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动沟通,是每一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南墨 2018-10-10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这世界上最令人感到遗憾,也最容易让当事者在未来产生后悔情绪的事情有两种:

一种是脑海里有梦,但拖着不做。

另一种是心底里有话,但憋着不说。

1.

我平时在网上发文章,无形间也充当起一个善意陌生人的角色。

所以,常有读者对我发私信,来抱怨生活当中的另一个人。

比如,太太抱怨老公不在意她的感受;儿女抱怨父母对自己的生活插手太多;朋友甲抱怨朋友乙目中无人;老公抱怨太太吵闹啰嗦;父母抱怨儿女不知深浅的性格;朋友乙抱怨朋友甲太敏感了……

每当收到这样的私信,不管有没有安慰,都会习惯性地回问一句:您跟我谈到的这些话,对你的抱怨对象有说过吗?

有意思的是:十个里面有九个直接表示,没有。

剩下的一个多半会先反问回来:说了又有什么用?

我再追问过去:还没到那一步呢,先来答下,说没说过?

结果还是:没说过。

其实这种状况推演下去,很有可能出现一种人间喜剧:两个各怀意见的人,直到分别时都不知道,原来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是那样那样那样的。

正所谓所有的喜剧都有着悲剧内核,虽然看起来一路闭嘴,分别时都不把窗纸戳破,这种状况蛮和谐的。

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现实是:你在与这个人真真切切地活着。过程中你们面和心不和,冷暖自知,痛苦一丁点都不打折。

而且,矛盾并不会因为一时的憋忍便化作青烟去;它迟早会爆炸,且攒得越久,爆炸得越晚,破坏的东西越多。

2.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沉浸在这种暴发之前的沉默呢?

从宏观上看,有文化、观念的影响。沟通时的含蓄、婉约、求弦外之音以达意,求心有灵犀以传情,是我们既有优点,也有弊端的民族性格。

而从微观上看,一个怕字,便能解释很多。

我们怕说出来伤感情,怕把沟通的主动权交到对方手里;

我们总觉得率先表达不满是一种变相的示弱,况且直白吐露心声,还蛮尴尬的;

我们习惯性地认定所有的冲突交流都是负面的,我们总以为对方会懂的。

然而当对方像一个正常人那样:在没有收到足够的信息反馈前不可能很懂你的时候,我们便会抱怨,会苦恼,甚至会把想对对方说的话找其他人说无数遍,唯独跳过对方。

最后,我们的手指会情不自禁地转发一篇文章到朋友圈《找一个真正能懂你的人,太难了》。

主动沟通需要付出些代价,当我们害怕承担这些代价而选择沉默时,就没有理由去奢求主动沟通带给你的甜头了。

3.

其实,主动沟通需要付出的代价,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把问题挑明,或指出对方的不妥,结果真的只有伤感情,起争执,就此决裂吗?

恰恰相反,策略性的冲突交流,反倒有可能让双方感情加深的。

心理学将人与人的沟通,归纳为五个层次。

一是单纯问候。比如我说吃了吗,你说吃了。睡了吗,你说没呢。这样的交流最安全,但也最没有黏性,咱们彼此重复一百次,也谈不出什么感情的。

第二个层次是信息分享。 我今天告诉你明天会下雨,你明天跟我说在校园里都经历了什么。这样的交流也不会起摩擦,但同样,咱们的关系也不会深入很多。

第三个层次是价值观交流。价值观之间自然会有差异,甚至有分歧,但这种谈话内容也最容易拉近彼此的心。你在什么时候觉得某人是你的好朋友了?是当你发现你们已经开始交换观点和想法了。

第四个层次是谈情绪和感受。一万句你早饭吃了什么,都不抵一句:累么。

第五个层次是交换秘密。当我们脱下层层伪装,向彼此展示自己的一些自私,怯懦,对于不被爱恐惧、某件事的自责与种种求不得时,我们会有种感觉:仿佛两个人是一个人,灵魂是一体的。

所以,每当你因为担心踏入深水区危险,不敢与家人,朋友,伴侣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做一次伴随着摩擦力的沟通时要记得:正是在那片荒芜的沙漠里,一处处宝藏在等着你呢。

当然,技巧需要掌握一点,就是多说事,少说人,多谈自己的感受与诉求,少对你要沟通的人进行评判,这样可以使分矛盾制在最小范围。

比如,孩子对爸爸说:“你就是个强权家长,什么都管把我当成你的附属品,你就是不在乎我!”

同样的话可以换成聊感受,聊诉求:爸,最近的几件事您一直替我做决定,这让我感到放心的同时,也有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是不是我无能,是不是父亲不尊重我意见呢?

这种负面情绪与猜测可能会影响到咱们的关系。我已经长大了,我的诉求是对一些事情我们可以交换信息,独立决策。

4.

这样的话永远不会伤和气,反倒会把父母与子女,朋友甲与朋友乙,甚至是老板和员工,芸芸众生的一个和另一个,平稳过渡到情感交融的深水区、

那时你会发现一切的担心和恐惧都是妄念,原来事情很好解:无非是我谈谈我的感受与诉求,你谈谈你的感受与诉求,真诚开放,坦诚相见罢了。

然而,还有最后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着你我,那就是尴尬与不适。

尴尬是每个主动沟通者所必须付出的一点点代价,且非常值得。

不适注定会发生,但也注定是短暂且正常的。

我在生活中发现一种现象,我把它称为“心理让度”,即:沟通场域内的人或人群,对承担尴尬任务的主动者,内心的包容与感激要比表面上看起来大很多。

比如,你主动跟父母说:咱们找时间,坐下来聊聊吧。

可能并不是很开放或适应的父母,此时会条件反射般回以嘲笑:嗨呀聊啥聊呀,一家人心里有不就行了吗,你个小屁娃娃还找我们聊,真是不习惯呢。

注意,别害羞,别退缩,请放心,他们嘴上这么讲,心里却在认可。

比如,课堂上,一个问题大家都没勇气站起来回答,气氛僵持不下,一位同学站起来解围。可能解得不是很漂亮,可能出现点可笑的差错。

这时大伙也会不由自主地笑笑,但同样请放心,他们内心里体会到的舒适是实在的,并觉得那位同学不错。

为什么很多女孩子喜欢开朗阳光甚至脸皮厚一点的男孩子呢?她们明明嘴上娇嗔着:你看你,丢死人了呀?请放心,因为她们心里却是一句:谢谢你啊,替我把我的那份尴尬给摘了。

为什么明明谈理想谈人生会被耻笑矫情,但我毫不避讳地聊这些话题,总有读者喜欢呢。

因为人跟人面上的议论靠嘴巴,但当你一个人读文章的时候,是用心的。还是那句话——票不是用手投的,是用脚投的。

主动沟通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但所有的一切都非常值得。

主动沟通表面上看让你被动了一下下,长久下来其实主动权是你的。

学会主动沟通,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它的价值在于:为你一次次地荡掉不利于目标达成的心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