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秋

 吴越尽说 2018-10-11

品 秋

作者:蔡淼

 

时间一晃就踏入了秋天。秋天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季节。秋天是绚丽多彩的,是颇具诗意的一个季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来一大笔精神财富。秋天如书,可读;秋天如茶,可品;秋天如曲,可听;秋天如景,可观;秋天如哲,可悟。

说秋天如书可谓恰如其分,秋天来临,东南西北的风景各不相同,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的图画;金黄的粮食被人们请回家中,堆满成熟的果实。秋天如书,你可以慢慢欣赏它的美景,可以如美术书记载季节微妙的变化,亦可如音乐书慢慢赏析动物们演奏的乐曲,还可以如一位美食家一样去寻找美味。秋天如书,要读出其厚重与大气;秋天如书,要读出其悲欢离合来;秋天如书,要读出其无限的胸襟来。正如郁达夫所说,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秋天如一杯浓烈的茶,可苦可甜,可浓可淡,可冷可暖。任由秋天的情绪来发泄,一阵暖阳投射过来,让你仿佛置身于春天,恶毒一些再把你拉入夏天,秋风秋雨秋煞人,一场雨也可以把你推入寒冬的萧瑟冰冷之中。斯蒂芬·金曾这样品秋:秋天就这样到来了,仿似一位老友坐在你喜欢的椅子上,掏出他的烟斗点燃,然后花上一下午和你讲述上次分别后他去过的地方和见到的玩意儿。而林语堂所品之秋又是另一番滋味了。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

秋天的音乐来自于世间万物,可以是一片树叶也可以是一声叹息,可听风亦可听雨。太宰治听风写下了风沙沙地吹拂着防雨窗,挂在屋檐下的风铃随风发出丁零零的声响,这一切都隐隐地浮现在我的记忆中。张爱玲听雨写下了: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橘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秋之美,离不开人的观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笔下的秋天是这样的: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而罗兰笔下的秋天则更加细腻。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秋天如哲理一般蕴含着世间的奥妙,有人顿悟有人恍然苟活于世。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写出了其真正意义。生命以时间为载体,这就决定人类以死亡为结局的必然悲剧。谁能把昨天和前天追回来,哪怕再经受一次痛苦的诀别也是幸福,还有那做过许多傻事的童年,年轻的母亲和初恋的梦,都与这老了的秋天去之遥远了。

在清秋一边欣赏着田野的美景,再一边诵读着这些经典的语句,可谓是锦上添花。正如简·奥斯丁所说:浏览着大自然在一年里最后的笑颜,那金色的秋叶、开始凋零的树篱,心里默颂着描绘秋天美景的诗句。

吴江日报2018-1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