌龙。

四、教育孩子像耍猴

明朝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神童”特别多。

比如明代许多名臣,都是七八岁就展现惊人才学,二十多岁就科场登第。于是日久天长,对“神童”的崇拜,几乎遍布明朝各地,以至于培养神童,都成了一种稳赚不赔的生意。

在当时明朝南方,就有这样一种奇葩培训:这些名师们挑选看上去聪明的孩子,却几年如一日只教书画与背诗,把孩子培养的有点模样了,就带着孩子出去表演,特别是去官府卖弄,只要小朋友凭着扎实的诗词书画,博得官府的满堂喝彩,一个神童就这么诞生了。

如此一来,后果就是名利双收。有了神童名号的小孩,自然身价暴涨,至少几年里,一定是远近闻名的童星。培养出神童的老师呢,也是迅速蹿红。

可这样做,真的就是靠谱的教育?

明朝学问家黄宗羲,对此就是一句怒骂:以教猢狲禽虫之法,教其童子,使之作伪,将奚事而不伪。这算什么培养神童啊,这就像很多人耍猴遛鸟一样去培养孩子。孩子半点实在学问学不到,反而学会了弄虚作假。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简直就是毁一辈子。

这种明朝持续多年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能够给明朝带来什么样的人才?基本可以想。

五、天价徭役

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明王朝,为什么会悲情灭亡?可以听听明朝一句民谣:南人困于粮,北人困于役。

比起农业税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江南来,明朝北方人的徭役,也是出名的高。

高到什么地步?《过庵遗稿》记载,在河南地区,农民如果有一顷土地,那么以钱代役的话,最少也要出到七千钱。

倘若再加上劳役中的额外盘剥,有时劳役钱出到一万钱以上也是常事。再算上耕种一顷地的投入,哪怕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想落个温饱,都要看运气。

这还算是正常年景,放在腐败严重的崇祯年间,以《崇祯八年》手札记载,是年大名府起运米豆,按理说,应该给负责运输的脚夫们发放脚钱,谁知当地官府巧立名目,竟然给当地乡民摊派运粮车,每家必须要额外出钱,才能免掉徭役。

这样的钱,那时都可以毫无压力的贪。

如此一来,这繁重徭役,也就是大明朝动乱的导火索,所以在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才会出现以火浇油的景象。

繁荣一时的明王朝,终毁于农民起义的烈火里。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