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鉴定教程-古代玉璧的鉴定(2) 陈逸民 陈莺 (3) 有领玉璧
所谓有领玉璧,就是从空间上来说,它突破了玉璧是扁平状的认识,使玉璧的造型艺术在三维空间上展拓,从而更丰富了玉璧的审美观感。这种在好的边缘上凸起一圈的有领玉璧,在商代时最为流行,其中以三星堆和金沙出土最多。图1-10是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出土的有领玉璧,图1-11是金沙出土的有领玉璧。金沙博物馆在展出时就说明了在金沙出土的近200余件玉璧中,分成有领和无领两种。其中展出了有领玉璧不下几十件。也许古人对这种器型的玉器另有命名,但在没有发现可靠的文字记载之前,把它命名为有领玉璧也是完全不错的。 1-10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出土 1-11金沙出土的有领玉璧
(4) 联璧
所谓联璧,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玉璧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件玉器。联结的方式可以是竖联也可以是横联。不同方式的相联的玉璧以红山文化时期为多。图1-12是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双联玉璧,现藏于辽宁省考古所。图1-13是牛河梁遗址出土的三联玉璧,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图1-14是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出土的横三联玉璧,现藏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这种把几个璧串联在一起的造型艺术,丰富了新石器时期玉璧的外观和内涵,这种联璧既有上下相联的,也有左右相联的,甚至也有内外相套的联璧,它们都也为战汉时期内外相套的各种玉璧造型提供了创作思路,成为这些玉璧造型的滥觞,而这种内外相套的联璧,又成为一种新的玉璧造型而被称为重圈璧。 1-12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双联玉璧现藏辽宁省考古所 1-13牛河梁遗址出土的三联玉璧现藏国家博物馆 1-14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出土
(5) 重圈璧
重圈璧,就是把大小两个璧内外套在一起,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双重玉璧。它是玉联璧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这种重圈璧滥觞于新石器时期,而在战汉时期达到高峰。图1-15是安徽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重圈璧,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而图1-16的战国重谷纹璧,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种内外套结的玉璧,丰富了璧的表现形式,为各种纹饰的雕制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平台。 1-15安徽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现藏故宫博物院 1-16战国重谷纹璧上海博物馆藏
(6) 牙璧
牙璧,就是在圆形的玉璧边缘上生出牙状的几何板块,使玉璧的造型突破纯圆形的规矩图案,使得璧的整体形状显得生动活泼。 1-17龙山文化三牙璧上海博物馆藏 1-18玉牙璧形器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出土 1-19湖北九里墩出土战国玉璧 这种类型的玉璧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期,如图1-17就是一件龙山文化时期的三牙璧,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整体造型生动极富动感。而图1-18是一件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仁胜村的玉牙璧形器,尽管玉璧只有一个牙,却依然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张力。图1-19是湖北九里墩出土的一件战国玉璧,它的边缘虽然不是尖锐状的牙形突起,而连续的9个长方形齿状突起,如循环不已的齿轮,依然有一种生命的旋转能力。 牙璧的造型是玉璧造型艺术的一种突破,它是后世出廓璧的滥觞,使得玉璧的造型艺术突破了圆或方的框框,为这种器型的玉器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