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字帖中的字体不是很好看,还需要继续临摹仿写吗?

 猫条山 2018-10-12

古人学书,反复吟玩,抽其妙思,终日临仿。

学书临帖,先要把字帖读熟,反复玩味。抓住了要领,然后不遗余力的投入学习。我们现在学习书法,基本上是字帖打开,下笔就写。好坏全凭着主观判断,不从根本上去探寻人家为什么要这样写,简单的认为这个“不好看”的字肯定是书写时的误笔导致的。

书法家写错字是常有的事,但是写”难看”的字没有。如果你不用太多,只要有十年的坚实的基础,字的组织搭配早已有了套路。点画的安排,就和工匠制器一样,不可能会出现笔误。我们总是听到一些“著名书法家”在评论古人作品的时候说,对不合己意的地方,说成是笔误。我告诉你们,不存在笔误。

不知道大家都仔细的看过敦煌写经没有,在动辄数万,多者数十万字的一部经文中,你别说结构不好,就是细到一个笔画,你都找不到有失误的地方。几千数百字这样的作品,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长篇巨制的大作品。但在古人那里,连道开胃菜都算不上。怎么可能出现笔误?

所以,临帖以前,先把字帖多读多看,看出了门道,再去作出判断,他这个异于常规写法的字 ,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会有什么视觉效果?在其他地方的写法是否也有这个写法?你把字帖读熟了,带着问题去读帖,在读帖时就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临帖时就不会为此而费心的去想这个字好看还是不好看,该临还是不该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