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氢 释迦牟尼:他为何放弃王位和荣华,走上苦行僧的佛道之路? 释迦牟尼才真正的具有正确的金钱观,所以他才放弃了王子的身份?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节奏很快的社会,人们的行为很大一部分都是跟利益和金钱挂钩的。很多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或是阿谀奉承,凡是做出这些违背他们自己内心的事来的人,大都是在追求着利益与金钱。 大家应该都知道佛教的开创者释迦牟尼,他本来的身份是一个王子,但是他又是因为什么放弃了人们渴望的财富金钱和舒适的生活,甘愿受苦,去参悟佛道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发生这一切的原因。 ![]()
释迦牟尼从小就是跟常人不同的。一次他看见自己的侍卫在用一个木棍打一条蛇,很是着急,怕那条蛇受伤就及时的上前劝阻了。还有一次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射箭的游戏,他的一个堂哥射下了一只大雁,正巧那只大雁掉在了他的脚边,他很是心疼,就把大雁带回了宫自己亲自照顾它,直到它康复后才把它放走。 事情本来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就是在出城这件事上出了“差错”,看来父亲还是很了解自己的儿子的,只是这种了解也没有很深刻,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心里竟然有这么大的毅力去完成这件事。 第一次出城,父亲要求城外所有的景象必须是让人看完欢乐的,那些官员也很称职的把这项命令执行的差不多,但是没想到半路出现了“破坏者”。王子看着人们的生活那么好心里正高兴着就看见了路边的一个驼背的老人,老人一看就是过了很多苦日子的样子。王子很惊讶,他细细地问了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发现原来自己看见的那些快乐下面也是隐藏着痛苦的,游玩的性质也没有了就匆匆的回了城。 第二次出城又是相同的场景,在看尽了父亲给他准备的那些快乐之后,总是遇到出乎意料的事,这一次遇到的是一个送葬的队伍,王子看见后心情就开始低沉了下来,他发现无论人们生前是怎样的状态,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最终面对的都是死亡,这是不可避免的。 考虑了一段时间之后,王子最终还是决定去寻找让所有人都感到快乐的方法,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之后,他终于在一棵菩提树下参悟出了佛法。 比起现在这些浮躁的灵魂,佛法的存在显得那么的纯粹,有时候我们是应该放下心中的欲望,好好地去体会人生。 |
|
来自: 昵称22346171 > 《大师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