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与圣弟子

 天地虚怀xia 2018-10-12

在佛陀广大的弟子圈中有个重要的差别,他们被区分成两类:一般弟子与圣弟子。这个差别不在于外在形式与生活型态,而在于内在心灵的层次。

 

若我们从整个佛教传统下的世界观来看,这个差别会更加清楚。佛教经典所信受的世界观,和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的差异甚大,它是由三个基本而相关的公理所构成:三界、轮回、业。

 

第一,有情的宇宙是个多层次的巨构,有三个主要的“界”,各个界又有许多附属的“生存地”。

 

最粗的一层是“欲界”,由十一个生存地组成: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阿修罗道、人间道;

 

以及六层欲界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其中只有人道与畜生道,是我们自然感官功能可以感受到的。

 

在欲界之上是色界天,那是与禅定相应的十六个向上递升的较高的生存地,在此较粗的色法消失,众生可享受比人间更高的喜悦、平静与力量。

 

最后,在佛教宇宙的顶端是无色界天,四个与无色禅定相应的极微妙之地,在此色法完全消失,住于此生存地者,都只由心识构成。

 

第二个公理是轮回。佛教主张一切未觉悟的众生——尚未断除无明与渴爱者,都会被困在三界之内流转。

 

从无始以来,众生即受到无明与渴爱的驱策,牵引意识流在一个反复、持续不断的过程中,从死亡到新生。这个不间断的生死相续即成为轮回。

 

第三个公理是决定轮回领域的原则,即佛陀所谓的“业”,特殊意志下的行为。

 

根据佛陀的说法,我们所有的善业、恶业,善行、恶行,都受制于无可逃避的报应法则。

 

我们的行为会在进行的意识流中,留下造成果报的潜能——当累积的业遇到相应的因缘时,便会产生出果报。

 

“业”不只决定人会投生到特定的地,同时也决定我们固有的能力、习性与生命的基本方向。

 

“业”运作的模式是道德上的:恶业——贪、嗔、痴所推动的行为,会带来不好的转世并造成痛苦;

 

善业——布施、慈悲与智慧所推动的行为,会带来好的转世与幸福快乐。
 
因为轮回里的一切经验都是无常与痛苦的,所以早期佛教的终极目标,是从这个自生的回圈中跳脱出来,

 

达到无为的状态——涅槃,在此不再有生、老与死。这是佛陀本人所达到的目标,是他自己神圣探索的顶点,也是他一直为弟子设定的目标。

 

凡夫弟子于世间生死轮回:两种弟子间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与此目标的关系。一般的弟子就是凡夫,人数要远远超过圣弟子。
 
这种弟子也许真诚皈依三宝,并完全投入“法”的修行,但不论他们的努力如何,就是还未达到不退转的程度。
 
他们尚未亲自见法,尚未断除内心的结缚,也还未进入永不退转的究竟解脱之道。
 
他们目前的修行模式,是在性格上作好准备:希望把心的功能导向成熟,在适当的情况下,便可进入出世间道。
 
除非他们生起那种涅槃经验,否则便得在轮回中继续投生——不确定地漂泊,还会犯戒,甚至转生于四恶道。

 

圣弟子出离世间不退转:对应于一般弟子的是圣者弟子,这些弟子凌驾于凡夫之上,已达到不退转的程度,七世之内一定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支持他们从凡夫到圣者的,是内在心灵的彻底转化,这转化可以从认知的与心理的两个互补的角度来看。
 
经典指出,认知的观点是“得法眼”与“法现观”。“现观”意指“充分理解”,“法”是指四谛或缘起法。

 

“法现观”即指理论性地理解四谛或缘起法,而证悟获得初果(入流)。获得此现观的证悟,即称为“得法眼”。

 

 “法眼”是指“有关法(缘起)的智慧之眼”,即佛教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这样的事件,永远改变了人的命运,通常发生在弟子圆满前行,并着手修观禅之时。

 

在某一点,当洞见深入现象的本质时,会使慧根的成熟,当一切因缘具足时,无明的迷雾瞬间消散,

 

让弟子得以窥见无为界,即整个解脱过程的先决条件与最后一项——无生、无死的涅槃。

 

当这种洞见生起时,这个弟子便成为佛陀法音的真正传人。佛教经典中称这样的弟子为:

 

“已见法者、得法者、知法者、已深入法者、已度疑者、已离惑者、已得无所畏者、于师教不依他者。”(MN74)
 
虽然这洞见可能仍然模糊、不圆满,但这弟子已见到究竟实相,接下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在精进修行下,他或她终会将这个洞见带往正觉,完全体证四圣谛。
 
弟子进行转化的另一面是心理状况,即永久断除某些被称为“烦恼”的不善心所。为了便于阐述,

 

烦恼通常被区分成十种结缚:贪、嗔、痴、慢、邪见、疑、昏沉、掉举、无惭、无愧。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们将众生困在生死轮回中。

 

从凡夫到圣者的典型成就过程,是在四种不同的觉醒时机,按类相续断除十结,这是标准的作法。

 

当圆满现观与断除结缚时,结果产生了四个阶段的圣弟子,每个主要的阶段,又可再细分成两种阶段:

 

“道”的阶段,即当弟子正为除去特别成串的结缚而修行时;以及“果”的阶段,即当完全地突破且断除结缚时。这便是圣僧团的古典分类法——四双八辈。

 

觉悟的第一阶段称为“入流”(初果),因为有了这成就,弟子才有资格被说成是进入“法流”,即趋入涅槃的八圣道,永不退转。

 

“入流”是由初次生起法见所产生,特色是断除最粗的三结:一、身见,即众生于五蕴等法中,妄计有个实体的“我”;

 

二、疑见,即怀疑佛陀与他的教法;三、戒禁取见,相信只有外在的仪式(包括宗教仪式与苦行主义的苦修形式)能带来解脱。
 
断除这三结之后,入流圣者便不会再投生地狱、畜生、阿修罗、饿鬼这四恶道。这种人顶多在人间或天界转世七次,便能确定达到究竟解脱。

 

下一个重要的觉悟阶段是“一来”(二果),只要在人间或欲界天转世一次,便可在那里达到究竟目标。
 
“一来”圣者除了已断除的三结之外,并未再断除任何结缚,但它减弱了三根本烦恼——贪、嗔、痴,它们只是偶然生起,并且程度都很微弱。

 

第三个阶段是“不还”圣者,又断除第四与第五分结的两个基本烦恼——欲贪与嗔恚,移除它们各种的,甚至最微细的伪装。

 

因为这两结烦恼,是将众生困在欲界的主要结使,顾名思义,“不还者”就是永远不会再返回欲界。
 
此外,这种人会自然投生在崇高的色界天之一的净居天,只有“不还者”能到达这里,并在此达到究竟涅槃,无须再回到这个世界。

 

第四也是最后的圣弟子阶段,是阿罗汉圣者,他断除了“不还者”残留在“不还”中未断的五上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慢、掉举、无明。

 

由于无明是一切烦恼中最根深蒂固的,当阿罗汉完全觉悟四圣谛时,无明与其他所有残存的烦恼便一起瓦解。

 

他的心,会进入“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佛陀称此状态为“梵行的无上成就”。
 
阿罗汉是早期佛教圆满成就的弟子,整个佛教团体完美的典型。当谈到佛陀的解脱,即使是佛陀本人,也被描述为是位阿罗汉,他宣称阿罗汉断除的烦恼与他是相同的。

 

对阿罗汉来说,既无进一步的目标要达成,也不会从已达成的目标上退转。他或她已完成了八圣道的开展,已完全觉悟存在的本质,并断除内心一切的结使。
 
阿罗汉的余生,便是以一颗清净安稳的心,安住在寂静中,在涅槃的体证上。然后,随着身体的败坏与寿命的结束,他或她便结束整个轮回的过程。

 

对阿罗汉来说,死亡并非与别人一样,是通往另一个新生的入口,而是通往无为状态本身——无余涅槃界的大门。

 

这是佛陀教法所指出的,是真正苦的灭尽,以及无始生死轮回的终结。

摘自菩提比丘的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