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知识

 玉树临风肖 2018-10-11

温馨提示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基本介绍

1、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

2、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

结构组成

1、电池盖

2、正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钴锂

3、隔膜----一种特殊的复合膜

4、负极----活性物质为碳

5、有机电解液

6、电池壳

优势特点

1、高能量(EV)和高功率(HEV);

2、高能量密度;

3、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HRPSOC)的循环使用(HEV);

4、工作温度范围宽(一30 一65℃);

5、使用寿命长,要求5—10 年;

6、安全可靠。

应用领域

1、汽车和摩托车行业。主要是为发动机的起动点火和车载电子设备的使用提供电能;

2、工业电力系统。用于输变电站、为动力机组提供合闸电流,为公共设施提供备用电源以及通讯用电源;

3、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行业。取代汽油和柴油,作为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的行驶动力电源。

铁动力电池

锂铁电池是2000年后由美国永备公司所推出来并得到成功市场化的新型绿色高能化学电源,在应用于需要的高能量高功率电源的电子设备和电动玩具方面,显示了非常优越的性能.在中等放电电流以上时,锂铁电池的放电时间可达碱锰电池的6倍左右;而与镍氢电池相比,其放电电压平台,储存时间具有显著优势.总的来说,锂铁电池具有以下突出优点:1,与咸锰电池的可互换性,在任何用途上都可以和碱性锌锰电池相互换;2,具有更长的工作时间和更高更平的工作电压,尤其是在中等电流以上放电;3,环保绿色电源,不使用任何汞,铬,铅等有毒物质;4,储存性能好,放置期可以长达10年.一些重要参数如下:电池型号:LFB14505(AA)放电容量:大于2700mAh(在1000mA放电电流下)放电电压:~1.45V(在200mA的放电电流下)储存寿命:10年

动力电池分类

一     燃料蓄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他的正极是氧电极,负极是氢或碳氢化合物或乙醇等燃料电极。催化剂在正极催化氧的还原反应,从外电路向氧电极反应部位传导电子;在负极催化燃料的氧化反应,从反应部位向外电路传导电子;电解液输送燃料电极和氧电极反应产生的离子,并且阻止电子的传递。电子通过外电路作功,并形成电的回路。只要燃料和氧不断地从装置外部供给电池,就有放电产物不断地从装置向外排出(氢氧燃料电池)。

二   镍镉蓄电池

三   镍氢蓄电池

四   铁镍蓄电池

五   钠氯化镍蓄电池

六   银锌蓄电池

七   钠硫蓄电池

八   锂蓄电池

九   空气蓄电池:1 .锌空气蓄电池;2 .铝空气电池

十   铅酸蓄电池

十一   太阳能蓄电池

十二   超容量电容器

十三   飞轮电池

十四   钠硫电池

        钠硫电池的理论比容量可达760 W?h/kg,实际已达到300 W?h/kg,且充电持续里程长,循环寿命长。

负极的反应物质是熔融的钠在负极腔内,正极的反应物质是熔融的硫在正极腔内。正极和负极之间用α―Al2O3电绝缘体密封。正极腔和负极腔之间有β―NaAl11O17陶瓷管电解质。电解质只能自由传导离子,而对电子是绝缘体。当外电路接通时,负极不断产生钠离子并放出电子,电子通过外电路移向正极,而钠离子通过β―NaAl11O17电解质和正极的反应物质生成钠的硫化物。

应用介绍

动力电池

目前大量使用的镍镉电池(Ni-Cd)中的镉有毒,使废电池处理复杂,环境受到污染,因此它将逐渐被用储氢合金做成的镍氢充电电池(Ni-MH)所替代。从电池电量来讲,相同大小的镍氢充电电池电量比镍镉电池高约1.5~2倍,且无镉的污染,现已经广泛地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计算机等各种小型便携式的电子设备。 镍氢电池是有氢离子和金属镍合成,电量储备比镍镉电池多30%,比镍镉电池更轻,使用寿命也更长,并且对环境无污染。 目前,更大容量的镍氢电池已经开始用于汽油/电动混合动力汽车上,利用镍氢电池可快速充放电过程,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发电机所发的电可储存在车载的镍氢电池中,当车低速行驶时,通常会比高速行驶状态消耗大量的汽油,因此为了节省汽油,此时可以利用车载的镍氢电池驱动电动机来代替内燃机工作,这样既保证了汽车正常行驶,又节省了大量的汽油。

应用方向

电动汽车专用电池

在全球重点发展电动车、储能电池等新能源产业的今天,锂电池做为公认的理想储能元件,得到了更高的关注。我国也在动力电池领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已经涌现了比亚迪、比克、力神、中航锂电等全球电池行业引人注目的骨干企业。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是锂电池最重要的四项原材料,锂电池隔膜由于投资风险大、技术门槛高,一直未能实现国内大规模生产,成为制约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对安全性、一致性要求更高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更是我国从锂电池生产大国到锂电池生产强国难以逾越的障碍。

锂电隔膜的主要生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车用动力电池容量大,安全性要求高,这也要求隔膜具有更高的强度、保液能力及安全温度。干法工艺可以采用多层复合的形式,该种隔膜具有结构安全、孔隙均匀、透气性好、耐高温性好等诸多优势,完全满足于动力锂电池的严格要求,目前国内外众多的动力电池厂商均认可该种工艺的隔膜是动力锂电池的应用方向。

目前全球锂电池产能急速扩张,做为主要材料的锂电池隔膜产能增长速度呈现滞后的局面,已经有众多的电池厂家不同程度的表示了隔膜紧缺,隔膜材料产能的提高不仅对我国锂电池乃至世界锂电池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迫切的要求。因而,在国内尽快的涌现出更多的星源材质一样的民族企业是完善我国锂电池行业产业链,提升我国锂电池生产企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关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

由于电动车辆研究和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研究的需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01年颁布了GB/T 18332.1-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国家标准)、GB/Z 18333.1-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国家标准)和GB/T 18332.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国家标准)三项标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颁布了QC/T 742-2006(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行业标准)、QC/T 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行业标准)和QC/T744-2006(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行业标准)三项行业标准。后三项行业标准是对前三项国家标准的继承与完善,在三项行业标准中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储存等。在三项行业标准中对单体蓄电池和蓄电池模块的试验分别进行了规定,并区分能量型蓄电池和功率型蓄电池的差别,尤其强调了对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性的测试要求。安全性测试的内容包括过放电试验、过充电试验、短路试验、跌落试验、加热试验、挤压试验和针刺试验等。

扫一扫关注我们,
更多咨询早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