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北方言:“悻悻”的三个读音

 宋旭的图书馆 2018-10-12

宋旭

 

研究方言,会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在同一地区里,同一词汇有多种读音。比如在同朔地区,表示“推”义的“揎”字,既读“xuan”,也读“hang”。“耕地”之“耕”,既读“geng”,也读“zing”。“半夜三更”之“更”,既读“geng”,也读“zing”。从音韵学角度考量,这种现象所反映的,应该是古今读音在方言里并存的事实。

恼怒而形于色,在怀仁话里,既说“恼更更”,同时也说“恼恨恨”、“恼悻悻”。比如:

成天恼更更的,好像谁该(“欠”之唐宋时期西北方言音——笔者注)了一万块钱似的。

三黄毛一个人恼恨恨的,圪蹴得那儿抽烟呢。

二毛眼恼悻悻的,一甩门,出去了。

怀仁话里的“更更”、“狠狠”、“悻悻”,实际上表达的是同一个词汇——“悻悻”。

《汉语词典》中对“悻悻”的基本解释是“怨恨失意貌”,就是“怨恨失意的样子”。如《孟子·公孙丑下》:谏于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面。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他见我这日出门时节,竟自悻悻然去了,说也不和他说一声儿,必然有些怪我。”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大元敖慢无礼,经略待之少不如意,辄悻悻见於词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心上如此想,面孔上早露出悻悻之色,坐在那里,一声不响梁斌播火记》四七:“冯贵堂在背后跺了一脚,悻悻然走下砖阶。”

“恼悻悻”即“恼怒而形于色”。在《说文解字》里,不见“悻”字。但有“忄巠”字。许慎的解释是:“(忄巠),恨也。从心巠聲。胡顶切”。清人段玉裁注曰:“(忄巠), 恨也。(忄巠)即《孟子》悻字也。《孟子》則怒悻悻然见于其面。赵以恚怒释之。又引论语悻悻然小人哉。今论语作硜硜。从心。巠聲。胡顶切。十一部。”

说明在许慎年代,“悻”作“忄巠”。“悻”为后起之字。现在“忄巠”已成死字。

“悻”(忄巠)之读音,按照许慎“胡顶切”,“胡”上古声部“g”,“顶”上古韵部“eng”,郑张尚芳拟构其上古读音为“geng”。也就是说,在东汉以前,“悻”之读音为“geng”。

南北朝以后,汉语读音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其规律还是可寻的。其中一条就是同音位声母的互转。如“b/p/m/f/v”、“d/t/n/l”、“r/l”、“g/k/h/”、“z/c/s”。在《广韵》音系中,“悻”(忄巠)之读音已经由“g”声转为了“h”声。郑张尚芳和潘悟云均拟构为“heng”。

“悻”在普通话里读“xing”音,实际是明清以后的读音了。《洪武正韵》记“悻”之读音为“下顶反切”。

不难看出,方言里“恼更更”之“更更”,记录的是东汉以前乃至先秦时代“悻悻”(忄巠忄巠)的雅音。而“恨恨”则是唐宋时期“悻悻”(忄巠忄巠)的官话读音。普通话里的“悻悻”(xing-xing),实为近代才有的读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