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毁巢捣穴法——谈追根溯源思维

 昼三夜二205 2018-10-09

四、毁巢捣穴法——谈追根溯源思维

 

“巢穴”,是鸟兽藏身的地方。这里借用它,在于说明病邪蕴结、藏匿、凝聚、郁滞或瘀阻于机体的某个部位。它具有二个特点:第一,是病邪部位的相对固定性;第二,是病情表现除部分急重外,多为病程绵缠之沉疴痼疾者;第三,治疗经历多是辗转医治、百药无效者。造成邪踞巢穴的原因是很多的。粗略分析约有如下几点:①禀赋因素。由于禀赋不耐,致邪气易犯某部而羁留,或禀赋特异而致病。如狐惑病(眼-口-生殖器综合征),蝶疮流注(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壳疮(银屑病)等。②毒邪直击。如烂喉丹痧握红热),疫毒痢急性中毒性痢疾)等。③特异病毒。如肝瘟急性病毒性重症肝炎),稻瘟病(钩端螺旋体病)等④积渐而成。如鼓胀(肝硬化腹水,腹内癌肿,结核等伴见之重症腹水),流注(多发性转移性肌肉深部脓肿)等。此外,还有误治而成坏病,外伤跌打之后遗症,中毒重症救治成功后的继发症等。可见,导致病邪盘踞巢穴的病症不仅很多,而且情况极为复杂。而在临床诊疗时,由于导致的原因不同,邪踞巢穴的部位有别,邪气之轻重各异,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否受到不良干扰等诸多差异,纵然身患—种疾病的病人,辨治时也可能有很大差异。

以上情况说明,邪踞巢穴是临床涉及面极广的一大类疾病,无论在急证、重证、奇证还是顽证中都能见到。这种广涉性,必须有一种特具针对性的遣方用药法,而其极为复杂的情况,又必须有一种独特的辨析把握法。毁巢捣穴法就是为满足这种要求而确立的。

因而,本法从思维角度论,要求能拨开假象,并剥开层层症象,穷原竟委,追根溯源,以寻找邪穴所在。从治疗学角度论,要求选方药稳准,针对性极强、效力度极大,而又不失统揽全局。如曾治一中年男子,反复腹泻,稀便中夹脓血黏液,并有里急后重,腹痛时发时止,迁延不断已逾3年。初时缘由一次不洁饮食后腹痛,泻下咖啡色水样便,内带胶冻状物,西医以“肠炎”治疗好转,而一直未全止。遂于症发重时就诊,平时停药。历时近1年后,症状逐渐加重,并感消瘦乏力,始不断求治于中、西医。中医曾先后以白头翁汤、芍药汤及附子理中汤加味等多法治疗,前后服药数百剂,或仅小效一时,或全然无效。西医以慢性结肠炎治,亦无效果。如是已历3年,患者口感衰弱,且因久治无效而十分悲观,经人介绍专程来诊。

患者精神顿,消瘦明显,面青白无华,语言声低。目前大便稀溏,内夹脓血及白色黏液,日三五次不等。里急后重,腹中微痛。时作时止,发无定期。并有胸闷不舒,时时面红微热之感,纳食不香,夜难入睡。脉弦数,舌质偏红少津。证属休息痢,湿热垢滞,蕴结大肠。本患久痢伤而舌红微热,舌干少津;气伤而神情顿,语言低微;脾伤而纳呆消瘦;气滞而里急后重,胸闷不舒;久治不效,焦虑日久而失眠。病情看似复杂而均因痢久不止引起。而痢之不止就在于湿热邪毒,蕴结大肠。但病程已3年,证已成虚实夹杂之候,纯用苦寒清肠,必再伤正,培补温运,又恐再伤阴助邪。治疗之法,只宜以清和之剂,直决大肠邪穴。方用黄芩汤加味:白芍30g黄芩10g炙甘草15g大枣20g石斛15g麦冬15g马齿苋30g生麦芽15g,木香10g当归15g黄连10g白人参10g生山楂15g水煎,1剂。服完7剂后,大便日减至一两次,内中脓血黏液胶冻状物减少,余症减轻。以上方稍做随证加减,坚持服用3个月,所有症状,基本消失。

可见,毁巢捣穴法并不是必用攻逐之剂或峻猛之药的治法。而是找准病毒之巢和病邪之穴,遣用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之方药,以收灭巢毁穴之效,从治愈痼疾的一种治法。

案一 狐惑病

朱某,男,31岁。自幼口腔常发溃疡,每发涂药可消。十多岁时开始加重,近8年来更是日渐严重。口中有时溃疡达10个,最大时如1元硬币大小,疼痛难忍,无法吃饭,语言受限。久发以后,溃疡逐渐蔓延到咽喉下,以致不停咯吐出黏液浓痰。旧溃疡未愈,新溃疡又起,所起溃疡均需3个月左右方可愈合。前阴也曾多次出现溃疡,但所发次数远比口腔少,程度也远轻于口腔。

自病情严重的近八年开始,从未间断治疗。曾连续服甘草泻心汤近1年,无效。又曾服调理脾胃药及中成药,如气血平衡丹、脑气平衡丹等逾年,仍无效果,西医诊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先后在北京、郑州等多所医院就诊。服用沙利度胺8个月,服时有效,但只要停药1周,则必然严重复发,溃疡更多、更大,只得停药,放弃这些治疗。也曾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类及维生素等药治疗,也毫效果。自发病以来,从未停服中成药,先后服用过子金花丸、知柏地黄丸、口炎清胶囊、双黄连胶囊等近50种,并配以外用药近20种进行治疗,均无效果。患者近期严重复发,无法吞咽,语言发音不清,已无法熬挺,遂专程前来求治。

来诊室后,患者先送上一叠自行记录的病情和治疗经历。其中仅中成西药即分类列出利咽清热解毒类、维生素类、消炎类、肠胃药类、外用药类及其他类等6大类。患者表情痛苦而焦虑,咽部有一蚕豆大溃疡,来诊前于他院检查还发现另有一出血性溃疡,均疼痛不已,需服止痛药方能维持。痰稠,大便欠畅。脉细,舌胖大,舌苔黑润。诊为狐惑病。辨证:湿热瘀浊,酿生虫毒,上蚀咽喉,下蚀前阴。方用升麻鳖甲汤加味:

升麻15g鳖甲20g当归10g生甘草10g雄黄1g(冲服),蜈蚣2g花椒40粒(炒),蜂房10g赤小豆30g蟾蜍皮10g硼砂10g儿茶10g射干15g人中黄10g水煎,日1剂。

因溃疡见药后痛难忍受,遂收入院加用输液及局部处理。服药4剂,溃疡即消退,带药回家。

服完25剂后前来复诊。1个多月来,仅咽部偶发一小白点,并可自行消退,局部已完全正常。平汗多肤冷,自觉背冷恶风。双尺脉弱,左关稍滑,舌略胖,薄黄苔。前方去人中黄,减雄黄量为0.3g加用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10g大枣20g以做善后维持。

狐惑病在仲景书取与百合病、阴阳毒同列于一章论述,并出甘草泻心汤、赤豆当归散内服方2首,雄黄外熏、苦参外洗方2首。所出4个条义侧重症状描述,未明确其病因病机。后之注家或从条文析义,或从方药反推,认为该病系由肝经湿热,循经上循下犯,蒸腐气血而成瘀浊,生风化腐为虫所致。并认为仲景出甘草泻心汤是针对本病脾胃虚弱,湿热郁遏,虫毒蓄留病机的举例用方。因此,主张对肝经湿热者,以龙胆泻肝汤;肝肾阴虚者,用知柏地黄汤;脾肾阳虚者,用右归丸。从病机角度看,这些方法应该是对症的,它们补充和丰富了仲景治法。而从临床看,这些方有时疗效却不满意。本患者历经8年,遍治无效,即说明了这点。

我用升麻鳖甲汤治疗狐惑病,缘于对本病病机的步步探索所做的选择。鉴于以往所用方药无效的情况,后遇此证,我深入循证推敲,此病反复发作,当为邪毒蕴恋;溃破糜烂,乃湿毒之征。而该病公认为湿热内蕴,郁久成毒所致。因此,要害在一个“毒”字上。毒邪不甚者,或清或解或化或排,多可去之。而毒之甚者,则只有攻毒一法。攻毒之方必求效专力宏,而以上方药显然不具这一特点。在反复推求中忽忆及仲景治阴阳毒之升麻鳖甲汤。该方针对的病名即“毒”,症状亦以“咽喉痛,唾脓血”之毒蚀为主要表现。方中升麻功擅解毒;雄黄,《本草纲目》谓其能“杀邪气百毒”;鳖甲,《神农本草经》谓其“可去阴蚀恶肉”。于理于方于药此方均是一首攻毒之方。于是试投,果一投即效。该患者病程特长,毒踞巢穴,已成聚结顽凝之势,非此针对性极强的攻毒之剂,是不能奏效的。

案二 飞扬喉

郑某,女,56岁。口中生血水疱3个月。旧消新长,反复不断,呈散在发作。疱溃破后溢出水液有咸味,水疱有时呈血疱样,龈肿,疼痛。于某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经取活检诊为“良性黏膜天疱疮”,准备以大剂量激素治疗,患者不愿接受,遂来我处就诊。

口内散在多个血水疱,大小不等,龈肿,疼痛,二便尚调。脉细,舌正常。诊断:天疱疮。辨证:素有积热,邪毒上炎。处以甘露饮加味:

天冬12g麦冬12g生地黄30g熟地黄30g甘草10g茵陈15g黄芩10g枇杷叶10g石斛12g蜈蚣2g儿茶10g竹叶10g木通10g白参10g水煎,日1剂。

服完4剂来诊,口中疼痛大减,仅新起一小疱。再服7剂来诊,第一次多口以来未再起新水疱,龈痛好转百分之八九十。但觉乏力,午后腹胀。邪毒已溃败,而已现阴柔碍脾、苦寒伤气之征。药随证调。上方生地黄、熟地黄均减量为10g去儿茶、木通,加建曲10g带药15剂,老家以做巩固。

天疱疮,两医认为是原因未明的恶性皮肤病,近年来多将之归于身免疫性疾病,是一个多发于中年人之慢性复发性疾病。并认为部分病人于皮疹前先出现口腔黏膜损害,渐及鼻、咽喉、前阴、肛门等处。

中医认为,天疱疮系心火脾湿兼感风热暑湿之邪,熏蒸肌肤所致。本例患者虽极有可能是天疱疮皮疹出现前的腔黏膜损害,而从临床表现看更当诊为“飞扬喉”。飞扬喉是一种以口腔上腭等处突起血疱,色紫壁薄易溃破,破后流血水为主要特征的口腔疾病。同天疱疮一样,仍是一种邪毒为患。

本患具三大特点:①患者禀赋特异;②邪毒类型特异;③邪毒作用部位固定局限。

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本病疱疹局限于口舌,其病位在心脾。疱呈水疱,乃为湿患,时呈血液,乃为火征。湿为脾所主,火为心所主,症象亦当责之于心、脾。久发不止,频发不断,肿痛日甚,标志邪已成毒,毒邪蕴结心脾。故本例患者是一例禀赋特异、心脾积热、蕴而成毒、邪毒上炎之证。治宜清补攻泄兼施。甘露饮乃治脾胃湿热上蒸,口鼻喉疮,吐衄齿衄之专方,故以其为主方。方中二冬、二地及石斛补益脾胃之阴,另参相助,以调护其禀赋之不耐;黄芩、竹叶、茵陈苦寒清热燥湿;枇杷叶降气清热以助之;蜈蚣、儿茶攻散其毒;木通、甘草导泄邪浊。这样,方药看似平淡无奇,却从不同方向对邪毒之巢穴发起了总攻,因而药仅数剂即获显效。

以上两案,案一因追溯到了虫毒为患之根,并紧紧抓住如何拔除这个毒根,通过筛选过滤,精心寻找,终于找到了对此毒具有特异治疗作用之方而获效。而案二则以看似平淡之药,从不同方向攻散邪毒,最后使毒巢溃散而获效。就治法而论,均是毁巢捣穴法,而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则是追根溯源思维法。

追根溯源思维法,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步步地由结果追溯原因,直至找到最后根源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往往能够使我们直奔问题的实质,将问题彻底地解决。许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由此而变得简单起来。因此,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去见招拆招地解决,而应该采用追根溯源思维,静静地考虑一下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这样,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法在医学临床诊断上是一种必用的思维方法。因为疾病的假象,需要此法加以去伪存真;因为临床症状的矛盾表现,需要用此法找到正确答案;因为复杂的纷繁见症,需要用此法找到各症状产生的原因;因为邪毒之聚蕴,需要找到其盘踞的巢穴……不仅如此,一方之能用治多种不同疾病,需要用追根溯源法找到它们相同的病机;一药之能治完全不同的病症,需要用此法找到该药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因而,追根溯源法,其实是每个临床医师每天都在不断使用着的一种临床思维法,只不过这种使用在绝大多数人身上,处于一种自发的、朦胧的、粗放的状态,不懂得以思维学的要求对它进行科学训练,缺乏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客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结合,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结合的能力,因而难于达到追根溯源的认识目的。显然,缺乏追根溯源思维法的正确使用,是制约临床疗效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从临床实际看,在辨证诊断中,缺失追根溯源思维所带来的影响,人们是容易体察的,但在方药运用时如何通过这一思维方法去把捤和启,则是一个被普遍忽略了的问题,而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方面。

曾治一耳聋病人,以双耳突然听力下降,左耳完全失聪3个多月来诊。病前有外伤史,而病后即不断治疗。曾在某三甲医院做包括高压氧在内的多法治疗,全无效果。来诊时考虑耳聋起于外伤后,其人中年体盛,无肾精亏虚等症象,亦无中毒及可疑用药史,故其聋必为外伤血瘀,脑络瘀滞,阻塞窍道清阳。因而采用通窍活血汤以治,数剂见效,连续服用2月,双耳聪灵如前同样,凡具以上病机者,无论头发全脱、头皮光亮者,还是斑秃,也无论是偏头痛还是全头痛等不同病症,均用本方治疗效果特好。

如麻黄,临床除解表、发汗、平喘宣肺外,可用治功能性不射精,遗尿,子宫脱垂,阳痿,脱肛等多种不同病症,这看似不好理解,其实都是追根溯源思维的运用结果。麻黄有通九窍之功,开关通窍,直通任脉。功能性不射精者,多身体健康,性交正常,用麻黄开通其精窍后,精液能射出。麻黄入肺与膀胱。遗尿为膀胱不约,而膀胱的固约和通利受焦气化功能调节。麻黄宣肺气、利焦、调膀胱的功能,正好准确地切合了这一病机,故用治遗尿每获良效。子宫脱垂、脱肛和阳痿病者,多久服补中益气或补肾助阳之品,麻黄开提肺气,宣散透达,故常可对一些久服补益的这类患者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可见,用好追根溯源思维法,不仅是正确诊治的需要,也是创新发展的需要。而由于临床医生普遍受思维水平、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度和对临证思维重视度的影响,故本思维处于一种人人在用,而绝大多数人并不会用的状态。从整个临床角度看,这确是一个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