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药用酸味草

 胡同院子 2018-10-09

   酸味草又叫酸浆草,最初听闻它的药用,是从谢老师口中得知的。起因是在深圳有一朋友,回到湛江来,然后他的小孩发烧了,正巧遇到我们,说是实在不想前往医院打吊针了,问问有什么草药可以处理。当时谢老师根据判断,该小孩的发烧是因扁桃体发炎所致,于是建议用酸味草。大概用一两左右的新鲜酸味草(鲜品比干品效果更佳),捣烂取汁,然后加上一点盐,最后用刚烧开的水冲服。没想到当晚就退烧了。小儿发烧多数是由扁桃体发炎所致,这是小儿的体质所决定的,是以小儿肝旺(脾弱)的缘故。而谢老师之所以知道这个用法,是他的母亲教给他的,谢妈妈就是老一辈的民间中医了。深圳的这一位朋友,自此之后就将酸味草带回深圳的楼房阳台上种植了,这东西很容易生长,味道酸酸的,然后他有时候会加一点糖,酸酸甜甜的孩子也不抗拒,几年下来没事就给小孩弄点来喝,就快将酸味草当作小孩的保养品了。但自此以后,他的小孩就真的很少因为扁桃体发炎而发烧了。

   预防扁桃体发炎,很多人提过夏枯草煮蛋,包括已故名医倪海厦。不过很多网友说没用。其实不是,夏枯草这个东东可怪了,扁桃体正在发炎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能治疗,没有作用。然而,如果是平时吃它,就可以有一定的免疫作用。方法是:用15克夏枯草,用2碗水熬成一碗汤,熬汤时放一枚带壳的生鸡蛋,汤熬好后,把汤喝掉,鸡蛋去壳吃掉,就会有一定的免疫作用,有的人甚至说能够终身不再发炎,这个我倒没有进行观察与统计过,因为我很少用到这种方法。我曾自己服用夏枯草来体验它的药性,确实是祛肝火很好的一味药物,但是它对胃气的伤害,却是不应该轻视的,所以我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方法,也没有向别人推荐过这种方法。但是鉴于夏枯草祛肝火的力度,我是认可它在这方面的作用的。与酸味草比起来,我当然是弃夏枯草而用酸味草了。不过很可惜的是,我的小孩却不喜欢这味道,因为它多少都带有一些“草的气息”,所以我即便知道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唯有用菊花勉强代替了。

民间药用酸味草

   那酸味草为什么也有这样的作用呢?请先看上图,这是我用手机拍摄的,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开黄花的品种。首先可以看到酸味草的叶子是三瓣的,所以它又叫做三叶酸。三是什么象数呢?肝木的象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然后既然叫做酸味草,相信你猜也能够猜知它的味道是酸的了,而酸味又是对应肝木的。所以,总体来说,酸味草的主要方向是肝木,这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了。由于它是寒凉的物品,于是它就像夏枯草那样,能够祛肝火,并且力度也不弱。但是,酸味草却不伤胃气,不但不伤胃气,而且还有一定的醒脾作用,因为,酸味草还有微微的香气呢!香气就是能够醒脾的。并且你看它那黄黄的小花,这黄色不就是中土脾胃的对应颜色么?并且还是开五瓣的花呢!这个五正是中土脾胃的象数啊!于是,《陕西植药调查》就说它具有“健胃”的功效呢!也难怪家猫在“拉肚子”的时候就跑到花盆上找酸味草吃(对了,好友阿宇告诉我,他家曾经养有一条狗,某次那狗拉肚子,竟然自己跑去找鱼腥草吃,动物有时候也真的很厉害呢)。如此,酸味草针对小儿这肝旺脾弱的特殊体质,还真的是对应得无以伦比。当然,你可以说这寒凉的东西,多少都有点伤到阳气吧。这个当然是这样,但是也不是天天喝呀,这东西的寒凉,与雪梨、香蕉之类的东西比起来,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呀,人总不可能会避免一点寒凉的东西都不吃吧,关键是要调和,如果实在觉得要反佐一下,那么加一点点的生姜就可以了

   如下图所示,酸味草常见的还有一种是开紫花的,这个品种的酸味草,并没有黄花品种的那种微微的香气,也就是说这种酸味草在对应中土脾胃方面稍微逊色一些。不过这东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根挖起来看上去象小萝卜也能吃,有点甜甜的味道,但开黄花的品种就没有像这么大小的根并且它却更偏向于血分(紫色就是对应血分的),对于处理跌打,散瘀血之类来说,就更加专业了。这小小的东西竟然还能够处理跌打?还真是这样哦,民间一般是这样用的:酸味草鲜品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当然了,现在的跌打药物那么多,相信不会有几个人会再用它来处理跌打的了,除非自己在家应急用,否则如果是病人来找你处理,用这些东西还不被骂娘呀!

民间药用酸味草   

   根据我的观察,以前还不觉得酸味草那么普遍,真正是这两年才发现到处都是,并且以这种开紫花的酸味草最为普遍。香港籍的曾老师最看好的就是这种到处到是的所谓“贱”的物品了。曾老师说,真正能够救人的,往往是这些“贱”的物品。比喻车前草、艾草之类,就是很常见很有用处的东西。但是为什么曾老师如此看好这些“贱”的物品?道理是这样的,既然大地普遍的生长这种东西,就说明这是普遍的地气化生的,是以天生一物,必生一物以克之的缘故,这就说明现在的人或物普遍需要这种东西来对治某些邪气,所以才会这么普遍低化生并且繁殖,这就是天理,或者叫做道理。《易传》说:“一阴一阳之为道。”为什么不叫“一阴一阳为道”而偏偏要加个“之”字?这个“之”字主要说明的就是一阴一阳之间的那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呀!而《黄帝内经》则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则强调了阴阳的不偏不倚。如果偏阴偏阳,那就是病态,中医的目的就是调整阴阳,达到到“和”的状态,病就治好了。酸味草真的是大有用处的,它的功效至少包括: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通常用于感冒发热,肠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神经衰弱,赤白带下;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烧烫伤等。以下是各本草书籍对酸味草的作用简介,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1、《唐本草》:食之解热渴。主恶疮瘸瘘捣敷之,杀诸小虫。

  2、《本草图经》:治妇人血结不通,净洗细研,暖酒调服之。

  3、《滇南本草》:治久泻肠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

  4、《纲目》: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同地钱、地龙治砂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捣敷汤火蛇蝎伤。

  5、《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

  6、《医林纂要》:补肺泻肝,除热气,去瘀血,敛阴。

  7、《分类草药性》:截疟塞鼻;酒炒敷鱼口。

  8、《岭南采药录》:治麻疹,蛇毒,疥疮。

  9、《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腐肉。治疮痈溃烂。

  10、《贵阳民间药草》:清热,利尿,接骨。治尿结,黄疸。

  11、《中国药植图鉴》:用红糖混煎服,治流火(丝虫病初期)。

  12、《陕西植药调查》:健胃止咳。

  13、《湖南药物志》:治发热咳嗽,心胃气痛,疮疡肿胀作痛,毒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