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所谓人生,就是看见与被看见,目送与被目送

 蒲公英读书 2018-10-09

本文参加了【我喜爱的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

知道龙应台的名字,是在中学时代,读到她的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那时年少气盛而正面对成长中的很多困惑,我很为龙的勇气和犀利而感佩,从此记住了这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女作家。


龙应台的《目送》与朱自清的《背影》有什么不同?


所谓人生,就是看见与被看见

——读龙应台《目送》

文|徐淑红

1


知道龙应台的名字,是在中学时代,读到她的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那时年少气盛而正面对成长中的很多困惑,我很为龙的勇气和犀利而感佩,从此记住了这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女作家。


几年前读到她的《亲爱的安德烈》,虽然也为作者与儿子之间的母子深情及相互尊重而打动,但让我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其中关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与思辨。而这本名为《目送》的文集却是一本温柔婉转书写感情的文字,我有些好奇,拿到书就急切地翻阅起来。


粗翻文集,觉得最为出名的这篇《目送》,打头且与文集同名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就是朱自清《背影》的翻版,且还不如背影更有味道。


《不相信》中的“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开篇就击中了,及至读到“我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


我完全被这篇文章抓住,看来龙应台这本以情见长的文集,打动我的依然是她犀利的思想。

2


龙应台在代序《你来看此花时》中就提到了这两篇文章,她说海外流传广的是《目送》,大陆则是《(不)相信》。


开始静下心来一篇一篇认真品读。细读《目送》,才明白她不只写自己与父母,也不只写自己与儿女,她是同时写了父母、自己与儿女,有人就说这是一本可以三代人读的书,确实,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我们目送着儿女长大远离我们,我们也目送着父母变老乃至逝去。我们自己也被目送。


我想起自己学生时代每次回家返校时,要去马路上等车,不管时间长短,母亲都坚持陪着我送我上车。上车后透过车窗望见母亲渐渐远去的身影时,泪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盈满眼眶。后来母亲在信中也告诉我,当她目送我离开时,也流下了酸涩的泪水。

3


全书七十四篇散文,共分三辑,第一辑《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中多篇文写母亲的老,其余写家庭、手足和朋友情的,情理交融,感人至深;第三辑《满山遍野茶树开花》则多篇写父亲的老与逝,苍凉冷峻;第二辑《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则以写父母之外的人与事为多,充满悲悯,有些是旅行见闻,以香港居多,也有在国外东南亚泰国等地和台北的见闻——都是目所见之事,如作者序言中所说“每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三辑中都穿插记录了作者与儿子之间的种种情与思。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辑中的文章,除了《目送》与《(不)相信》外,《寒色》中写家是什么:“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读着让人会心。


《共老》里写手足情“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读来让人心惊.


她接着写道:“然而,又不那到简单,因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时时看得见当初。我们清楚地记得彼此的儿时”最后她不是刚才一种名叫雨树的南美树种,感慨道:“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牵挂》写友情:“他,有时是她,时不时来一个电话,电话絮絮讲完了,你轻轻放下听筒,才觉得,这其实是个‘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的电话——什么事都没有,扯东扯西,只不过想确认一下你还好,但是一句思念的话,都没有。”读着令人动容。


在《十七岁》里写当十七岁的儿子华飞拒绝作者为他预备的伞时,“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最后一段当作者发现一中山雉指给儿子看时,儿子一下离我老远站定后说:“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的小孩!”读得让人想大笑而又有点心里发酸。


龙应台在这辑里写得最多的是母亲,《雨儿》、《明白》、《胭脂》、《散步》、《回家》、《五百里》等都是写母亲的,“她曾经是个多耽溺于美的女人啊”,但是现在她的手臂布满黑斑,而且已经认不得她的女儿龙应台了,这其中有多少复杂的情感与感受,作者写得细致入微,但却很节制,只是冷静地呈现,很少抒情或议论。


在第三辑中写父亲的篇章中也是如此,《注视》写父亲的最后时刻,《魂归》写送父亲遗体回湖南老家情形,细致而冷静的叙述,让人感觉无边的悲凉,如封底简介中所说,写出了“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4


节制,冷静地呈现是这本文集里所有文字的特点,其中有篇《跌倒》评论两起自杀事件,可称为时评,比之从前的犀利,多了份节制与婉转,这对于擅长议论与批判思维的她来说很难得,也许如简介中所说,“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


这让她的文字显得简洁,本书共七十三篇散文,多为千字文,父母篇章也同样如此,按我们现在一般散文大家的写法,可能会把它们联成一篇长文,但我觉得这样分开写其实也很好,也好读。


这本文集的文字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标题极简,多为两个字,在阅读《目送》的那段时光里,我几乎迷恋上二字标题。


写家是什么标题为《寒色》,《寻找》和《忧郁》都是写香港的杜鹃的,还有直接用人名的,《海伦》写帮她打扫卫生的广东女子,有篇标题居然就为《杜甫》,当然不是写杜甫,写草木的,但提到杜甫的诗歌和诗里映衬的诗人的穷困.


特别喜欢那篇《金黄》,写香港的树木与花草龙应台称之为“一个城市里最原始的原住民”,用金黄命名是因为最后一段:到了“五一”劳动节,你终于明白了新闻里老被提到的“黄金周”真正的意思,在这一个礼拜,香港漫山遍野的“台湾相思”,同时喷出了千万球绒毛碎花,一片灿灿金黄。


《(不)相信》这篇文章的标题如把括号中的字去掉,也只有两个字。这篇文章击中我的除了前面部分,力量更在后面部分“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


龙应台在《目送》里用简洁真情的文字写了父母的老与逝,儿子的成长与离开,手足的共老,朋友的牵挂,她在行走中所见到的人、事、物,告诉我们:所谓人生,其实就是看见与被看见,目送与被目送,请在看见时,请在目送前,珍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