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荐诗】10月9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秋林夜雨藏书阁 2018-10-09

《商山早行》 来自1号线上 03:59

诵读者:绵阳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乔佳




商山:在今陕西商洛。


征铎(duó):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槲(hú)、枳(zhǐ):植物名。


杜陵:在长安城南,这里指长安。


凫(fú)雁:野鸭和大雁。


回塘:环曲的水池。


插图作者:陈诺



这是一首羁旅之中游子思乡的诗。中国古代思乡名作比比皆是,但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这一共同的感情。所选择的意象不同,呈现出来的情绪就会迥异,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也会很不一样。

这首早行之中写就的思乡名作,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而蜚声古今。诗人选取早行途中所看到的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并列在一起,把游子在羁旅中那种劳苦、冷清和孤独渲染得极为强烈。其强烈的画面感很容易让读者的想象进入其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共鸣感。诗歌说,游子在外赶路,天还未亮就起床出发,听着马车上的铃铛声,此刻最易产生悲伤的思家情绪。诗人听到了乡村野店传来鸡叫的声音,起床时月亮还高挂在天空。在板桥上结满了霜,已经有更早的行人走过留下了足迹。山路上落满了槲叶,在昏暗的清晨里,白色的枳树花在驿站的墙边显得特别明亮。在这样的旅途中,诗人不禁想起了故乡长安,古人长期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把那当作自己的故乡。在梦里,故乡的池塘已经落满了野鸭和大雁,那是多么热闹温馨的一幕,与此时自己的孤独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思乡之情进一步得到强化。


(鸣谢:上海江东书院)


书法:中国书协会员、文史馆员、博导

刘建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