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西北土匪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0-12
民国时期,山东是中国匪患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抗战前,鲁西北有土匪1万余人,势力较大者有临清的于德本、夏津的张栋臣、临清的吉占鳌、堂邑的冯寿彭、高唐的李彩题等,他们活动范围广泛,时聚时散,有时彼此配合,有时互相火并,牵牛架户,抢劫杀掠,无恶不作。
  全面抗战爆发后,鲁西北多数地方官闻风潜逃,于是,千万百姓彷徨无主,众多杂色武装顺势而生。
  徐向前形容处于抗战前沿的鲁西北是“司令如毛,土匪遍地”,“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拉上几个人、几条枪,便自封‘司令’‘主任’的人物,简直不可胜数”。
  抗战初期,土匪蜂起给鲁西北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说“日本进中国,平地生老杂(即土匪),都乱套了,不能过了”;有的说“鬼子刚进来时,趁那机会当老杂,没人管他,老杂多”;有的说“事变(指七七事变)那一年,遍地都是土匪,庄稼人没土匪多”。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爆发后,鲁西北土匪多达120余股,多者几千人,少者数十人,可以说其时此地已成为土匪的世界。鲁西北各路土匪招牌各异、鱼龙混杂,一般没有政治背景,更谈不上政治目标,但为了生存,他们也会根据形势变化,打着“保家”或“抗日”的旗号,游离于日军、国民党、共产党之间,并随时投靠某一方。
  大体而言,大多数土匪尤其是大杆土匪,经历了趁抗战初期无政府状态,借抗日之名扩大队伍和地盘,暗地与日伪有所勾搭;被范筑先收编,参与抗日;最后投降日军,变成伪军与中共为敌三个阶段。
  例如,大土匪王来贤抗战爆发后因抢劫二十九军势力大涨;1938年5月被范筑先收编,所部变成“鲁西北抗日民军第一路”;聊城沦陷后继续为匪,1941年出任馆陶县县长和伪警备大队大队长,到1943年底,所部伪军近万人。
  朝三暮四、首鼠两端是抗战时期鲁西北土匪的基本心理和处世准则,打家劫舍、烧杀奸淫仍旧是其基本的生存方式,变化的只是从架大户变成抢穷家。老百姓回忆说,抗战前土匪“光抢好户,穷人没什么抢,他看不上啊”。
  日军入侵后,在日、伪、顽等百般苛索下,整个鲁西北地区普遍贫困化,“富人”已经不“富”,穷人更穷,为了生存,土匪只好“屈尊下驾”,无论“好家”“孬家”,见谁抢谁,见啥抢啥。在这种情势之下,本来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