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二】怀充、僧权、满骞共同押署的现存唯一墨迹!|辽博大展,被你冷落的《曹娥诔辞卷》到底有多牛?

 沁园春春2016 2018-10-10

按:

昨日发布了辽博参观和《曹娥诔辞》的基本情况综述,从今日起,陆续发布《曹娥诔辞》押署,题跋相关的内容,本文不涉及真伪鉴定内容,不代表笔者的阐述观点是否正确,仅就所见《曹娥诔辞》的文本及相关资料作以阐述,这个阐述的过程,也仅仅是笔者对《曹娥诔辞卷》法帖的理解和学习的过程。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以促进和鞭策我的书学历程。

侯勇

9.30

被你冷落的《曹娥诔辞卷》,到底有多牛?

怀充、僧权、满骞共同押署的

现存唯一墨迹!

文/侯勇

(续一)

第二章  怀充、僧权、满骞同时押署的现存唯一墨迹

 辽博藏《曹娥诔辞卷》的画心 

东晋,佚名,绢本,纵32.5厘米,横54.3厘米

1、押署

中国古书画的鉴藏始于汉,兴于六朝,备于唐。在唐以前的古书画鉴藏活动中,鉴藏家逐步积累鉴藏经验,其鉴藏手段也日臻成熟。诸如押署、印记、排署、褾题、跋尾等形式都在唐之前形成定式,保留至今。

押署是鉴定者在古法帖上的亲笔签名,是研究古法帖鉴藏和价值的重要依据。最早记载押署的年代为六朝刘宋,亦盛于六朝与隋,自唐开始演变为排署及跋尾。

怀充、僧权、满骞都是南朝武帝(502年—549年)时期内府的鉴藏家。南朝梁武帝(464—549),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

唐张怀瓘《二王等书录》文载:

『梁武帝尤好图书,搜访天下,大有所获,以旧装坚强,字有损坏。天监中,敕朱异、徐僧权、唐怀充、姚怀珍、沈炽文析而装之,更加题检。二王书大凡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并珊瑚轴,织成带、金题玉躞。』

梁武帝收藏了大量的书画,同时,他又是堪称是王羲之的超级粉丝,仅二王的书迹就有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为了对这些书画进行修复鉴定和整理,他组建了一个“文物鉴定小组”,负责为梁武帝鉴定其收藏书画作品。他们分别是:朱异,徐僧权,唐怀充,姚怀珍,沈炽文,其中以徐僧权最为知名,甚至内府的大量书迹都是由他亲手装裱。

我们今天看到“僧权”、“怀充”“满骞”两个人的名字大量出现在经典法帖中就是这个原因。

2、“怀充”、“僧权”、“满骞”与南朝押署

窦臮撰,窦蒙注《述书赋》卷下云:

押署缝尾,则僧权似长松挂剑,满骞如盘石卧虎。(徐僧权,中山人。满骞,富阳人。)繁多乃怀充、怀珍,稀少乃延祖、胤祖。(唐怀充,晋昌人。姚怀珍,武康人。陈延祖,长城人。范胤祖,顺阳人。)炽文时有,何妥近睹。虽正姓名,美其傲古。恨连书于至宝,无尺牍之行伍。(沈炽文,武康人。何妥,外国人。翊子,梁中书侍郎,名作当时书证。) 

窦臮在《述书赋》中提到“怀充”、“僧权”、“满骞”押署和人物介绍,但是对人物的介绍相对简单。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他们的鉴藏工作的主要体现是押署接缝或首尾,结合《曹娥诔辞》来看,僧权、满骞押署缝尾,强调了僧权和满骞的押署风格,也提到怀充的押署繁多。

与米芾齐名的北宋著名书法家薛绍彭亦有诗《秘阁观书》推重怀充、僧权、满骞的押署:

南朝妙鉴各题检,怀充在后前僧权。

争妍取势押缝尾,磐石卧虎推满骞

徐僧权 (502-549,东海(今之山东郯城)人,官东宫通事舍人,领秘书·以善书知名是当时著名的鉴定家、藏书家。

唐怀充,生卒不详,晋昌(今山西定襄西北)人。工书。(梁)武帝尝使装护图书。王羲之破羌帖,有其跋。

满骞,南朝梁武帝时期富阳(今属杭州市富阳区)人,工正书。

窦臮提到僧权的押署风格如长松挂剑,满骞的风格是盘石卧虎,怀充、怀珍的押署很多,延祖、胤祖的押署稀少,沈炽文的押署时会看到,何妥的押署他不久前就有亲眼见到,由此可见,窦臮所在的唐代留存的古代法帖数目应该不少。

3、“怀充”、“僧权”、“满骞”押署墨迹一览

清《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二『《法书要录》十卷』载:『末为右军书记一卷,凡王羲之帖四百六十五。附王献之帖十七,皆具为释文。』《右军书记》收录王羲之四百六十五件作品的内容。在辑录王羲之帖目内容的同时,有的条目下加入以小字书写的有关法帖形态的其他内容,主要包括校勘、行数、印记、书体以及押署。其中被记录带有押署的帖目有二十三处,包含了唐怀充、徐僧权、姚怀珍、禇映、徐浩、君清(倩)、玠、胡英、刘信、韩滉、哲、弟、禇遂良、姜珍、钟绍京的押署。

僧权的押署在《寒切帖》、《丧乱帖》、王献之《廿九日帖》、《曹娥诔辞》等墨迹中均有出现。

王羲之《寒切帖》中的“僧权”

王羲之《丧乱帖》中的“僧权”只能看清单人旁

王献之《廿九日帖》中的“僧权”

唐怀充的押署墨迹而成的有三帖,王羲之《何如帖》,王慈《柏酒帖》(《万岁通天帖》),《曹娥诔辞》。《何如帖》、《柏酒帖》为双钩填墨,其用笔完备,姿势跌宕,符合六朝时期内府书家的书写风格,书写水平也堪称一流。

王羲之《何如帖》中的“怀充”

王慈《柏酒帖》中的“唐怀充”

满骞的押署笔者年见有二帖,分别是王徽之《新月帖》和《曹娥诔辞卷》。

王徽之《新月帖》满骞押署

其中,唐怀充与徐僧权、满骞押署同时出现的,一是《万岁通天帖》,一是《曹娥诔辞》。

唐怀充与徐僧权、满骞押署同时出现《万岁通天帖》(唐摹本)

4、《曹娥诔辞》“怀充”、“僧权”、“满骞”三个人的押署

《曹娥诔辞》中,僧权的押署出现两次,窦臮撰,窦蒙注《述书赋》卷下云:押署缝尾,僧权在卷首和卷末的现象,在历代法帖中仅出现一次,依”押署缝尾“之说,防止书卷正文被裁切,也能说得通。此卷也是与《万岁通天帖》一样,同时出现唐怀充与徐僧权、满骞押署同时出现在一件作品中,但《万岁通天帖》分别在不同的书作中,而《《曹娥诔辞》在同一书卷中,殊为难得,而《万岁通天帖》仅为唐摹本,而此卷为黑迹本,更为难得。

《曹娥诔辞》卷首僧权押署

《曹娥诔辞》中的唐怀充与徐僧权、满骞押署同时出现

5、《曹娥诔辞》与《万岁通天帖》中的满骞押署

在《曹娥诔辞》中,满骞押署的大小比唐怀充押署大了几近一倍,而在《万岁通天帖》中,满骞押署和姚怀珍的押署大小基本一致。

《曹娥诔辞》《万岁通天帖》满骞押署比对

6、结论

综上所述,留传至今的唐代以上法帖以唐摹本居多,而墨迹尤为稀有。梁武帝尤好图书,二王书大凡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有怀充、僧权、满骞共同押署的墨迹有几多?而偏偏这件有怀充、僧权、满骞押署的墨迹不是王羲之的墨迹?其中当然有疑问,但是作为东晋传世的墨迹而非摹本已有定论,然而在辽博大展中,竟鲜有人关注,实乃遗憾之至。

文章已于2018-09-30修改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