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星好日子即将到头5

 钟家台 2018-10-12

明星好日子即将到头5

纪录片《大国崛起》有这么几段,“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出殡的那天,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在教堂合唱的哀歌中,王公贵族、政府大臣和文人学士们一起向这位科学巨人告别。

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之深深感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以前发表的,它起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使英国成为第一位的世界强国。《国富论》出版12年后的一天,亚当·斯密应邀去一位公爵家里做客,客厅里的王公贵族和商界巨贾,几乎掌握了英国经济的全部命脉,英国当时的政府首相皮特先生也在其中。当斯密先生步入客厅时,原本散坐四处、谈笑风生的绅士们,立即停止了话题,大家把眼光都投向了斯密,并纷纷站起向他致意,斯密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们,请坐。”这时候,已经站在斯密身边的首相皮特认真地说道:“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里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

先贤祠是法兰西思想和精神的圣地。

从大革命爆发两年后的1791年起,这里成为供奉法国伟人的地方。两百多年来先后安葬在先贤祠的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其中仅有11人是政治家。是否能安葬于先贤祠,必须经过国民议会讨论,并由总统最终签署命令。2002年,对于大仲马是否应该被安葬在先贤祠一事,法国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希拉克总统说:“这是我们国家的大事”。最后,国民议会讨论通过,大仲马成为第72位安葬于先贤祠的人。这就是法国,对思想与文化的尊崇早已浸润了人们的灵魂。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全世界人民追求和奋斗的思想就是来自法国的思想家,法国人民也给予他们无比的尊重。

在日本的货币上,一万日元的头像是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五千日元的头像是思想家、农学家、教育家新渡户稻造和小说家、诗人樋口一叶,一千日元的头像有作家夏目漱石,细菌学家、生物学家野口英世以及政治家伊藤博文,五百日元的头像是政治家岩仓具视,一百日元的头像是政治家板垣退助。

当国人把娱乐至死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我们离科学越来越远,孩子的理想是做明星而不是科学家,我们离思想越来越远,媒体舆论关注的是明星蛋碎这样的鸟事,而不是宣扬思想、开启民智,离教育越来越远,媒体充斥着明星结婚、离婚、生孩子、出轨、找小三、吸毒、乱性这样的事。

我们离体育也越来越远,如果演艺明星的地位和财富远远高于奥运冠军,哪个小孩还选择练体育呢?同样的道理,在演艺明星的地位和财富如日中天的社会里,人们是否会安心公正地做官,安心公正地办案,安心做个好医生、好老师、好律师呢?

娱乐至死让人们忘记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文明,什么是进步,什么是价值。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社会,似乎整个人种都在退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