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CR的黑色、白色、高光、阴影都什么意思?怎样调整?

 少陵撷风 2018-10-11

在ACR主界面中,右侧的第一个为“基本”面板,其中的“曝光”、“对比度”、“高光”、“阴影”、“白色”、“黑色”等参数,主要是针对照片影调层次的调整。

这些功能可让我们通过直方图以及肉眼观察,将照片明暗调到非常理想的状态,虽然我们已经介绍过直方图的各部分对应的定义,但其实在ACR的直方图中,软件还对各部分的调整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标注。比如说,“曝光”参数对应的是照片直方图波形整体的位置,这有点类似于人的重心,虽然人站在这儿,但是我们如果要获得平衡,调整的往往是人物的重心位置。一般的照片调整时,要确保曝光部分有更多的像素并位于直方图的中间位置,黑色和白色对应的是照片中最亮和最暗的部分,最暗的部分接近于黑色,最亮的部分接近于纯白,而阴影和高光对应的则是比较亮和比较暗的部分,调整这部分可以恢复一下亮部和暗部的层次。如果此处的讲解你还没有彻底理解,那没有关系,随着后续具体的调整过程,相信你就会明白。




下面来看具体的案例。


步骤1:首先切换到“基本”面板。看到下面的参数,并适当调整对话框的大小,让“基本”面板中的各项参数都完整地显示出来。

 

步骤2:之前已经介绍过,要先调影调,再调色彩,所以说对于“白平衡”参数先不要调整。

第一步应该调整“曝光”,确保直方图波形的重心位于直方图界面的中间位置,本图中根据实际情况,应稍稍提高“曝光”值,这样才能够确保波形位于中心位置,这样画面的亮度才会比较合理。

 

TIPS

如果无法判断出直方图的波形怎样才能位于中间位置,那么应怎样调整“曝光”值呢?这时可以单击“基本”面板中的“自动”选项,由软件进行智能的判定,然后可以根据软件的判定来提高或者降低曝光值。如果得到了调整的方向之后,还可以单击“默认值”选项,将参数归位,然后再单独调整“曝光”值。

 

步骤3:照片整体的明暗调整到位之后,那画面的整体明暗也就变得比较合理了。

接下来要调整“白色”和“黑色”这两个参数,对照片最白和最黑的位置进行重新的定义。首先,向右拖动“白色”,之所以向右拖动,是因为在原直方图中,右侧最白的部分还是有一些欠缺,像素的分布并不是太多,那么提亮“白色”就相当于让照片最亮的部分尽量接近纯白,让照片的亮部足够亮。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拖动的幅度比较大,可以看到直方图右上角的三角标志变为了纯白。 


步骤4:直方图右上角的三角标志变为纯白,这表示像素在照片中最亮的部分已经达到了纯白,并且最亮的一部分像素已经有多个像素变为了纯白,曝光溢出,这是不合理的。因此要向左拖动恢复“白色”,要确保三角标志不再变白。理想的情况是刚好让三角标志不变白,但实际应用当中,笔者习惯在确保不为纯白时,再稍稍恢复一点,留下一定的余地。 

 

步骤5:白色调整到位之后,接下来定义照片的最黑,确保让照片最黑的部分有明显的色阶分布,因此向左拖动“黑色”滑块。拖动时,依然要注意,先大幅度往左拖动,待左上角的三角标志变白之后再向右恢复一些,确保照片中最暗的像素刚好达到纯黑的零,但又不会出现很多像素的堆积,这是最正确的操作。 


步骤6:经过对“曝光”、“黑色”和“白色”的调整,我们将照片的整体明暗调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程度,并对照片最暗和最亮的部分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这样照片当中,整体明暗比较合理,并且从最黑到最白都有色阶分布,实现了一个完整色阶的直方图分布。

但是观察照片的亮部,可以看到天空最亮的云层部分从视觉效果来看无法分辨出太好的层次,即便从直方图上我们也能够判断出直方图接近右侧纯白的位置,像素还是有点过多,那因此就可以降低“高光”,作用是恢复出一些天空亮部的层次。降低“高光”之后可以看到,右上角最亮的部分已经恢复出了更多的层次。

 

步骤7:与“高光”的恢复相对,“阴影”主要用于恢复暗部的像素。因为我们将照片的“黑色”拖动到理想位置之后,照片中比较暗的区域,从照片画面来看也是无法用肉眼分辨出太多的层次,那因此提亮“阴影”,即向右拖动“阴影”滑块,就可以恢复出暗部的一些层次、影调。

 

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恢复“高光”还是恢复“阴影”,幅度都不宜过大,有时候你可能感觉“阴影”提得越高越好,可以恢复出更多的暗部细节,让暗部细节显得非常亮,但这样照片画面就显得不够真实、自然,并且后续还会进行其他的调整,所以说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没必要将“阴影”和“高光”调到最高,以真实、协调最为理想。

步骤8:对照片的“曝光”、“白色”、“黑色”、“阴影”和“高光”处理过后,照片的全局影调调整也就基本结束了。但事实上经过调整之后,有时我们会发现肉眼的观察和判断并不够智能,照片的影调层次有时候看起来不够明显,不够漂亮,那就在最后可以使用“对比度”功能来进行一定的优化。向右拖动“对比度”滑块,可以强化一下照片的影调层次,让影调显得更明显。


TIPS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度的调整幅度不宜过大,一旦我们将对比度提得过高,那么不但会对照片的影调层次产生较大影响,还会强化色彩之间的差别,让照片的饱和度变高,不利于后续的调整。

 

另外,是否要提高对比度,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直方图来进行判断,如果直方图的波形中,中间影调部分集中了过多的像素,中间影调部分Y轴的值都普遍比较大,两端暗部和亮部的Y轴比较小,那往往就需要提高“对比度”;而如果是一种凹槽形的直方图,我们往往还需要降低“对比度”。

 

步骤9:对各个部分进行调整之后,最后再对“对比度”进行优化。现在整体上观察照片,在确定完成操作之前,还可以轻微地对各种参数进行微调,当然这种调整是在你理解和掌握了各种参数所代表的含义之后,才能进行的操作。


步骤10:最后,如果发现色彩有些偏,那就按照之前我们介绍的白平衡一键校色,校准白平衡;然后适当提高清晰度值、自然饱和度与饱和度的值,照片就最终完成了。


总结:

对照片全局的调整,通常来说,首先对照片的构图、畸变和暗角等进行校正之后,接下来就应该对“曝光”值等影调信息进行优化,而不应该进行调色,至于具体的原因,前面已经介绍过。

并且对“曝光”、“对比”、“高光”、“阴影”、“白色”和“黑色”等的调整是有先后次序的,第一步调整“曝光”;第二步调整“白色”和“黑色”,至于“白色”和“黑色”的次序,则无关紧要;第三步调整“阴影”和“高光”,二者的次序也无所谓;最后对“对比度”进行轻微的调整。这种次序是有严格限定的,用户要记住这个调整的先后次序。事实上,只要理解了直方图与照片的画面关系,那很容易就能够接受这种调整次序,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修片的流程。当然有时候还应该注意,有些参数并不需要大幅度的调整,只是进行轻微的微调就可以了,还有另外一些参数可能并不需要进行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