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与为人, 什么是上善若水? 什么是厚德载物?

 草原牧歌莱州 2018-10-10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历来成为很多仁人志士们所崇尚的高尚道德境界,这八个字很多人会把写成匾悬挂于书房或办公室,以警示自己做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但这八个字虽不出于同一个人,同一篇文章,但有共同的含义和见解,这八个字虽说是时常看到,但也会有理解不同,说法不一,所以必须把完整的句子前后相关的话语、引伸意思联系起来理解,才能领悟所说的真实含义。

“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的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上善”就是最高尚的意思,“几于道”就是接近于“道”。

为什么古人圣贤说水是“上善”,而将水作为最受尊崇代表美好品格的示范,倡导人们效仿呢?为此,孔子将水被崇尚为“上善”的缘由,从功效、特征、性格、行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层次的解释:

孔子说:水有五种完美的品德:

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好像有德;

流必向下,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好像有义;

细流致海,浩大无尽,好像有道;

流向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好像有勇;

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

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好像正直;

无孔不入,好像明察;

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好像立志;

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

“厚德载物”语出《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苍天高高在上,以强有力不可抗拒的运行法则影响着世界,有才能的人应该不断追求、进取、强壮自己,大地以宽广深厚承载万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万物无所不包容。用大地的宽广厚实来比喻人的胸怀气魄。也就是说,君子应像大地一样以宽广深厚的好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

老子讲“道”里面的“人法地”就是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是指人的胸怀宽广,气度宏大,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容人之短、恕人之过、宽厚待人,自古以来,人们就将其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并强调这种品德在立身处世,协调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书经》说:"有容,德乃大。"讲得也这个道理。

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南大学原校长、湖南省科协主席、中科院何继善院士为长沙县一中70周年校庆题写的就是"厚德载物 尚志笃学",并刻在,长度为8.8米,高度2.4 米的大石碑上,有人曾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两句话联系起来就更加完美:做人该具有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以宽广深厚的胸怀,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

正是因为有如此美德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柔中带刚,坚不可摧的强大生命力;

正是因为这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中国魂;

正是因为这种高尚的道德才使得中华民族得以雄居世界的东方;

环顾浩浩寰宇,面对动而不静的世界,谁有理由说,具有如此美德的民族,不会再一次在世界崛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