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免疫】八个问题带你了解抗原、抗体的相爱相杀史

 微微一笑白发生 2018-10-10

1. 什么是抗体?

概念:B细胞在受到有效的抗原刺激后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产生的球蛋白就是抗体。(B细胞和浆细胞是免疫细胞的一种)

理解:打完疫苗后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受到病原感染时,免疫系统产生的球蛋白也是抗体。

五种免疫球蛋白


2. 什么是抗原?

概念:凡是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就叫做抗原。

理解:能够让免疫系统启动的物质,例如,各类疫苗,各类病原微生物。

猪 常见抗原物质


3. 体内和环境中的物质都是抗原?

并不是

具有以下三种特征的才是

异物性

跟自己越不像的,差异越大的,越能引起免疫反应。比如:不同种生物,病毒、细菌;

大分子性

相对分子量<6000的一般不算,比如,寡糖、低聚糖、脂类等不能引起免疫反应;

特异性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者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比如狂犬病毒只能与狂犬病毒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不能与伪狂犬病毒的抗体产生反应。


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一般不会与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如果内部因某些特殊情况(如外伤、癌变等)而发生改变后,免疫系统会与这些细胞发生免疫反应。


4. 什么是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概念

由于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中抗原结合点之间在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型上是互补关系,通常具有唯一性。

理解

就好比抗原是锁,抗体是钥匙,只有对应的钥匙才能开这把锁,其他的钥匙是打不开的。


5. 抗原是在哪里被消灭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常都是在 血浆 中与抗体特异性结合,使之失去感染能力。如果抗原侵入了细胞内部,抗体并不能发挥作用,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因为抗体大都存在于 血浆 中,而且抗体是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通过细胞膜。


6. 抗体、抗原充当着什么角色?

体液免疫过程

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称为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

1. 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

2. 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发生二次反应立即消灭再次入侵的同样抗原。


理解

体液免疫的过程就好比,抗原是“恐怖分子”,B细胞是“警察”,浆细胞是“枪”,抗体是“子弹”,记忆细胞是“档案”。吞噬细胞是“证人”,T细胞是“法官”。

第一条路径:当警察遇到一个人知道了这个人是恐怖分子,就会拿枪,用子弹消灭这个恐怖分子。

第二条路径:当恐怖分子被证人举报,上报法庭,法官根据证据判决恐怖分子,进行定罪,然后把恐怖分子转交给警察处理。

7. 什么是抗原/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

检查机体是否对病原体(抗原)产生相应抗体

抗原检测

检查体内是否有,有多少病原(抗原)感染


8. 抗体 检测 VS 抗原 检测

检出时间点不同

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一般在疾病的发展过程都能检测到(除恢复期),也就是说抗原在疾病的潜伏期、急性期或病程初期就可检测到。

抗体检测

抗体要晚一些,需要先有抗原刺激产生,不同时间段检测到不同的分型抗体来判断病程进展程度。


一般疾病发展过程常可分为四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病程初期一般呈抗原阳性,抗体阴性;病程恢复期抗原阴性,抗体阳性(不同的传染病,抗原转阴及抗体阳转有不同的表现)。

也就是说抗原检测可以在早期就可以检测到,但抗体需要在抗原刺激机体之后才能产生,从而被检出,如猪瘟疫苗至少需要过21天才能检测出相应抗体。


针对对象不同

抗体检测

针对特异性抗体或者检测大分子物质,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判定有无(定性);

抗原检测

大部分针对的是DNA或RNA,利用DNA的半保留复制,检测数量(荧光PCR可定量)。


适用用途不同

抗体检测

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多用于猪场做免疫程序的评估,检测疾病的感染率等。

抗原检测

可用于疾病诊断,分析发病主因,尤其是突发疫病的确诊,同时可基因测序确定病原基因型,对症用苗。



抗原与抗体检测两种方法是各有优劣的,选用一定要合适,两者是相互验证的,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而作为动保服务商、猪场场长或者兽医等,对检测方法可以不精,但是不能不懂,而“猪警-2000”,可现地进行抗原检测的小型荧光定量PCR仪器,操作简单,检测精准快速,保证包教包会,实验室小白也能秒变实验室大咖!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猪警-2000的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