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全国高校“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西域研究 2018-10-10

2018年全国高校“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部门:体育学院   发布时间:2018-10-08  浏览:405

【字体:   

9月26-28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我校体育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研讨会在雁塔校区举行。我校党怀兴副校长致欢迎词,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分社范峰社长致开幕词。大会开幕式由“运动解剖学”教材主编李世昌教授主持。来自我校及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80多所高校120余位教师和人体及运动解剖学3D软件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安排了7个大会特邀报告、4个圆桌主题讨论和沙龙。在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围绕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化背景下的教材建设、课堂和实验教学、微课制作、3D动画设计与应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为开发我国运动解剖学慕课和新教材、提高运动解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范峰社长的报告“运动解剖学课程与教材建设”介绍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运动解剖学课程设置,回顾了新世纪在线课程建设的历程和国家级运动解剖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情况,提出了运动解剖学优秀教师的要求、慕课发展趋势和运动解剖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方向与思路。李世昌教授的报告“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了任课教师的要求,解读了运动解剖学教材,介绍了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情况,强调了体现基础课、先导课和必修课的价值,给出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开创我国运动解剖学教学新时代的思路。

我校体育学院田振军教授的报告“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体会”梳理了目前运动解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对接适应现代大学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整合运动解剖学”的概念,认为“没有运动解剖学,就没有运动的科学的观点,希望运动解剖学教师力争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倡导者,先进理论知识的传播者,先进教学模式的探索者,先进教学资源的开发者。”科技处处长吴晓军教授的报告“教育新变革—3R技术的教育应用”从基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论述了通过教与学模式的变革,实现3R(VR/AR/MR)技术对教育领域革命性的变革。他结合已搭建的虚拟现实创新教育平台,在3R技术基础上,着重从运动解剖学教学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虚拟现实中的技术问题,通过典型案例为大家展示了3R技术在医疗、教育、旅游、文化传承和体育等领域中的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何聚厚教授的报告“微课设计制作及其应用”从MOOC课程、混合教学的应用,讲授了如何以构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混合教学为目标,从现代信息化教学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基于微课的现代信息化教学如何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并基于案例详细介绍了微课设计制作的思路、流程和相关技术。

上海桥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胡五洲总经理报告的“3D人体解剖学及其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从人体解剖学基础的重要性、传统运动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引进虚拟解剖软件操作系统的必要性和高校运动解剖学教学软件设计与实现等4个方面,讲授了运动解剖学教学软件制作的设计思路,包括骨、关节、骨骼肌动画设计、核心肌群功能解剖学设计、竞技类体育动作骨骼肌分析设计、健身运动解剖学分析设计、虚拟运动解剖方案构成和人体解剖实验室整体方案设计等内容。北京曦谷睿成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寇万福总经理报告的“解剖学插图及动画设计及其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讲授了医学插画的历史、插画风格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尤其是客观描述肌肉、关节运动幅度和速度、以及伤力作用严重程度方面。

在4个单元圆桌主题讨论和沙龙活动中,范峰社长、李世昌教授、田振军教授、徐国栋教授、潘国建教授、白石教授、刘晓光教授、蒋心萍教授、陈海春教授、乔玉成教授、段锐教授、刘鸿宇教授、李方晖和孙朋副教授、李国涛、胡五洲和寇万福总经理等18位专家学者,围绕运动解剖学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体会;课程教学如何体现应用性;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体会;骨骼肌机能教学方法改革思考;图解肌肉功能分析与训练教学体会;从健身角度探索教材改革的新途径;信息化时代如何设计教材内容与插图;3D人体解剖学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开发;解剖学插图及动画设计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软件开发思路;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考核评价;美国医学院校的解剖学如何实施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运动解剖学如何夯实基础、强化应用的思考;远程共享、师生互动的3D情景教学模式设计;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教学模式探索;信息化教学产品开发等专题,和与会教师展开了深入交流。期间,与会教师还参观了我校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博物馆和体育学院人体科学类实验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