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句诗词话青山: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

 大唐木子 2018-10-10

1、千里好山青入楚,几家深树碧藏楼。

出自唐·牟融《送徐浩》。楚,指古代楚国之地,此指江南。诗句描写春天江南到处青山、碧树掩楼的景象。前句是泛写,后句是特写,远景与近景相结合,就如电影“蒙太奇”,画面感极强。

2、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出自唐·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十句诗词话青山: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

芦洲,指长满芦苇的水中陆地。诗句描写日落人归、天暗山郭、月光明亮、雁宿洲上的景象。诗句描写日夜交替的过程,动感极强。前句写落日余晖中青山、城郭渐渐消失在归人视野之中,表现的是白昼的终结景象;后句写月出天白、雁投芦洲,表现的是夜晚来临之景。

3、山光并水色,载得一船归。

出自宋·刘侃《武夷七曲》。

诗句以比拟修辞手法,将不可计量、不可把握的山光水色具象化、实体化,从而与“船载”相牵连,真切地表达出诗人对武陵山水的热爱之情。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出自唐·王维《阙题二首》。元,原。

十句诗词话青山: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

诗句描写山色空灵、绿意深浓之景。前句说“无雨”,后句说“湿衣”,字里行间已经交代了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旨:

5、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出自宋·仲殊《南歌子》。

诗句描写江畔十里青山、潮平之后路有积沙的景象。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感。虽然没有直写潮起时的景象,但“路带沙”的结果,则清楚地昭示了江潮汹涌的过程。动静结合,一张一弛,将自然界的美景尽现于眼前。

6、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帆轻。

出自宋·周知微《题龟山回文》。

十句诗词话青山: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

诗句描写远眺天水相接、四望青山无数、江中远帆点点的景象。两句十四字,融天地山水、浮云轻帆于一体,气象十分阔大,读之令人有咫尺万里之感。

7、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

出自唐·苏颋 《扈从杜间奉呈邢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

萧萧,风声。此言白云在天、青山在眼都是可以感知的视觉之美,但是风动竹树之声的听觉美感则是难以描画得出的。

8、烟抹平林水退沙,碧山西畔夕阳家。

出自金·周昂《晚望》。

十句诗词话青山:云山一一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

诗句描写薄雾生平林、水退见沙滩、夕阳傍青山、远处见人家的景象。两句十四字,就像是由四组镜头组接起来的一段电影画面,有动感有静态,有山有水,有烟雾有霞光,有青色有红色,画面非常丰富,给人以无限的回味空间。

9、溪添半篙绿,山可一窗青。

出自宋·陆游《杂感》。可,正、当。

诗句描写春水涨溪、窗对青山的景象。

10、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

出自宋·林逋《相思令》。

诗句描写吴越江南之地到处都是青山,相对的青山就像人相互迎接的样子。这是以拟人修辞手法,将青山人格化,从而使青山与人类更接近,更显亲切可爱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