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肉眼诊断症状相似的七类鱼病

 凡凡人人人 2018-10-09

秋季(阳历9月~10月)气温逐渐下降至23℃~15℃之间,水温环境基本和春季相似,是金鱼发病的高峰季节。鱼病正确诊断是其治愈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在第一时间用肉眼诊断。鱼常见病中有不少症状相似、而病原体根本不同,这就迫切要求玩家掌握一些诊断技巧,用肉眼加以区别诊断,以利尽速治愈。 


各类症状及其区别: 



1,体表、鳍条充血、肌肉腐烂:


赤皮疾病表现为:鳞片脱落,蛀鳍、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 


暴发性出血疾病表现为:鳍基充血,口腔、颌部、鳃盖充血或腐烂,眼眶突出或充血,伴有体表肌肉腐烂; 



打印疾病表现为:在尾柄或腹部两侧有指印状红斑,肌肉由外向内腐烂; 


锚头鳋疾病表现为:部分鳞片发炎红肿,严重的肉眼可见鳞片之间,体表外有大量的,像石榴籽一样的血泡,一粒一粒的非常鲜艳,红肿部位有针状虫体。 



2,体表出现白点类:


白皮疾病与打粉疾病的不同之处是:


白皮疾病的白点只出现在背鳍与臀鳍为界的整个尾柄皮肤上,疾病情发展只是白点自身的面积扩大,疾病灶面积逐渐扩大呈白雾状,手摸有粗糙感;


打粉疾病的白点从背鳍、尾鳍到背部先后出现,白点数量不断增多,最终遍及体表像米粉般裹满全身,仔细观察,白点之间有红色充血斑点。 


小瓜虫疾病与微孢子虫疾病的区别是:疾病鱼死后2小时~3小时,体表白色小点状囊泡消失的为小瓜虫疾病,不消失的为微孢子虫疾病。 


黏孢子虫疾病与小瓜虫、微孢子虫疾病的区别是:前者疾病鱼体表为大小、形状不一的灰白色孢囊而不是小点状囊泡。 



3,鳃盖张开,鳃丝呈苍白色、体色发黑:


指环虫疾病:疾病鱼鳃盖张开,鳃部显著浮肿;


鳃霉疾病:鳃丝有点状充血或出血,常暴发性急剧死亡; 


烂鳃疾病:头部特别乌黑,鳃丝腐烂,严重者鳃盖骨内表皮腐烂或有半透明的小洞; 


侧殖吸虫疾病:疾病鱼闭口不食,肠壁膨大。 



4,肛门红肿,白便,厌食: 


疾病毒性肠炎:肠壁组织完整,肠黏膜一般不腐烂脱落,并兼有口腔、肌肉、鳃盖、鳍条等充血; 


细菌性肠炎:口腔、肌肉不充血,但肠道黏膜往往溃烂发炎,乳黄色腹水较多; 


变形虫疾病:症状与细菌性肠炎相似,但一般寄生于后肠部。 




5,鱼浮于水面:


这是鱼气泡病、缺氧和萎瘪病的共有现象,区别在于:


气泡病为鱼体漂浮于水面且沉不下去;


缺氧浮头常发生于夜间至清晨,或闷热无风、雷雨将至,采取增氧症状会很快消失。


萎瘪病:鱼体干瘦、头大尾小、背似刀刃、活动迟缓、体色发黑、散乱漂浮于水面。



6,急躁不安、狂游、跳跃:


疯狂疾病和中华鳋疾病:前者疾病鱼脊柱弯曲,整个尾部极度上翘而露出水面,脑颅发黄,在水中狂游打转,时而沉入水底,时而浮出水面; 


中华鳋疾病:鱼脊柱不弯曲,尾鳍仅上叶常露出水面故又称“翘尾巴疾病”,疾病鱼只在水面打转或狂游,鳃丝末端挂有许多白色虫体又称“鳃蛆疾病”。


鱼鲺疾病,两者均有急剧狂游和跳跃的现象,但后者主要以体表有圆形或椭圆形、身体扁平的虫体爬行来确诊。 


锚头鳋疾病与复口吸虫疾病:两者均表现为疾病鱼急躁不安,前者体表寄生针状虫体,严重感染时鱼体似披蓑衣,后者则在水面不安地挣扎,有时头向下、尾朝上失去平衡,疾病鱼眼球浑浊,严重时水晶体脱落,也有人称之为有“白内障”或“掉眼疾病”。 



7,鳞片隆起:


竖鳞疾病、鲤嗜子宫线虫疾病。


主要区别为:


前者鳞片隆起程度大,疾病鱼体表部分或全身鳞片竖起像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呈半透明的小囊状,轻压鳞片下的水肿液即喷出;


后者是部分鳞片突起,鳞片下寄生细长的红色线虫,挤压无积水。 


具体的治疗方法不再一一赘述,新来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号底部菜单的对话栏中输入关键词查询!


-The End-


如果您有任何金鱼方面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