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儿虫是四川老家土话,它是一种长约五厘米的小虫,全身墨绿,肥敦敦胖乎乎,头部两根红色的须角。是钓江鲶的特效饵。猪儿虫为天蚕的幼虫(又可称为"菜青虫"),是昆虫纲中最常见的一目。大多栖居在鲜嫩的青菜叶上,啃食青菜叶。 生活习性 雌菜粉蝶交尾之后,约过两天后产卵,每次只产一粒卵,边飞边产,少则只产20粒,多则可产500粒。菜粉蝶专门在卷心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子上产卵。小朋友可以把卷心菜的叶子捣碎,将得到的叶汁涂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摊在菜园地上,留意观察,不久就会有菜粉蝶飞来,在纸的上空徘徊飞舞,最后落在纸面上产卵。 卷心菜含有芥子油气味,菜粉蝶根据这种气味,来选择产卵地点。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雏化性。菜粉蝶的卵形状像瓶子,约1毫米长,黄色,逐渐变深,卵期2-11天。幼虫大多在清晨孵化,出壳时,幼虫在卵内用大颚在卵尖端稍下处咬破卵壳外出。初孵幼虫,把卵壳吃掉,再转食菜叶。菜粉蝶的幼虫主要是靠吃菜叶长大,身体为青绿色,所以人们叫它菜青虫,又名青虫、菜虫。 菜青虫吃菜叶也有选择性,专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子。你还可以做一个观察实验,把菜青虫放在草纸上,发现它不会咬食草纸,当草纸上沾湿了卷心菜叶汁之后,它便会啃咬起来。 在菜粉蝶较多的地方,把剪成蝶形的白纸片用线吊住,并不断摆舞着,往往会有未交尾的雄蝶飞来追赶,把它误认为雌蝶,企图"恋爱"。这个实验可以说明,雄性菜粉蝶寻找雌蝶是通过视觉来发现的。以蛹越冬,一般选在背阳的一面。翌春4月初开始陆续羽化,边吸食花蜜边产卵,以晴暖的中午活动最盛。卵散产,多产于叶背,平均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卵的发育起点温度8.4℃,有效积温56.4日度,发育历期4-8天;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6℃,有效积温217日度,发育历期11一22天;蛹的发育起点温度7℃,有效积温150.1日度,发育历期(越冬蛹除外)5-16天;成虫寿命5天左右。菜青虫发育的最适温度20一25℃,相对湿度76%左右,与甘蓝类作物发育所需温湿度接近,因此,在北方春(4-6月)、秋(8-10月)两茬甘蓝大面积栽培期间,菜青虫的发生亦形成春、秋两个高峰。夏季由于高温干燥及甘蓝类栽培面积的大量减少,菜青虫的发生也呈现一个低潮。已知天敌在70种以上。主要的寄生性天敌,卵期有广赤眼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