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车站见证历史

 苏迷 2018-10-10

 改革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开放40年来,风驰电掣的时代列车,一次又一次驶入苏州工业园区。2010年7月1日,正式开通的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在园区唯亭设了一个车站,名“苏州园区站”。新颖别致的车站,美观大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给广大乘客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一百多年前,沪宁铁路上海至苏州段开通后,曾经在如今园区境内,设置四个所谓的车站:外跨塘和唯亭各设了一个简陋的小站,宋庄和官渎里两个更小的招呼站,竟然在火车时刻表上没有标注。至上世纪末期,因高速公路的发展和高铁的兴起,以及城市公交线路向乡镇延伸,园区曾经的跨塘、唯亭等车站,都结束了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忆昔思今,新旧车站两重天,令人感慨万千。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笔者作为一名苏州老三届知识青年,下乡落户在昆山农村。往返城乡,就乘火车经唯亭来往于苏州和昆山两地。

  有时,顺路看望在唯亭插队的

  乡邻,便在唯亭下车和上车。

  那时的唯亭车站,售票处与候车室合用,仅有一间简陋的站房。站房内,只有一个小小的售票窗口。笔者手中,至今保留着一本陈旧简陋的《旅客列车时刻表》。这是上海铁路局在1975年9月21日编印的。唯亭到苏州,每天仅有上行和下行各三趟车次,都是“站站停”的普客慢车,票价0.30元。其中,从上海开往苏州的311次列车,被我们知青称为“蜗牛车”。因为,该车行驶至唯亭,就必须停车,等待老大哥“快车”通行后才能行驶。有时,等待时间竟然长达半个多小时。

  唯亭车站站房的布置,我在当时的日记中还有记载。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悬挂几条“最高指示”大红横幅。广播喇叭内,不时播放着长盛不衰的样板戏唱段,以及经典的语录歌。简陋的候车区内,摆放着几排陈旧不堪的长条凳,供乘客坐下候车。乘客以当地的唯亭农民为主。有的去昆山或上海,大部分去苏州。他们随身携带一些农产品,探望城里的亲戚。农产品都是自家生产的,山芋、南瓜等放在原来装化肥的蛇皮袋内,塞得鼓鼓囊囊。特制的短扁担,挑担上下车很方便。一些精明的老乡,专门带一些鱼腥虾蟹到城里偷卖,换钱后到人民商场买一些日用品,乘当天的火车回唯亭,完成一次“非法”的“跑单帮”。

  由于是小站,停靠的列车并不多。运输各类物资的货车,还是使用原始的蒸汽机车。挂有二十多节车厢的货车,满载着木材、煤炭、化肥等物资,形成一条颇为壮观的长龙。货车进站时,汽笛突然高鸣,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吓得人胆战心惊。当时的客车,开始更新使用内燃机车,车厢漆成绿色,俗称“绿皮车”。从唯亭上车,基本上无座位可坐,只好享受“站票”待遇。人满为患,过道和车厢连接处也挤满了人。夏天来临,没有空调的车厢内,弥漫着一股由香烟味、汗臭味和脚丫味组成的混合气味,几乎令人窒息。

  每逢国庆等节假日,特别是春节,为了满足乘客探亲的需求,沪宁线临时开通“棚车”。所谓“棚车”,本来是运输猪羊鸡鸭等家畜家禽的“专列”。这种俗称“闷罐子车”的车厢,四周全用钢板围合,只在两侧各开几个方洞,便于通风透气。棚车每到一个车站停下,乘务员就从车厢内取出一架木构短梯,让乘客下车和上车。因为没有座位,乘客上车后,立刻抢占靠洞口的有利位置,享受“铁窗生活”的优惠待遇。乘客们垫一张报纸,席地而坐。每节车厢尾部,临时用芦苇围出一个简易厕所。男女通用,里面放一只粪桶。一股熏人的骚臭味,不时透过芦苇弥漫在车厢。对于女士来说,如果不是“内急”万分,谁也不愿去光临这个不雅厕所。别看“棚车”设施简陋,“杀半价”的优惠车票,对我们这些穷知识青年和唯亭老乡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俱往矣,数风流车站,还看今朝。作为唯亭老站的历史见证人,笔者还特意前往如今的高铁园区站参观,一睹现代化车站的英姿。但见高大宽敞的车站,绿树围绕环境幽雅,周边设置多座公交站。整个建筑分为负一层和地面两层。负一层为出站厅,设置小型地下停车场和出租车上客区。地面一层为大厅,连接站前广场。地面二层设置进站厅和售票厅。先进的自动售票机,体现了高科技互联网的优越。垂直上下的观光电梯、台阶式的自动扶梯,以及别具一格的自动步道,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乘客。美轮美奂的园区站,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的换乘枢纽。全线铺设无砟轨道,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运行,最高时速350公里。沿着新时代的轨迹,如今,新时代的改革列车正从苏州园区站出发,不断地奔向世界各地,向世人宣告苏州工业园区改革开放的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