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天津报》为何不改大报 (新天津报社故事)

 刘髯公纪念馆 2018-10-09
 2017年03月27日 星期一《今晚报副刊津沽版》刊登,同年《九河寻真》(天津古籍出版社)收录。
 作者:刘礼宾
               《新天津报》为何不改大报
   
    引进先进的印刷设备,是报社提高印刷质量和发行效率的生命工程。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阅览室里,存放着一张以四分之一版面刊登新进滚筒式印刷机写真照片的《新天津报》。报上同时刊有一行文字:“装妥以后如蒙各界参观,当所欢迎也。”这是敬请业内同行及社会热爱新闻事业的读者朋友前来报社参观新设备。可见当时新天津报社的喜悦心情。

  《新天津报》1924年创刊,至1934年1月日销总数已从最初的五百份升恒到六万份。那时报社的十六页印刷机已难应对市场需求,不仅图片印刷不完美,而且出现了“短少张幅,火车误时,以至当日不能寄送”等阅者不满情事。当时,最看好的机型为德国造滚筒印刷机,但是价格太贵,每架约五到六万元,只能望洋兴叹。

  1934年初,金价大落,新天津报社抓住了机遇,以六千元购进一台美国制造的小号滚筒印刷机。这台机器每点钟能印报一千两百份,印刷效率和质量均得改善。此前社会传闻,新天津报社的印刷设备升级后将由原四开小报改为二开大报。《新天津报》则立即声明:“本报永久不变宗旨,亦决不改为大报,每日仍出四小张。”本着这个原则,在印刷设备升级后,新天津报社不断增版,并将《新天津画报》设为赠送刊时依然敬告读者不改大报。当时有读者在副刊回文曰:“可见持之以恒的精神,亦表现在为民发声上。”

  社长刘髯公十分高兴,告知读者:“此后误车,短张毛病可以不再发现。‘但仍有’惟不能自助叠报,是为美中不足者。”此后,每在新天津报的纪念刊上,髯公都要将这台印刷机的照片列于诸重要照片之间。但刘髯公一直心系德国制造的大滚筒机,他说:“本报经济充裕,另购德国印机,自然另有一番美了。”

  1937年7月,新天津报宣布抗日停刊,印刷机随之熄声。刘髯公被保出狱在家养伤期间,特别要求家中安静,就为监听机器是否工作,生怕家人抵不住日特压力私自复刊。刘髯公被日特暗杀后,家人和机器班的师傅们对这台心爱的机器蓄意破坏,以至不能正常工作,所剩新闻纸则秘密送予抗日组织。

  1944年,日本特务机关借口报社藏匿抗日分子,并为解放区运送新闻纸而实行查封。1945年,日本降伏,国民党九十四军牟廷芳派李新民“劫收”了新天津报社资产,借口刘髯公曾秘通共产党,开机印了几期《新时报》后,印刷机就不知去向。

《新天津报》为何不改大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