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帮儿女带孩子”毁掉的老年生活

 茂林之家 2018-10-10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被“帮儿女带孩子”毁掉的老年生活



文/羊羊


1

 

经常收到读者发来这样的私信:“我想离婚,但孩子没人带怎么办?”

 

离婚之后孩子是否有人带,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请保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何况请来的保姆未必让人放心。自己带?带了就没办法好好工作。

 

相比之下,那些有父母帮着带小孩的人算是比较幸福的了。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离婚的底气,一部分源于我经济独立,另一部分则源于我的父母愿意帮我带孩子。

 

我身边有一个女性朋友,跟老公结婚之前就矛盾重重,但后来她不小心怀孕了,两人只好奉子成婚。结婚生子之后,公婆从乡下来到城里帮他们带孩子,可公婆的出现让这段本就要走向崩溃的婚姻雪上加霜。闹得最严重的时候,她被公婆和老公联手殴打。

 

那一两年,我们几个朋友都劝她离婚,可她说她得再忍忍,忍到小孩去上幼儿园为止。

 

她说,小孩肯定是要跟我的,但是,现在就离的话,我得去工作,而我父母没办法帮我带孩子。小孩太小,请高端保姆请不起,请廉价保姆不放心,只能暂时由公婆帮带着。等到小孩满两岁,可以把他送进幼儿园早托班,我就离婚。

 

那两年,她在那段糟糕至极的婚姻里快待出了病来。后来,等孩子满两岁,可以送进早托班时,她才毅然决然地跟丈夫离了婚。

 

每次我们见面,她都会跟我念叨:“羊羊你就知足吧,你知不知道有父母帮你带孩子,你有多幸福。我就没那么幸运了,父母死得早,没人能帮我这个忙,每天我下班回到家马上就去接小孩,等把小孩哄睡着,往往自己已经累成了死狗,再没有别的余力去做什么事儿了。”

 

她说的话,我是同意的,也由衷地为自己有这样一对爸妈感到幸福。我的父母虽然有很多局限和缺点,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有时候会跟我发生冲突,但他们爱护的心从未改变。

 

2

 

我女儿从出生开始就是外公外婆带的,上了幼儿园以后,我父母管接送,管她吃喝拉撒,我就陪她玩和陪她学习,所以可以腾出时间精力去工作去写作。

 

我真的没法想象,这些年如果没有父母帮我带孩子,我会成什么样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我也是啃老一族,只不过啃的是父母的时间、精力,而不是金钱罢了。

 

带孩子其实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伺候孩子得吃喝拉撒也就罢了,光看护TA就是一件体力活。小孩小的时候,你得时刻盯着TA,一刻也不能放松。小孩慢慢大了一点之后,精力充沛,你得跟在TA屁股后头看护。平时可能还好,生病以后孩子会变得特别娇气和难缠,你需要花费平时十倍的精力看护,有时候孩子的病可能还没好,你就因为劳累过度而先病倒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远离家乡,远离他们经营了一辈子的圈子,来到陌生的大城市里给儿女带孩子,他们最难克服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是精神生活单一的问题。

 

某天中午,我好奇心起,打开家里的在线监控,想看看小孩上了幼儿园后的时段,我爸都呆在家里做什么,结果我看到了让我感到有点心酸的一幕:只见他在沙发上坐下去又站起来,站起来又躺下去,手里拿着遥控器,百无聊赖地调台……

   

3

 

这几年,伴随着二胎家庭的增多,为年轻人带孩子的老人也越来越多。孩子的生活质量是上去了,但是,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却被“带孩子”这事儿绑架了。

 

数据显示,在我国两岁半以前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三岁以后占40%,老人成为带娃的主力军。

 

之前我看过这样一条新闻:63岁的李阿姨三年帮女儿带了两个娃,暴瘦十多斤,后来患上抑郁症。

 

一个人既要管孩子,又要忙家务,李阿姨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外孙晚上跟着她睡,经常是刚睡着就被孩子闹醒,晚上也不敢睡得太沉。

 

时间一长,李阿姨开始整夜都睡不着觉,吃东西没胃口,经常头晕心慌,两三个月下来瘦了十多斤。女儿带着她到医院做胃镜、查心脏,做遍了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带着妈妈找到了武汉市心理医院,结果李阿姨被诊断为中度抑郁。

 

我们小区里有一个阿姨,跟我妈聊天的时候就说过这样一句话:


“媳妇儿想生二胎,可我说什么也不想再帮他们带了。大宝我已经带得精疲力尽,二宝实在是带不动了。现在年轻人对带孩子要求高,这样不行,那也不让,我还动不动就被他们看不惯,真是吃力不讨好;带孩子这几年,我真是一点个人空间和个人生活都没有。看着同龄人广场舞、出去旅游或者就是干脆呆在老家养鸡种菜真的是让我羡慕得很!再说,我体力也确实跟不上了,说什么也不会再帮他们带二胎了。”

 

我想这位阿姨说的定然不是个例。现在有很多年轻夫妻生下孩子就直接扔给老人照顾。自己不亲自伺候小孩的吃喝拉撒和教育指导,却对老人提诸多要求。小孩若是自我,就怪老人太溺爱;小孩若是有坏习惯,就说是被老人带坏的。

 

这种不孝,大概就如王尔德说的:“你不知羞耻地索取,毫无感激地接受。”

 

很多人跟帮自己带孩子的父母说话,开口便是:“妈(爸),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让你少给小孩……你看看你?”听到这样的话,很多老人莫名会生起一种愧疚感来。

 

其实,老人并非照管小孩的第一责任人。孩子有什么不良习惯,父母不该首先反省自己么。

 

仔细想想我们的父母这辈子:他们小时候,因为时代原因,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后来光顾着为家庭和儿女操劳,奔忙了大半辈子;终于熬到晚年,也不得享受清福,还要把最后的精力都耗在子孙身上……这些不能细想,一想就觉得有些悲凉。


4

 

在某种意义上,家庭是一个亲人之间互相扶助的社会组织。亲人之间互相关爱,但并不存在所谓天经地义的事儿。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护航我们成长,所有的动力都来源于对我们的爱。


当他们老了,连爱也变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我们就应该懂得体谅他们的辛苦,给他们一个真正舒适的、有尊严的晚年。

 

对于老人来讲,舒适的生活环境、身边人和蔼的态度以及体贴的照顾固然重要,但是否做到真正理解老人的意志和愿望则更加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还有用”,才会让他们对自己、对生活抱有希望。

 

然而,现代社会,年轻人工作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照顾老人,家政公司提供的保姆类服务,有些真的很细心周到,却甚少能做到很好地关注老人的心灵健康。那么,有没有一种更贴心和更先进的方式来照顾我们的年事渐长的父母呢?

 

看着父母日渐苍老的身影,每个人心里都有产生这样的恐惧和担忧:我是否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好父母的晚年,二三十年后我的孩子是否也会遇到同样的困惑……


相信很多人都有打算为自己选一间高品质的养老院,让父母乃至自己在里面度过迟暮之年,但是对于把为了自己和孩子呕心沥血一生的父母也送去养老院,终究心里有一丝丝的不安和内疚。


关于养老问题,相信很多人也做过一些搜索和调查,其中,先于我国几十年进入老龄社会的邻国日本的养老模式和理念,非常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令人眼前一亮。要知道,日本是先于我国几十年进入老龄社会的,他们的养老服务水平,远远走在我们的前面。

 

在日本,养老服务被叫做“介护服务,其宗旨是“自立支援”

 

首先,介护人员会详细确认老人及家人的希望、老人的身体情况及生活环境,从而根据每个老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理有据的服务方案。


其次,介护人员在接受了“介护”专业课程培训的基础上,活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严守日本的接待礼仪为客户提供遵循服务方案的细致周到的服务。


最重要的是,介护最大的特色----注重服务品质管理。通过专业的运营管理确立起高水平的服务体系,相关管理者会在服务全程进行同步监督,并根据客户本人及家属的心声,及时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并改善服务方案的细节,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

 

与中国照顾老人吃好喝好的包办式养老不同,介护服务的主要出发点是尊重老人的自主意愿,在辅助老人最大程度发挥自己潜在的身体机能并完成日常生活基础行为的同时,适时鼓励、帮助老人更自信地过上高品质的自立生活。专业的介护人员,让服务不只是停留在照顾老人的层面上,而是准确把握老人的“想做什么”的意愿,为老人提供更恰当的专业护理。

 

 

这段2分多钟的视频,传达的就是“自立支援”的理念----深入地了解老人的心理和意愿为基础,在生活上提供必要的支援和辅助,才是给予老人真正的关怀和安慰。

 

如此看来,其实「照顾老人」也是一个需要专门知识和技术的领域。既然是专业领域,还是应该向该领域的“专家”咨询并获取正确的信息和服务。


当然,要想真正做到关心父母,我们也需要适时地掌握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尽可能提高照顾父母的能力。比如老人如何维持肌肉力量,如何预防认知症(老年痴呆症)的病发,如何与老人沟通交流等……遗憾的是,目前可以提供正确并且专门的老年人健康、护理等知识的专业平台实在太少。


父母的晚年生活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希望这些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