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在城市中心的“天堂”

 naiga书馆 2018-10-09

采访、作者| 胡艺瑛

不过是一年前,我们开车横过渥太华的心脏地带,窗外一大片沿岸而建的住宅群标价上万加币,然而侧头一看,不过是十米开外,竟然只有一抹洋洋洒洒的绿地,草丛里冷不丁冒出来的几块石碑也有点突兀。我的懵然已经写在脸上,朋友淡淡解释:“那是墓地,也是西方观念中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三个月以后,我的外婆病逝。我在往回赶的路上因为大型交通堵塞无奈错过了葬礼,在看不到尽头的公路上绝望地看着夕阳一点点跌进地平线。到家以后,我听闻一屋子人守着一炷香彻夜未眠,养了十多年的老狗发出嗷嗷的呜咽,一抹,全是泪。长辈们喃喃道:“她很疼你,躲过了你的生日,也躲过了你最害怕的仪式。”

大约四年前,曾经听朋友谈起她对于“死亡”的碎片回忆,一场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的葬礼,她的父亲作为直系亲属,必须严格遵循习俗赤脚走火炭、光膀抗重物,甚至几天不曾合眼。经过长途跋涉辗转到家以后,一家三口直直瘫在地上,丧亲的钝痛伴随着无以复加的疲倦和操劳,耗光了他们体内的所有力气,以至于这场葬礼已经成了一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偷换了她对于葬礼的理解。

这好像是一个特别难以启齿的话题——我们在深圳某个公园里拦截了一帮广场舞正跳得兴高采烈的大妈们,小心翼翼地提问“如果未来这里将要建起一座殡仪馆……”“什么?!你说这里吗?”“啊当然不能够呀!以后我们还怎么来这儿跳广场舞!谁还敢把孩子带来遛弯啊!”……比想象中还要激烈一点,不过也是意料之中。当我们退到角落,她们索性把音响掐掉,一群穿着花色衬衣的阿姨们迅速挤成一团抢着发言,不输一群花蝴蝶。但我敢打赌,至少在一周之内,这个话题都会成为广场舞的余兴节目——她们极力排斥这座疑似要建在城市中心的殡仪馆,浑然不知身后那些以日为单位飙涨的房价、愈发见小的广场舞场地、人人趋之若鹜却又避而不谈的生死命题,和这座“看起来像博物馆”的建筑,有何干系。

在《葬礼面对死亡的社会安排——城市环境下葬礼仪式浅析》当中作者提出:“Malinowski的‘文化功能主义’指出即便是很原始的民族对待死亡的态度、情绪都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两层心理,即对死者的爱恋和对尸体的恐惧。其深层的心理结构是对于永生的渴望和对于死亡的恐惧。”而“建在城市中心的殡仪馆”概念提出者及设计师Abraham也不约而同地指出:“这个社会渐渐在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面对死亡这个话题——人们要么逃避,要么漠不关心。我们甚至下意识地假装自己能够永生,整个社会都不需要考虑生老病死这些问题,但显然这是一种羊群心理。”

2016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的墓地面积不亚于1/3个巴黎,同样的难题放在人口密集极高以及被老龄化问题严峻的新加坡则更为严峻——由于用地困难,新加坡的墓地期限仅能保留十五年。也是这一年,来自新加坡的华人建筑设计师Abraham(吴诺亚)提出“建在市中心的殡仪馆”方案——For Our Time On Earth的面世锐意解决生不从容、死无尊严的社会问题,并以美学救世的理念站在使用者角度发起共情,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间尽是尊重与理解、有序而恒久。Abraham在面对众多质疑与反对声音的时候几乎全程静默,最后笑着释怀:“建筑都是漫长的告白。”

此刻我们站在时间的起点,直面这场盛大的告白。

我们在抗拒死亡的同时,却又充满幻想

凤凰网青年:接到这个brief的时候,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

Abraham:说实话,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在人流密集的公园里冷不丁冒出一个殡仪馆,前者代表着自然和生命,后者具有浓重的死亡气息,我觉得它们很难融为一体。

凤凰网青年:这好像也是大部分人对于殡仪馆的印象,也会下意识地跳过这个话题。

Abraham:我其实还好,对于殡仪馆的印象大概就是小时候一次偶然经过,里面摆放着的棺材很是扎眼,周遭都包围着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和中国不太一样,新加坡的葬礼基本上都是在公共空间举行,过往的行人不免会觉得尴尬或麻木。

凤凰网青年:毕竟还是很难坦然面对死亡这个话题。

Abraham:的确,这个社会渐渐在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面对死亡这个话题——人们要么逃避,要么漠不关心。我们甚至下意识地假装自己能够永生,整个社会都不需要考虑生老病死这些问题,但显然这是一种羊群心理。

凤凰网青年:你试着用建筑的力量去跳出这个怪圈,于是有了For Our Time On Earth这个作品。

Abraham:其实最初这个殡仪馆的名字是A Place for Memories——一个承载回忆的地方,这也是我面对死亡的态度。生命的伟大在于没有人能够彻底诠释它的意义,语言是苍白的,建筑同样也是苍白的,但至少它们的存在能够让人们去直视或思考,从而得到自己的解释。

凤凰网青年:但很多时候,表达和理解之间总是存在一条鸿沟。

Abraham:这确实是令发声者很头疼的问题。

凤凰网青年:我们知道你在正式设计之前,曾经向附近的居民派发了大量问卷,都是些什么问题?

Abraham:你希望以什么方式埋葬自己?如果你最亲密的人离世了,你希望他/她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葬礼?

凤凰网青年:听起来只是一些很普通的问题。

Abraham:但收回来的问卷都让我们很意外——几乎所有人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都慷慨又潇洒地选择了海葬、树葬这样的方式,但同样的问题落在亲人头上,七成的人都会选择火化,并且将骨灰保存在墓地,以供后人长久地拜祭。

凤凰网青年:大家居然会对自己的死亡都存在幻想?

Abraham:当我们更深入地追问下去,他们却又对墓地存在天然的恐惧感,这种矛盾在某种程度上令人感到折磨,于是大家索性都避而不谈。

凤凰网青年:这些回应会不会给了你新的思路?

Abraham:是的,最终我们在决定这个殡仪馆整体外观的时候,大量运用了互相环绕的墙体,从远处看去就像是密不透风的平面建筑,但实际上这一系列的正方形墙体互为圆环,各自承担了这个大型环状建筑的独立碎片部分。

隔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引导和迎合

凤凰网青年:说实话,远远看去确实不会和殡仪馆扯上任何关系。

Abraham:这就是建筑的语言力量。隔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引导和迎合,未知的建筑往往会引起过路人的好奇心,如果你有勇气往里试探,你便知道这个看似迷宫的庞大建筑物尽收眼底,所有的墙体都在你的视线之内,沿途的标识会如期而至,你知道前头是什么,但也在最大限度之下减轻了这种已知带来的恐惧。

凤凰网青年:多少会安抚了一些来访者的情绪。

Abraham:对于那些并不是到此一游的人而言,他们的心情必然是沉重的。超过八成的造访者还有另一个身份,他们多是前来参加葬礼或是拜祭亲人的使用者,缓长的入口,逐渐减弱的外界噪声,以及隐秘而庄重的地下场所,这些都是建筑的告白和力量。

凤凰网青年:除了密集的墙体设计,你还毫不吝啬地放置了大量圆柱和石碑建筑,这和我印象中的古罗马城市广场有些相似。

Abraham:圆柱和石碑几乎是墓地的固定元素。

凤凰网青年:也可以是一种遥远的致敬。

Abraham:我曾经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沉溺在“如何用建筑解答死亡”这个问题里,后来我去了一趟罗马,并且在古罗马的城市广场建筑群里呆了很久。这一片经历了战争杀戮和现代文明浸淫的地方,始终保留着过去的气息,荣耀依旧。

凤凰网青年:文明的消亡和人类的离世一样,留给后人的思考都是相似的。

Abraham:是的,当我凑近了那些全是风尘的一砖一瓦细看,历史愿意留下的痕迹里,没有自然,没有艺术,没有情绪,只是人和建筑。古罗马已经灭亡了五百多年,但是人类试图吞并世界的野心依然历历在目,他们以为这就是荣耀了,现在我们何尝不是。我们回避死亡的同时,也在抗拒自然定律,抗拒文明进化,抗拒自我认知。

凤凰网青年:这么说来,自然因素在建筑之中的存在意义,并不止于绿色的填充。

Abraham:碧山公园乃至整个新加坡的天然优势在于,绿植的泛滥足以垂手可得,但存在并不意味着必然。我在起草之处就在殡仪馆的顶部预留了大量的绿植空间,矮墙和高木之间的强烈冲击也是一种弥合。

凤凰网青年:我们不得不引出一个非常具象的问题——假若整个建筑群以一种非封闭性的环形墙体作为外沿,你怎么保证使用空间的绝对私密性?

Abraham:我们保留了地下的礼堂作为绝对私密空间,从平面图看来,由地上通往地下的唯一通道就是一个宏伟的缓坡,这是一个入口的形式,也是一种建筑的隔断语言,缓坡的存在为地下的空间巧妙分层。

凤凰网青年:但如果通道主要以缓坡形式存在,对于残疾人士而言会不会并不友好?

Abraham:恰恰是因为考虑了那些行动不便的拜访者,我们严格遵守了新加坡当地法律所规定的1:12坡度,并在这个基础上延伸至1:15的比例,因此任何一个用轮椅代步的人,都可以非常轻松地参与任何一个环节。

凤凰网青年:其实平台图的解读还是有些费力,你可以讲述一下整个殡仪馆的使用流程吗?

Abraham:传统意义的华人葬礼一般都是由灵车将死者的遗体运到殡仪馆,后续会进行一系列的清洗、入殓和保存工作。葬礼举行当天,工作人员会将遗体运至礼堂中心以供亲友瞻仰,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会通过缓坡进入礼堂,同时也可以选择在旁边的休息室逗留。仪式结束以后,遗体会被运回灵车之中,随车缓缓驶向地面,这是整个设计最人性化的一环。

凤凰网青年:人性化?

Abraham:灵车离开的同时,地面的一道光会紧紧追随着它移动,光照的范围会逐渐扩大,最终当灵车在视线范围消失的时候,光照满地,从心理和感官层面而言,这不是失去,而是希望——Live,after death.

凤凰网青年:这种几乎无缝衔接的效果必然要求极高,其中的光学原理是什么?

Abraham:我们将通道的天花板顶部“偷梁换柱”,原有的水泥天花被暗中隔断,取而代之的是完整玻璃,自然光透过玻璃折射,最终形成强烈的集中光源直射在固定的路线之上。

凤凰网青年:但总有自然光缺席的时候。

Abraham:如果遇上雨天,我们会选择后备的LED光源补充,不过新加坡几乎都是阵雨,再大的雷雨也撑不过三个小时。

凤凰网青年:是的,新加坡永远都有晴天,但也永远都不缺雨水。如果遇上特大暴雨,缓坡作为唯一的场馆入口,会不会引来一系列的排水问题?

Abraham:恰恰相反,由于这条悠长宽敞的缓坡,再多的雨水也会在可控范围内,被引流至殡仪馆地下二层的排水系统,水池中央则被设计成了祭坛。有阳光的时候,这个水池变成了镜面,反射玻璃光面之上的蓝天。

凤凰网青年:一个令人费解的现实问题,为什么“城市里的殡仪馆”这个设计会选择新加坡作为优先案例?

Abraham:新加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为什么特殊呢,这个统共只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面临着城市用地无法解决未来人口增长的问题,老龄化的突出令新加坡政府必须考虑未来至少三十年的目的需求。而传统的墓地至少占地两平方米,在未来的新加坡,这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于是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不到2000平方米的地下场所内安放超过一万个骨灰盒,也是一种缓兵之计。

凤凰网青年:你一直在强调,其实中国和新加坡的社会观念在某种程度非常相似,你认为“城市里的殡仪馆”这个概念在中国可行吗?

Abraham:当然可行,尤其在那些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土地问题是一个持久且暂时无法普遍解决的社会问题,新式殡仪馆的存在至少可以解决上万个墓地的用地问题。

凤凰网青年:新式殡仪馆的改变还缓解了殡葬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出境,人性关怀也许是建筑语境之下的重要议题。

Abraham:的确,在现有的设计方案之中,碧山公园就位于新加坡中心地带,交通非常便捷。而殡仪馆的地下三层是工作人员的活动场所

你说得对,那么我们的这个殡仪馆的地下第三层,作为大家工作的场地,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属的亲密接触,他们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公环境。由于水池的光线设计,自然光能够透过水池反射至工作区域之中,即使在地下,他们也不会觉得阴暗隔绝。

伟大的建筑都是漫长的告白

凤凰网青年:这个问题其实有点老生常谈了,你觉得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是怎么样的?

Abraham:很多人以为作品出众是一个伟大建筑师的先决条件,但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观念。好的建筑师必须首先解决大众的需求,并且对于这个社会保持自己的洞察和态度,他的作品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惊喜,也能够最大化地解决彼此生活之中的问题——他既给出了一个理想的答案,又附加了一些人们从未设想的部分。

凤凰网青年:但这是一个很难把握尺度的问题,伟大建筑背后的设计师和设计理念,到底应该怎样决定出场顺序?

Abraham:一个建筑永远不会像一篇报道一样,以一种行云流水的方式透露设计师的想法,这是建筑特有的“慢热”气质;我亦从来不相信任何建筑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那是暴君式的建筑。伟大的建筑必然是有态度且有远见的,但这种态度和远见没有必要成为当代人的负担,它永远都是一种漫长的告白。

凤凰网青年:那么“城市中的殡仪馆”也许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迭代的文化作出让步,却又对某一个群体表现出极大的关怀。这些相对建筑图纸而言略微形而上的理念,实际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介入设计之中?

Abraham:我知道所有新闻报道都讲究一个相对的“实效性”,建筑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无可避免地也要回应时代的追问。对于社会问题而言,建筑无疑是一种见效缓慢的治疗手段,一个建筑从图纸拔地而起至少需要五年时间,五年对于一个时代来说已经足够厚重,往往一个问题还没有被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已经被解决——所以那些在外界看来不过是锦上添花的手段,实际上是大雪降临之前送来的炭火。

凤凰网青年:我们姑且将这种揉合了人文情怀、设计理念、现实问题的建筑称为社会设计的逻辑,这对于一个设计而言意味着什么?

Abraham: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它并不意味什么,这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建筑在为全人类还是某一类人群服务?建筑的存在是因为生活本身还是未来所需?建筑对于设计者本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只有当你弄明白了这些问题,你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这也是设计师和设计师之间的彻底区别。

凤凰网青年:这个问题也许不太好回答,你希望自己未来是一个怎么样的设计师?

Abraham:我可以试着回答一下。坦白说几年前我更加在意作品的设计感,当时的职业方向更接近“明星设计师”。但当我在设计领域浸泡了好几年,不断接触更多行业和社会群体,你会动摇——你真的这么需要名望吗?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对于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时代选择的很多,但历史最终留下的很少,就如今天我们所见的古罗马城市广场遗址,荣耀退场以后只剩意义,你就会明白,其实我们根本不会在乎自己会是一个怎么样的设计师,而是你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作品。

获取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内容,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青年”;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凤凰网YOUNG(ID:ifeng_young)

责任编辑:胡艺瑛 PSY011

* 凤凰网青年频道 合作邮箱:all_young@ifeng.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