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和巴沙尔两人的处境大不相同,也导致两人的结局天差地别,卡扎菲和巴沙尔是中东的两个政治强人,两人都被西方视为“独裁者”。在2011年,这二人都遭受了由西方鼓动的国内反对派的冲击。但如今卡扎菲早已是命丧黄泉,但巴沙尔却依旧执掌叙利亚,两人命运如此的截然迥异,实在是令人唏嘘。 尽管外人总愿意把卡扎菲与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划等号,都封他们是“独裁、专断”,但两人还是有相当的区别--比如说巴沙尔比较重视民生。 2011年12月,正好可以与刚刚结束的卡扎菲政权形成对比,彼时的巴沙尔正在全力发展普惠于叙利亚人的旅游业,兴建公路和旅馆饭店,此前两年的旅游业是以200%的速度在增长,而旅游业能带来相当的就业。更重要的是,因为巴沙尔总统相对其父亲包容的态度,对不同宗教与民族都能相对平等的政策,进而获得了叙利亚城市中产阶层的支持。 同样是老美“不待见”的存在,作为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叙利亚天然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并且有俄罗斯这一军事强国做倚仗。要知道,俄罗斯在叙利亚拥有自己的海军基地,这也是它介入中东局势的“入场券”之一。眼看着中东地区亲俄政权越来越少,俄罗斯就更要帮助亲俄的巴沙尔政府坐稳江山。反观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既无法像叙利亚那样充当地缘政治中的重要角色,也没有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力保,领导人手里就没有足够的筹码去面对叵测的命运。 利比亚人口规模和卡扎菲政治基本盘规模太小,没有达到足够的临界规模,难以抵御外来打击。利比亚总人口至今不过636万,分属约500个部落,瓦尔法拉、阿祖维、卡达法三大部落占总人口约1/3,卡扎菲出身和依托的卡达法部落在他当初举事上位时不过10万人,后来他内战倒台时也不过40万人左右,无法提供足够人力支持卡扎菲政权。 综上所述,阿萨德之所以能够稳坐江山是拥有着冷静的态度和强大的盟友,而卡扎菲则不然,整个利比亚团结一致,所有的矛头都直指卡扎菲,所以最终命丧黄泉。所以我们今天在看待国际问题的时候,并不能仅仅只是从公平正义这种普世的价值观去看待这些问题,因为这种言论很具有迷惑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