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带你了解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路径

 昵称16619343 2018-10-11

2009年,美国IBM公司在中国连续召开了22场智慧城市讨论会,与超过200名市长以及2000名城市政府官员交流,在我国引爆“智慧城市”理念,随后我国不少城市也积极展开了对智慧城市的摸索。但目前智慧城市的建造国内外都存在缺乏理论指导的尴尬困境,国外面临着信息安全隐私泄露的问题,国内最为凸显的问题则是缺乏智慧城市的宏观指导,各部门不愿共享数据所导致的“信息孤岛”。

从智慧城市概念提出到落地实施,从智慧城市项目的风险评估到建立全程跟踪监管,对于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探讨,大到全球国家政府、小到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都从未停止过。就全球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呈点状分布,美国迪比克市、爱尔兰戈尔韦湾、韩国仁川市、丹麦哥本哈根…这些国家地区探索者城市发展的智慧路径。而卓源股份也和众多致力于智慧城市领域发展的企业摸索着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智慧城市是城市数字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其核心是体现以人为本、智能运行的理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城市的运行状态,充分挖掘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未来越来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世界各国政府也开始研究如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定位城市的发展目标、调整城市的结构、树立城市形象与特色等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于如何在城市管理运行中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相继提出契合自身发展的智慧城市策略。

此外,我国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与城市承载能力不协调,使得环境生态、资源压力日渐增大;产业格局与经济发展不适应,导致传统生产技术、管理方法难以为继;政府公共管理与公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增加,造成城市管理协同性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为城市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有利于缓解我国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矛盾。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如何创新城市管理、服务、运行,成为我国包括卓源股份在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参与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催生了政府、社会和企业对电子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探索。

智慧城市建设策略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策略

国家战略: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了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指导文件,从而达到明确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目标、重点内容等。诸如美国率先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欧盟着力推出“信息社会”计划,并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的十大应用领域;日本制定了《i-Japan2015战略》,将重心聚焦于将数字信息化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

市政管理:各国致力于用精准、可视、可靠、智能的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和运行的智慧化。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市政设施具备感知、计算、存储和执行能力。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于2008年8月启动了智能电网城市工程,成为美国第一座开展智能电网的城市。

社会各界参与:国外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其理念逐步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本转变,围绕国人需求来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服务环境,像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策略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以发展智慧基础设施为重点,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大力建设城市信息基础设施,铺设光纤骨干网、实现有线网络入户,无线网络覆盖公共区域等;以发展智慧的管理和服务为重点,通过各类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大幅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职能水平,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重点,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均在为切实改进人们生活方式而努力。

我国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转型期,即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阶段转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正在通过“两化融合”、“五化并举”、“三网融合”等战略部署,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有三种建设模式,分别是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为驱动的建设模式,如无锡;以社会服务与管理应用为突破口的建设模式,如北京;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建设模式,如武汉。

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各国都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力争创新本国的新兴技术,以新兴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改革,促使产业创新发展,达到增强本国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内居民优质生活的目的。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的预计成果包括凭借ICT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及促进产业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

充分发挥技术作用,积极应用科技手段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迪比克、鹿特丹斯德哥尔摩等智慧城市试点项目的方案中,使用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RFID技术,并与互联网、计算机等一同组成了智慧体系。

关于智慧城市试点的选择和建设都需要谨慎务实,实验范围需要小而精,以便更好的把握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获得最大的试点效果。如欧盟以实验性发展智能城市交通、智能电网和智能医疗系统为突破口;美国选择迪比克市作为试点城市,就是因为迪比克市人口规模适中。

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外

智慧城市理论体系亟待完善。虽然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各国都有极大的热度,不少国家也将智慧城市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但智慧城市理论体系仍亟待完善,很多国家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并没有全面完善的理论体系支撑,由此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可估量的城市建设风险。

信息安全与隐私泄露风险与日俱增。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始终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据卓源股份了解,即使是对于信息安全隐私保护问题重视程度很高的国家,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也存在国家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投资风险抗拒能力需加强。智慧城市与城市化的结合,使得房地产行业泡沫引向智慧城市,加剧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风险。

国内

缺乏智慧城市宏观指导,建设方向把控能力不强。我国由于处于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期,许多建设方向、结合当地特色能力、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都亟待完善,政府需要在企业着重加强城市创新的同时,对其进行宏观指导,严格把控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的信息应是互通有无,打破信息孤岛现象。现阶段,虽然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红红火火,但仍普遍面临着诸多瓶颈和短板,特别是城市、部门、行业各自为,政数据资源不够开放和共享的局面,成为制约各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有压力和投资风险共存的问题。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存在融资渠道单一,房地产开发商的风险投资也占一定比例;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盲目性,存在跟风建设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