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战神,却因年轻时伤害过一位女人愧疚终生

 老黄说史 2018-10-10

老黄说史:他被誉“东方隆美尔”,因为伤害过一位善良的女人,至死都难释怀

抗战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去,但是,那些为国而战的英雄儿女却未被人忘记,比如,在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美称孙立人,他的抗敌卫国故事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其实,英雄也是多情客,他年轻时代的一次冲动,就曾常常地伤害过一位善良的女人——他的元配龚夕涛。走过人生的灿烂,步入生命的暮年,对于龚夕涛,孙立人一直是心怀愧疚与感激的。

1/清华学子的包办婚姻

1899年,孙立人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山南的一个小山村。别看他是山里人,但是,他的家世却非常显赫,他的父亲孙熙泽是光绪年间的举人,后来官至山东登州知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家庭背景,孙立人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令人遗憾的是,孙立人5岁那年,他的生母就因病去世了。此后,他一直跟随父亲转迁各地。

1913年冬,适逢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招生,孙立人在安庆近千人的考试中,名列榜首,并于次年顺利进入清华学校就读。1919年,还是清华学校在读生的孙立人,奉父亲之命,回乡与18岁的合肥姑娘龚夕涛结婚。

父亲之所以给他选择龚夕涛为伴侣,是因为孙家与龚家是世交。原来,孙立人的父亲孙熙泽和龚夕涛的哥哥龚积柄系光绪同科举人,孙熙泽在山东登州任知府时,龚积柄则官至山东省道尹、省长。这两位远处鲁地的庐州老乡,曾互换庚帖,义结金兰,成为拜把兄弟。令人难以料到的是,孙熙泽竟然相中了龚积柄的妹妹龚夕涛为自己的儿媳。

当孙熙泽向龚积柄提出这请求时,却遭到他拜北的断然拒绝,如果两家结亲,那辈份岂不乱了?但是,孙熙泽就看准了这门亲事,因为,龚夕涛非常优秀,当时已是济南女子师范学校学生。怜子心切的孙熙泽再三恳求,并请求与龚积柄互退庚帖,两人不再以兄弟相称,这才成就了这门亲事。

2/让事业飞得比爱情更远

两人虽然是包办婚姻,由于都有着共同的求学经历,在思想上很容易融合,因而,一对新婚的小夫妻,感情的脚步也越走越近。但是,婚后的日子,是聚小离多,因为婚后不久,孙立人又返京继续深造,升入清华高等科学习。

孙立人从小就喜爱体育运动,在校期间,担任校篮球队长,并获得过华北大学联赛冠军。 1921年,入选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担任主力后卫,5月于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击败菲律宾、日本队,为中国在国际大赛中获得第一次篮球冠军。

1924年,孙立人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紧接着就考取公费留学,进入普渡大学三年级加修土木工程学。

孙立人赴美后,龚夕涛即随公婆回到庐江金牛乡下老家。孙家是个大家庭,有良田近千亩。龚夕涛知书达理,温顺贤淑,深得公婆的喜爱和叔伯妯娌上上下下的尊敬。

1925年,孙立人从普渡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桥梁公司任工程师。但是,孙立人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在桥梁公司干了几个月后,他决意改学军事,后来考入有 “南方西点”之称的美国维吉尼亚军校学习,从此步入军旅生涯。

1928年,学成回国的孙立人,就任南京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任宪警教导队上校大队长,期间,他趁回家探望父母之机,希望将龚夕涛接到南京一起生活。但是,孙立人的父母却舍不得儿媳远离,这就使得龚夕涛十分为难。尽管她受过教育,但长期生活在偏僻山村的封建大家庭里,公婆未发话,她也只得不情愿地留了下来。孰料这一留,竟留下了终生的情恨。

3/一个人的爱是另一个人的伤害

独自一人南京奋斗的孙立人,正是风华正茂,春风得意的年纪。在那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一个名叫张晶英的18岁女孩儿慢慢走入他的内心。

张晶英是湖南长沙人,少年时期随家人来到了南京。张晶英的父亲生前也是军官,当时在南京只有母女俩相依为命。与孙立人相识时,他还是南京汇文女子中学的学生。张晶英能歌善舞,活泼大方,所以很快就让孙立人爱得不能自拔。张晶英高中毕业后,两人于1930年10月17日在上海结婚。

孙立人的婚讯传回老家后,把父亲气得暴跳如雷,为了给明媒正娶的女媳妇讨个公道,不顾年迈,亲赴上海力阻,然而一切都晚了。老人既愤怒又自疚,回老家后,他对龚夕涛说:“立人对不起你,也是我二老耽误了你。但是我孙家只有你这个媳妇。”

后来,他又派人送龚夕涛到海州孙立人的新住处和孙立人团聚。并交代家人,轿子到后,一定要大声告知:“太太到了,快出门迎接!”目的是要堂堂正正地给龚夕涛以应有的名分。在海州,张晶英对龚夕涛十分尊敬,称呼“龚大姐”,相处也算和谐。但因有张晶英母亲同住,龚夕涛总觉别扭,只住了两个多月,又自己回到金牛老家。

4/卿可负我,我绝不负卿

回到金牛老家后,龚夕涛一直尽着做儿媳的责任,细心呵护两位老人。1935年,孙熙泽夫妇仅隔三天相继在金牛老家病逝,均是龚夕涛为之送终。孙立人回家奔丧,对龚夕涛既感激又愧疚。但龚夕涛以宽容待之,没有一句怨言。


抗战爆发后,孙立人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后又率中国远征军转战印、缅,立下的铁血战功。就在孙立人有前线杀敌立功之际,龚夕涛跟随胞兄龚意农前往抗日根据地。龚意农投身革命,加入了党组织,长期担任金融、财经、贸易部门的领导。龚夕涛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还担任了合肥东乡青龙厂妇女抗日救国会的主任,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缝棉衣,办妇女识字班,教唱抗日歌曲,在当地有很好的声誉和影响。

抗战胜利后,孙立人特意把龚夕涛接到南京,和孙的弟弟孙叔文一家租住在竺桥40号,并不时前去探望。

1949年,孙立人远走他乡,龚夕涛也回到合肥和母亲、兄嫂生活在一起。孙立人自己走了,留在家乡的亲属却受到各种冲击,留在家乡的亲属却受到各种冲击,这时,陈毅的指示龚夕涛的哥哥龚意农,对孙立人在大陆的亲属,采取适当方式给以保护。于是,龚夕涛协助龚意农对孙立人在大陆的亲属,特别是孙立人胞弟孙叔文一家,煞费苦心地给予精心的照顾,躲过一个接一个的劫难。

5/回不了的家,还不清的债

一对曾经的夫妻,从此隔海相望而难想聚。1981年12月8日,龚夕涛以八十高龄在合肥病逝。

而身在孤岛那边的孙立人,晚年生活也是非常凄凉。1955年,孙立人被蒋介石以“莫须有”的罪名幽禁,直到1988年才恢复自由。软禁期间,孙立人不仅身心痛苦,而且生活艰困,以至要靠出售自种的玫瑰和蔬菜来贴补家用。

晚年的孙立人思乡心切,但是,他却也再难踏回家乡的土地了。1989年4月孙立人嘱托旧部潘先生到家乡探寻祖墓,代为祭祖。次年,又命长子孙安平回乡祭扫祖墓。后来,他还专门家乡的亲人写信:“请将龚夕涛之生死年月日时详写列入家谱立人名下元配栏。”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在台中寓所病逝,病重昏迷期间,偶而清醒时,仍会念叨起龚夕涛:“她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大家闺秀,她为孙家只是牺牲奉献,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