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年间的一次科场舞弊案,直接促成了科举三级制的定型

 零壹贰012 2018-10-11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意义深远的考试制度,对于促进文化传承、选拔政府官员、实现阶层平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说是不可替代也不为过。

科举制公认起源于隋朝,成熟于唐宋,明清时期走向巅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科举制度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唐朝和北宋前期是一年一考,北宋之后改为三年一考。

众所周知,科举制最高级别考试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认为,殿试起源于唐高宗和武则天,但在唐朝并未形成定制,皇帝只是偶一为之,聊表姿态。

北宋年间的一次科场舞弊案,直接促成了科举三级制的定型

宋朝建立后,延续唐朝的制度,也是每年一次。头年秋地方解试,第二年春京师贡院省试,录取者一般也就十几二十人,精英中的精英,真正的鲤鱼跳龙门。

公元973年,翰林学士李昉被任命为权知贡举,也就是主考官,主持当年的省试。按照惯例,被录取的进士十人、诸科二十八人一同前往讲武殿向皇帝谢恩。

赵匡胤兴致颇嘉,现场和诸位新科进士来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不料,进士武济川、《三传》刘睿在回答问题时张口结舌、言不及义,让赵匡胤很恼火,当场予以黜免。

北宋年间的一次科场舞弊案,直接促成了科举三级制的定型

这时,落地进士徐士廉在外面敲起了登闻鼓,举报李昉夹杂私情、取舍不当,其中一个重要的证据是,武济川和李昉是老乡。

赵匡胤以此询问翰林学士卢多逊,卢多逊道:“臣也听说了。”赵匡胤大怒,当即召见所有落第的三百六十人,面试后挑选其中的一百九十五人和已中选的三十六人重新考试。

在赵匡胤的亲自监考和阅卷下,重新录取了进士二十六人(击登闻鼓的徐士廉位列其中),《五经》四人,《开元礼》七人,《三礼》三十八人,《三传》二十六人,三史三人,学究十八人,明法五人,而原录取的三十六人中落榜了十人。

北宋年间的一次科场舞弊案,直接促成了科举三级制的定型

揭榜之后,朝野大哗,赵匡胤更是龙颜大怒。李昉身为主考官,没能公正录取,被贬为太常少卿,其他考官也予以相应的处罚。(这要是在明清,直接杀头了。)

为杜绝主考官的徇私舞弊行为,赵匡胤决定将殿试常规化,解试和省试之后必须经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能授予名次,由此确立了科举的三级制,元、明、清得以沿用。

明清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得到完善,解试改称乡试,省试改称会试。乡试之前又增加了三级童生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相当于入学考试,乡试、会试是结业考,殿试是终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